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自计划免疫实施以来,已大大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种类,随着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提高,我国已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麻疹等疫苗相关传染病发病得到有效控制。预防接种是儿童依法享有的权利。
    今年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为“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周及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请家长们认真核对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如有漏种疫苗的儿童,请家长带儿童及时到就近的接种单位补种。
    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儿童健康,积极开展预防接种,这不仅是孩子的权利,更是社会的责任。

温馨提示  3—6个月新生儿免疫力最弱

    专家提醒:应全程接种疫苗,远离密集人群
    刚出生时,宝宝更多地依靠母亲给予他的抗体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过,这些抗体并不能陪伴他一生,而是逐步减少。与此同时,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产生自己的抗体。这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但中间有个交叉的时间段,即在宝宝3—6个月大时,正是抗体“青黄不接”的时期,导致宝宝的免疫力最弱。其次,4个月后,母乳可能就无法满足宝宝发育所需营养,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就会造成营养不足,也会影响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健康的防御机制,当这道防线被攻破,就可能生病。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常见的表现就是发高烧、出皮疹,还容易加大患各种传染病的几率。即使到了1岁,宝宝体内的免疫球蛋白IgA水平也只有成人的20%。为了防止宝宝的健康在免疫力最弱时受影响,专家提醒家长,在宝宝3—6月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全程接种疫苗。孩子出生后应按时、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从出生到6周岁共计接种22剂次,均免费接种。每次接种疫苗后,建议继续在接种场所停留30分钟再离开,以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身体较弱的宝宝,4个月大即可添加辅食。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如果母乳不够或宝宝体质较弱,可提前至4个月左右。在保证婴儿每天600—800毫升母乳量的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可从米糊、蛋黄开始,逐步添加蔬菜、水果泥和肉类。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按孩子的月龄和消化能力逐步添加。
    远离人群密集场所。为避免宝宝受细菌侵袭,家长应尽量少带宝宝去超市、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陪伴宝宝的家长要勤洗手,及时清理家中的垃圾。如果宝宝经常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