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东丰旅游资源被低估了(上篇)

本报记者 田蓓蕾 王颢锡

    提 要
    如何给东丰县的旅游资源一个准确的定位?如何让东丰县百年历史积淀的资源环境价值真正体现出来?

大顶子山自然风景区风光。

南照山鹿乡文化产业园。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今年3月20日,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确定了“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后,“旅游”一词瞬时成为东丰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锁定”的热词——
    县委书记滕宝春自信满怀:东丰山清水秀,底蕴深厚,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特色优势,一定要敢于谋划、敢于实施。
    县长郑一明思路明晰:要充分发挥东丰资源优势,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培育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宣传部门说,要突出特色,抓住两点,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将东丰旅游品牌迅速打响、做亮。
    文化部门说,要在丰富文化底蕴上下工夫,提升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讲好东丰故事。
    环保部门说,发展旅游产业倒逼我们更加保护好青山绿水,坚守住大自然赋予的珍贵财富。
    经济部门说,旅游产业搞活了,我们不仅招商好招了,也会辐射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
    虽然东丰县委、县政府一直在不断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2015年春天,却是以一种“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态度谋划旅游产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旅游发展问题;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考察团到先进城市学习旅游发展经验;找定位,开线路,树品牌,打造产品,完善措施,提升服务……力争把旅游产业做实、做细、做活。东丰正以容纳百川千江的胸怀及其独特的关东魅力,迎接八方来客!
    在旅游从业者中流行一种说法: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全靠“二老”——老祖先和老天爷。老祖先就是祖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迹;老天爷就是天然的自然景观。
    那么,东丰旅游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真那么匮乏吗?
    有人认为,历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血脉和根基,是人民的集体记忆。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因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具有持久的观赏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众多游客旅游目的地。
    而对于东丰县来说,黑土地孕育、积淀,赋予了她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公元1619年辟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盛京围场、皇家鹿苑”,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享有“中国梅花鹿之乡”美誉、是全国梅花鹿种源繁殖示范县、久负盛名的“马记鹿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康熙在1682年3月18日第一次到盛京围场、扎兰芬围、阿林山狩猎,驻跸于扎兰芬围的寒葱顶子山,曾在此处过生日,并赐名小寒葱顶子山为“寿山”。清朝历代皇帝都曾到此行围狩猎,被誉为“肇迹兴王”的“龙脉之地”,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小寒葱顶特产的寒葱曾是朝廷的贡品。寒葱能治百病,比人参的药用价值还高,为稀有植物。
    独具东丰特色的刺绣、剪纸、彩棚绘画等等各类民间艺术门类,早在100年前,在东三省就较有名气。特别是“土生土长”的东丰农民画以其无限的魅力和无尽的生命力誉满全球。1987年,东丰县首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86平方米的东丰·中国农民画馆。“中国农民画之乡”的美誉更是东丰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还有青铜时代城址山遗址,明、清时代城址山城,五台山、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每一处都在向我们讲述着东丰历史的故事。当你置身于关东古城、窑鹿、女真人部落、猎户村落、满族民俗一条街时,仿佛坐上时光穿梭机,感受着满韵清风的别样情味。
    在鹿乡人的基因序列中,传承着一份不可磨灭的爱国豪情。解方将军纪念馆中珍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役的珍贵史料,记录了鹿乡儿女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是对那段峥嵘岁月铁一般的证明。
    沿着这条若隐若现的文化脉络,梳理出了这么多有关东丰的人、事、物,它们也许曾经被掩埋、被低估,但却无一例外地饱含精彩的东丰故事,期待着你、我、他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让我们来一段饱含情味的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