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商务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内贸稳步发展 外贸稳定增长
全市商务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本报讯(记者 焦红梅)日前,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商务经济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5亿元,同比增长6.8%,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8702万美元,同比增长82%。其中,出口完成3656万美元,同比增长29.9%;进口完成5046万美元,同比增长156.5%。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完成指标进度均列全省第一位。
    年初以来,市商务局一直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努力拉内需、稳增长、强监管、促发展,不断强化措施,打出“组合拳”,使全市商务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市商务局以辽源电子商务园区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为引领,组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和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组织管理,扩大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规模,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推荐申报工作已完成。今年一季度,我市电子商务园区线上销售额(含O2O模式)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488%。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市商务局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节日促销、店庆促销、惠民促销等营销活动;着手开展“辽源市购物节”筹备工作;在全市启动“辽源礼物”征集评选活动,目前征集、推荐、报名工作正在进行中。被评为“辽源礼物”的产品将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招商会,并通过省商务厅在美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13个中心城市设立的境外营销机构、展示中心等重要平台进行宣传、展示、推介和销售。
    加大市场监测监管力度。年初以来,特别是在元旦、春节及全国两会期间,市商务局加大市场监测预警力度,重点对粮食、蔬菜、食用油、猪肉、鸡蛋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市场价格进行监测。
    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市商务局组成调研组深入铝型材出口基地和鞋袜出口基地企业开展调研,介绍国家和吉林省在进口贴息、出口退税、报送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鼓励和便利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最新政策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在开展进出口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一季度,我市省级铝型材产品出口基地和省级鞋袜产品出口基地共实现进出口317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6.4%,比上年同期增长39.2%。
    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市商务局积极与相关进出口企业沟通,介绍省商务厅在美国、阿联酋、南非等12个国家设立的13个我省境外营销展示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平台、免费为企业产品进行宣传推介等方面的情况,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组织东北袜业、欧蒂爱袜业、瑞意粮机、广而洁消毒剂有限公司等进出口企业,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赴境外经贸交流活动及境外营销展示中心的产品推介活动;先后帮助鸿懿商贸、泓庆袜业等4户有进出口潜力的企业申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为企业办理海关注册、出入境检验检疫备案提供咨询服务。
    开展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跟踪服务。2月12日,市商务局在市领导带领下,到东丰盛源食品公司、唐豆豆食品公司等松子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在与俄罗斯开展进出口贸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办法。3月6日,省商务厅邀请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列加自治区代表团访问辽源,市商务局特别邀请俄代表团在访辽期间前往东丰县,与松子加工企业就从俄罗斯进口松子问题进行了深入洽谈对接,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