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啥有谱了 咋种有数了

    近日,记者随市农委组织的农技专家走访科技示范户,感受颇深的就是农民朋友对科学种田的认知程度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信赖科学、依靠科学,因由是众多的农民朋友在科学种田上尝到了甜头,鼓了腰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科技示范户的心声。

果树杀虫 一灯多效



    “擒贼先擒王、杀虫要杀娘。”在西安区灯塔镇西孟村4组郭玉金的果园里,他一边给果树杀虫灯寻找合适的悬挂点,一边察看新栽种的300多颗晚黄李子的长势,一边向记者说着自己的杀虫心得。

    郭玉金在西孟村是典型的多种经营农户,水稻、玉米还有蔬菜大棚样样不少,可最来钱的还是果园子。说起果园里的果树,郭玉金指着挂在树上的杀虫灯说,辽源市植物保护站送给我的杀虫灯可真是宝贝啊。郭玉金说的杀虫灯是频振式杀虫灯。4年前,我市果农纷纷向市植保站反映,李小食心虫对果树的危害极大,我市果农苦不堪言。为此,市植保站技术人员通过实地踏查、调研,针对李小食心虫的习性从河南引进专门克制李小食心虫的频振式杀虫灯。
    据了解,李小食心虫是我市李子生长过程中的劲敌。其以幼虫钻蛀李子果内,受害果内布满食心虫粪便,不能食用,失去商品价值。李小食心虫以茧在李子树下越冬,第二年的五月中下旬羽化成成虫,成虫是黄豆粒大小的蛾,肉眼不易发现它,但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每年五月初在果园内悬挂上杀虫灯,夜幕降临,成虫飞向杀虫灯,杀虫灯外网的高压线圈将成虫蛾电击致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当年成虫量,进而降低了食心虫危害率。实践证明,通过推广使用杀虫灯后,由原来的李子生长周期内单一使用5-6次化学农药减少到现在的2次,李子虫食率由原来的最多30%降至推广后的5%左右,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减少也提升了李子品质,保护了生态环境。
    郭玉金说:“按一颗果树能挂果100斤算,没使用杀虫灯前,李小食心虫就要‘吃’掉30斤,使用植保站推广的杀虫灯后,可从害虫‘嘴’里抢出25斤成果。另外,被杀死的这些害虫又成为了我家小笨鸡的美食。我这果园有1000多颗果树,杀虫灯帮了我的大忙了。”

“两早一高”的法子真管用



    4月13日,记者随市农委及东丰县农广站的技术人员一齐走进三合乡东胜村,就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4组的科技示范户李光和李辉哥俩儿看见了农广站的人,忙放下手中正干的农活儿,从屋里搬出几只塑料凳子让大伙儿坐着休息。当得知有记者时,大哥李光拉开了话匣子,头几年,俺哥俩儿种地收成老上不来,心里直琢磨,秧苗的株距和株数都够密的,可咋就长草不长苗呢。后来,县农广站的技术人员登门指导,这才知道“早吸苗、早栽秧苗,用大垄双行高光效耕作”的法子真是管用。这两年,效果老明显了。弟弟李辉插话说,去年俺哥俩儿连水稻带玉米种了18垧地,水稻打了100吨粮,玉米收了20多吨。玉米亩产达到了3300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光卖粮就收入60多万。和以前的老法子相比,高光效一亩地差六七百斤粮。现在,俺村村民都向俺哥俩儿看齐,啥时候育苗、啥时候翻地和打垄,全村人绝对步调一致,这全托科学种田的福啊。一席话,说得满院子的人呵呵直笑。

缩垄增行促吨田


    与伊通小孤山一岭之隔的东辽县甲山乡五龙村1组,2014年省高产创建专家验收组测亩产为1093公斤,为我省吨粮田示范优质示范区。

    4月15日,当记者赶到五龙村1组时,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王吉春和甲山乡农业站站长刘长贵正指导村民陈福整地打垄,采用法子就是缩垄增行密植耕作。
    据了解,玉米吨粮技术以“培肥地力,改善耕层——深耕深松,加深耕层——缩垄增行,增加株数——合理密植,增加密度——多措并举,化控防倒”为核心技术,以“精细耕种,苗齐苗壮——测土施肥,肥水协调——精耕细作,促控结合——加强植保,适时晚收”为关键技术的超高产技术模式,达到“七高”即超高产品种、超高产土壤、超高密度、高整齐度、高群体质量、高穗粒数、高千粒重,从而实现超高产。
    五龙村党支部书记陈启山告诉记者,五龙村有耕作土地4000余亩,个别地块连续两年突破吨粮田,就是采用了技术推广站推广的新法子。采用新方法,增施农家肥、定点播种每亩株数可达4130棵。现在,我们村的村民备春耕的热情可高了,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下地,这已经干了10多天了,估计20号之前就可以把地种完。

这样的种子靠谱


    东辽县凌云乡文官村5组村民冯国祥将去年打的粮食卖了一半,把4万块钱卖粮款存进卡里时,心里直乐。“等种完地再将余下的那一半卖掉,或许行情还能看涨呢。”他对着陪自己来存钱的妻子说。

    冯国祥家种的地并不太多,只有4垧多地,可年年都高产,去年单产还达到了2000斤。冯国祥说,种这么多年地,自己就信一个理儿:听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话准没错,种子管理站推广的优质品种靠谱。这几年,他都选市种子管理总站主推的种子系列。
    和记者一同走访农户的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所有经销种子的农资商店、超市最醒目的地方都张贴着省管站致全省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明确告知农民朋友如何选择正规的厂家和鉴别真假包装等,提高农民朋友的自我防范意识。另外,种子管理站的技术人员,从秋后到播种前这段时间纷纷走村入户,指导农民朋友如何选种、购种,从种子储存到晾晒,每个技术环节都仔仔细细。
    冯国祥说:“粮食丰收,关键在种子。种子好坏,关键靠种子管理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把关。选专家推广的种子靠谱。”

大棚一年四季绿


    寿山镇七一村的百栋蔬菜大棚,在我市相当有名气。大棚成立以来,一直“享受”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寿山镇农业站的关爱。

    4月15日,菜农王凤岐、梁艳华夫妇的90号大棚里又迎来了多年的老朋友——市农广总站站长赵连波和寿山镇农业站的技术员曹本凤。在大棚里他们针对当前气候下蔬菜大棚应注意事项,从早春蔬菜种子浸种注意事项到鉴别新陈蔬菜种子,及蔬菜病害的防治对王凤岐、梁艳华夫妇反复叮嘱。
    王凤岐说:“在农广站的技术支持下,我们早已改变了以前自己凭习惯种菜的做法,合理调整大棚温湿度和通风,且全部采用农家肥,保证大棚出产的蔬菜纯绿色。也正因为如此,在蔬菜批发市场只要是‘七一’的菜就全能卖上好价。现在大棚一年能出两茬西红柿、一茬黄瓜、一茬茼蒿和一茬美心小萝卜,按照农广站的指导,美心小萝卜在春节前后上市,一斤能卖到20元。我家4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年能出八万多块钱。”

测土配方施肥真给力



    西安区灯塔镇丰收村4组村民王纯和陈会两口子,种地“摊上”了城里好亲戚。连续6年高产增收,他家成了村里的农业科技示范户。

    他家城里的好亲戚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副站长、土壤化肥专家——郭文景。
    王纯说,自从省里号召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郭文景就成了他家的常客。每年10月20日左右,郭文景就会到王纯的地里取土样,化验、分析,根据土壤成分比例,精心调制“营养配餐”,然后列出4条可供农民自选的施肥数据信息。
    王纯这几年就是得益于郭文景送给他的施肥建议卡,6年连续丰产。每到购肥的时候,村子里的70多户人家都按王纯的方子“抓药”,屡试不爽。
    王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测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每亩可增产40公斤粮,比习惯用肥节约亩纯量1.77公斤,一亩地就能省近百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胡希伟  摄

    本版策划  赵洪亮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