
爱国卫生 人人参与 摒弃“陋习” 文明生活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这些涉及在公共场所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全国卫生城市测评指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爱国卫生运动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讲究卫生、除害灭病,需要社会各行各业、全体百姓,人人关心,在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卫生观念的指导下,坚持统一领导、统筹协调、自上而下、加强管理,才能促进并加快爱国卫生运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只要大家都去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相信明天我们的环境会更洁净、更美好!
爱国卫生月运动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全市上下都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全民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主题,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环境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春夏季各类传染性疾病,全力打造环境整洁、生活舒适、居民健康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辽源,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市爱卫会按照市领导要求制订了《2015年全市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由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创建办、市爱卫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活动开展情况督导检查,并向全市通报检查结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宣传,通过电视台(广播)专题、报纸专刊、网络专版和社区专栏等载体,广泛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强化广大群众的爱国卫生意识,摒弃不良陋习。并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出宣传板、宣传栏、宣传标语等,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开展“三清一绿”工作,即清理垃圾、清理水体、清除死角和绿化环境。落实“周末卫生日”制度,要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大扫除,做好单位院内和责任区环境清理和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清除农贸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越冬垃圾、残冰积雪,废弃塑料包装袋、农膜等白色污染。配合全省 “禁塑”工作,从严查处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做好公厕清掏保洁,控制施工扬尘,搞好面源环境污染整治。修整街路边石和人行步道方砖,疏通排水管网。加强“门前四包”管理,清理门前堆放物。治理村镇“三堆”(粪堆、柴堆、垃圾堆)、“三乱”(乱倒、乱排、乱堆),清理路沟边渠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春季全民健身,提高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结合春季天气变暖、群众户外活动增多的时机,组织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组织专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推广传统中医养生等健身活动。同时,开展爱护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
春季灭鼠灭蟑活动是预防春季重点流行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通过环境、物理和化学等各项综合措施开展灭鼠灭蟑活动,并结合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清理活动,做好消除越冬蚊、蝇工作,控制和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实行县(区)联动,统一部署,在4月20日全市统一开展春季灭鼠集中投药行动,降低鼠密度,控制鼠传播疾病的发生。
为营造爱卫月活动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市爱卫会决定集中1天(爱国卫生日)开展全市范围的卫生清理整治活动。当天,由市公用事业局组织人员清洗向阳大桥护栏,清洗道路隔离护栏。由市交警支队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清洗道路隔离护栏,1天清洗不完剩余部分陆续清洗。由龙山区政府组织专家在龙山实验小学等学校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由市住建局组织人员在我的家园等小区清理环境卫生。由市公用局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清洗路面、边石等。由市公用局组织人员清理人民大街绿化带、花坛内杂草垃圾,并翻土待种。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沿线附近清理小广告。开展大扫除活动分为5部分,分别由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两区政府组织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公共场所、市食药监局组织食品药品店等。由龙山区政府、西安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分别组织人员、车辆清运龙山区棉麻胡同等处越冬垃圾。
目前,我市的各项爱国卫生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爱国卫生日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冬垃圾基本清理完成,春季灭鼠投药活动正在开展中,正准备派专家组到各投药点和公共场所进行检验督导。在小学已经开办的健康课也将在我市各中高学校开展,爱国卫生的宣传活动各行业都有所行动,基本达到全市覆盖。接下来的工作除继续完成方案中计划的内容外,还会重点做好对前期工作的保持,达到常态化,让爱国卫生月活动真正做到有影响、有效果。
讲究卫生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共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每个社会公民的身心健康。然而,很多公民尽管明知良好的卫生环境的益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不改掉一些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生活垃圾不放在指定位置
很多人会把自家的垃圾放在自家的垃圾桶里或是其它地方。但是,这些垃圾一旦要被某些人从自家拎出来后,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被放在指定的地点。记者在不同的小区发现,很多居民会把随身拎出来的生活垃圾放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有的人放在门口等待保洁员拿出去;有的放在楼道里;有的做得还算比较好的人会把垃圾放在垃圾桶旁;个别素质不高的人则会趁着无人之时把垃圾从窗户抛出去……在我市,很多小区内的垃圾桶旁边都有随意丢弃的垃圾。这些垃圾有的从方便袋里散落出来,有的液体垃圾流满地面,有的垃圾袋散发着熏人的气味……这些随意被人丢弃的垃圾让人看着非常别扭。特别是一到夏天,垃圾很快就能滋生苍蝇、蚊子,导致整个小区臭气熏天。
除了生活垃圾外,很多人在装修新房时产生的装修垃圾随便放在自己感觉省心又省力的地方,而不管这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建的商品房小区基本上都有物业专门负责装修垃圾的管理,指定专门的地点存放这些装修垃圾。可是,在某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则会出现部分装修人家随意丢弃装修垃圾现象。这些随意被丢弃的垃圾如若长时间不被清理,则会对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不把垃圾放在指定地方的情况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但却是极其不好的坏习惯。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是举手之劳。但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这又是为何呢?
生活不良小习惯,卫生健康大问题
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人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历经艰辛,我市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这一切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呵护。然而,很多人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小习惯却影响了我们这座卫生城市的干净整洁。
走在街上,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不良行为依然屡见不鲜。这些有不良习惯的人把这些行为当作很正常的事情了。4月20日,记者在步行街发现一名20多岁的男子在接过一个广告传单后没走两步就很随意地直接把传单扔在了地上,而垃圾桶就在该男子的左手侧。在这名男子身后,一名环卫工人弯腰捡起了这份传单塞进了垃圾桶。当时,据那位环卫工人说:“发传单的人天天有,有些人接过传单后会把传单带走或是扔进垃圾桶里。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则是随手把接过的传单瞅上一眼后直接扔在地上。我们则会一张一张地捡起来。平常工作日逛街的人少,发传单的人也少。一到星期天,传单满天飞,被扔在地上的传单也多,我们就会很忙。”
除了有乱扔纸张的小习惯外,有些抽烟的人随手扔烟头的行为真的令人很无奈!有的抽烟人在路上会把烟头掐灭扔进垃圾桶,而有的人则不会这样做。4月21日下午,记者在人民大街看在行走在路上的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潇洒”地将手中的烟头弹了出去。烟头在落地时还没有熄灭,而那个冒烟的烟头正好落在一辆汽车的轮胎处。这时,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走过来用脚踩灭了那个烟头后离开了。这位老太太在离开的时候还用责备的口气说:“这人太不讲究了,烟头不掐灭就扔,万一引起火灾可咋办!”那天,记者走在路上看到了好几个被扔在路上的烟头,这些烟头不仔细看可能相对于整洁宽广的街道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可是,当人走在干净路上看到这几个烟头时却是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拥有一座洁净、美好、文明的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荣耀和期望。美好的卫生环境要靠大家一起爱护!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整洁、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每一个市民应当从“小事”做起,改掉一些不良小习惯,义不容辞地爱护公共环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概念也深入人心。而要把爱国卫生运动“一阵风”的形式化升级成为爱国卫生工作的一种“常态化”,这就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让每个人把“卫生运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近几年,政府将整治卫生“脏、乱、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这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遇见突击检查时,相关部门会把“脏、乱、差”的现象一并收拾掉,绝不会让当天出现此“乱象”,而这就像一阵风刮过一样,没人检查了,该出动的都出动了,到处是一片狼藉。哪还有检查期间的干净模样?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我们的环境差,而是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问题。为什么检查就能很干净,不检查就会出现乱象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我们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检不检查一个样。因为生活在这个环境下的是我们百姓自己,而非别人。
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需要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秩序,只要是在公共场所,只要是在公共生活中与他人发生交往,就要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比如,当你进入公园游览时,你的身份就是游客,你就必须遵守公园的公共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当你进入影剧院时,你的身份就是观众,你就应该按照影剧院的规定,不大声喧哗,不乱丢果壳,当一个文明观众;当你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时,你的身份就是读者,你就应当爱惜图书报刊,保持安静的环境,如此等等。不论你的职位高低、年龄大小、职业背景如何,在这些公共场所,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必须共同遵守这些公共生活准则。
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需要各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时刻保持工作“在状态”。检查部门坚持检查“常态化”,各企事业单位保持各单位环境卫生“常态化”,而非在特定的某天,突击检查、突击打扫,有些同事还要请家政帮忙。如果我们平时就能时刻保持身边的环境卫生,那么我们将会把每个月都当成爱国卫生月,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好。
本版策划 咸凯慧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只要大家都去遵守社会公德,共同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相信明天我们的环境会更洁净、更美好!
爱国卫生 人人参与 摒弃“陋习” 文明生活
全民参与 打造文明卫生环境“新常态”
本报记者 刘红娇
爱国卫生月运动是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全市上下都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全民参与爱国卫生,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为主题,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环境卫生问题,预防和控制春夏季各类传染性疾病,全力打造环境整洁、生活舒适、居民健康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辽源,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市爱卫会按照市领导要求制订了《2015年全市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各项活动。由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创建办、市爱卫办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活动开展情况督导检查,并向全市通报检查结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宣传,通过电视台(广播)专题、报纸专刊、网络专版和社区专栏等载体,广泛运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宣传,强化广大群众的爱国卫生意识,摒弃不良陋习。并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别出宣传板、宣传栏、宣传标语等,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重点开展“三清一绿”工作,即清理垃圾、清理水体、清除死角和绿化环境。落实“周末卫生日”制度,要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大扫除,做好单位院内和责任区环境清理和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清除农贸集市、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的越冬垃圾、残冰积雪,废弃塑料包装袋、农膜等白色污染。配合全省 “禁塑”工作,从严查处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做好公厕清掏保洁,控制施工扬尘,搞好面源环境污染整治。修整街路边石和人行步道方砖,疏通排水管网。加强“门前四包”管理,清理门前堆放物。治理村镇“三堆”(粪堆、柴堆、垃圾堆)、“三乱”(乱倒、乱排、乱堆),清理路沟边渠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开展春季全民健身,提高城乡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结合春季天气变暖、群众户外活动增多的时机,组织城乡居民和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组织专家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推广传统中医养生等健身活动。同时,开展爱护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
春季灭鼠灭蟑活动是预防春季重点流行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通过环境、物理和化学等各项综合措施开展灭鼠灭蟑活动,并结合环境卫生大清扫、大清理活动,做好消除越冬蚊、蝇工作,控制和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实行县(区)联动,统一部署,在4月20日全市统一开展春季灭鼠集中投药行动,降低鼠密度,控制鼠传播疾病的发生。
为营造爱卫月活动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市爱卫会决定集中1天(爱国卫生日)开展全市范围的卫生清理整治活动。当天,由市公用事业局组织人员清洗向阳大桥护栏,清洗道路隔离护栏。由市交警支队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清洗道路隔离护栏,1天清洗不完剩余部分陆续清洗。由龙山区政府组织专家在龙山实验小学等学校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由市住建局组织人员在我的家园等小区清理环境卫生。由市公用局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清洗路面、边石等。由市公用局组织人员清理人民大街绿化带、花坛内杂草垃圾,并翻土待种。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组织人员在人民大街沿线附近清理小广告。开展大扫除活动分为5部分,分别由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两区政府组织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居民、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公共场所、市食药监局组织食品药品店等。由龙山区政府、西安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分别组织人员、车辆清运龙山区棉麻胡同等处越冬垃圾。
目前,我市的各项爱国卫生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爱国卫生日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冬垃圾基本清理完成,春季灭鼠投药活动正在开展中,正准备派专家组到各投药点和公共场所进行检验督导。在小学已经开办的健康课也将在我市各中高学校开展,爱国卫生的宣传活动各行业都有所行动,基本达到全市覆盖。接下来的工作除继续完成方案中计划的内容外,还会重点做好对前期工作的保持,达到常态化,让爱国卫生月活动真正做到有影响、有效果。
市民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得改
本报记者 李 锋
讲究卫生不仅有利于社会公共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每个社会公民的身心健康。然而,很多公民尽管明知良好的卫生环境的益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不改掉一些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生活垃圾不放在指定位置
很多人会把自家的垃圾放在自家的垃圾桶里或是其它地方。但是,这些垃圾一旦要被某些人从自家拎出来后,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被放在指定的地点。记者在不同的小区发现,很多居民会把随身拎出来的生活垃圾放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有的人放在门口等待保洁员拿出去;有的放在楼道里;有的做得还算比较好的人会把垃圾放在垃圾桶旁;个别素质不高的人则会趁着无人之时把垃圾从窗户抛出去……在我市,很多小区内的垃圾桶旁边都有随意丢弃的垃圾。这些垃圾有的从方便袋里散落出来,有的液体垃圾流满地面,有的垃圾袋散发着熏人的气味……这些随意被人丢弃的垃圾让人看着非常别扭。特别是一到夏天,垃圾很快就能滋生苍蝇、蚊子,导致整个小区臭气熏天。
除了生活垃圾外,很多人在装修新房时产生的装修垃圾随便放在自己感觉省心又省力的地方,而不管这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建的商品房小区基本上都有物业专门负责装修垃圾的管理,指定专门的地点存放这些装修垃圾。可是,在某些管理不到位的地方则会出现部分装修人家随意丢弃装修垃圾现象。这些随意被丢弃的垃圾如若长时间不被清理,则会对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不把垃圾放在指定地方的情况在我们身边非常普遍,但却是极其不好的坏习惯。把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是举手之劳。但是,这样简单的事情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这又是为何呢?
生活不良小习惯,卫生健康大问题
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人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历经艰辛,我市获得了省级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这一切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呵护。然而,很多人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小习惯却影响了我们这座卫生城市的干净整洁。
走在街上,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不良行为依然屡见不鲜。这些有不良习惯的人把这些行为当作很正常的事情了。4月20日,记者在步行街发现一名20多岁的男子在接过一个广告传单后没走两步就很随意地直接把传单扔在了地上,而垃圾桶就在该男子的左手侧。在这名男子身后,一名环卫工人弯腰捡起了这份传单塞进了垃圾桶。当时,据那位环卫工人说:“发传单的人天天有,有些人接过传单后会把传单带走或是扔进垃圾桶里。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则是随手把接过的传单瞅上一眼后直接扔在地上。我们则会一张一张地捡起来。平常工作日逛街的人少,发传单的人也少。一到星期天,传单满天飞,被扔在地上的传单也多,我们就会很忙。”
除了有乱扔纸张的小习惯外,有些抽烟的人随手扔烟头的行为真的令人很无奈!有的抽烟人在路上会把烟头掐灭扔进垃圾桶,而有的人则不会这样做。4月21日下午,记者在人民大街看在行走在路上的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潇洒”地将手中的烟头弹了出去。烟头在落地时还没有熄灭,而那个冒烟的烟头正好落在一辆汽车的轮胎处。这时,一位60岁左右的老太太走过来用脚踩灭了那个烟头后离开了。这位老太太在离开的时候还用责备的口气说:“这人太不讲究了,烟头不掐灭就扔,万一引起火灾可咋办!”那天,记者走在路上看到了好几个被扔在路上的烟头,这些烟头不仔细看可能相对于整洁宽广的街道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可是,当人走在干净路上看到这几个烟头时却是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拥有一座洁净、美好、文明的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荣耀和期望。美好的卫生环境要靠大家一起爱护!为了让我们拥有一个更加整洁、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每一个市民应当从“小事”做起,改掉一些不良小习惯,义不容辞地爱护公共环境。
爱国卫生工作要做到“常态化”
本报记者 咸凯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概念也深入人心。而要把爱国卫生运动“一阵风”的形式化升级成为爱国卫生工作的一种“常态化”,这就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让每个人把“卫生运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近几年,政府将整治卫生“脏、乱、差”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这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标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遇见突击检查时,相关部门会把“脏、乱、差”的现象一并收拾掉,绝不会让当天出现此“乱象”,而这就像一阵风刮过一样,没人检查了,该出动的都出动了,到处是一片狼藉。哪还有检查期间的干净模样?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不是我们的环境差,而是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问题。为什么检查就能很干净,不检查就会出现乱象呢?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我们要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检不检查一个样。因为生活在这个环境下的是我们百姓自己,而非别人。
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需要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卫生秩序,只要是在公共场所,只要是在公共生活中与他人发生交往,就要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比如,当你进入公园游览时,你的身份就是游客,你就必须遵守公园的公共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当你进入影剧院时,你的身份就是观众,你就应该按照影剧院的规定,不大声喧哗,不乱丢果壳,当一个文明观众;当你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时,你的身份就是读者,你就应当爱惜图书报刊,保持安静的环境,如此等等。不论你的职位高低、年龄大小、职业背景如何,在这些公共场所,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必须共同遵守这些公共生活准则。
把爱国卫生工作做到“常态化”,需要各企、事业单位、管理部门时刻保持工作“在状态”。检查部门坚持检查“常态化”,各企事业单位保持各单位环境卫生“常态化”,而非在特定的某天,突击检查、突击打扫,有些同事还要请家政帮忙。如果我们平时就能时刻保持身边的环境卫生,那么我们将会把每个月都当成爱国卫生月,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将变得越来越好。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