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咋能“火”起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有特色、最具魅力和凝聚力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民族精神的基因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之根、之源。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再一次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在这热议的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外侵内蚀,有日趋式微的势头。传统文化是流动的历史,距离每一个人都不遥远,所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面对这样的责任,重新认识和探求运用什么方法和途径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传下去、发扬光大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传统节日不能一“吃”了之。文化内涵很重要
时代变迁,时光流逝。千百年间,多少繁华成为烟云。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传统节日依然在现代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彰显着时代的记忆。像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蕴含中国人独特记忆和情感的传统节日依然是大多数人要过的重要节日。然而,当我们一如既往地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很多人在看似热闹的节日背后读出了很多不尽如人意东西。
很多传统节日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沦为固定的“休息日”,甚至是可以随意放纵的“大吃大喝”日。譬如,现在很多人过春节都会生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每当春节临近,很多人都会为了一年的团圆而不惜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奔回那熟悉的故乡。而历经折腾到家后,年的味道却是难以嗅到。除了吃喝、除了打麻将消磨时光、除了低头触摸手机屏幕,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过年该干什么,很多人已经难以从过年中得到什么可以慰藉自己的心灵。在这样的情形下,春节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沦落到一种形式了,已经尽是一些关于“吃喝玩”的记忆了。其实,不光春节,其它节日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的心中,中秋节就剩下月饼,端午节就只有吃粽子,过元宵节定少不了元宵。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基本上把中华民族这些传统的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美食节,那些蕴含在这些传统节日上面的文化内涵却是越来越被人忽视。
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着实值得我们反思。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不能一“吃”了之 ,其文化内涵很重要。传统节日有古老的民俗传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民俗和文化也受到更多关注。传统节日的习俗是美好的,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热爱、思念、感恩、憧憬、祈福。就像过年吃饺子的意义不在于因为家里包的饺子便宜好吃,而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氛围。传统的年味儿离不开民间的崇拜与民间的信仰,离不开种种人间亲情,深切地寄托在年俗之中。那些流传千百年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靠的是其本身蕴含的文化基因,而不是单一的节日形式。
保存“精华”去除“糟粕”。传统文化应在传承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自觉,需要人人参与、代代传承。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创新是传统文化实现生命力延续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整合现有资源,注入新鲜文化元素后向社会推出,让传统文化再呈现新的面孔。??
传统文化来源于遥远时代的遗留,有着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和痕迹。我们今天谈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以过去为导向,崇尚复古,而应该以未来为方向,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新的普遍性价值,在传承中创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传统文化也需要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进行创新,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找到新的传播手段,才能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传承传统文化就应该在传承中坚持去其糟粕,“创新”传其精华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并不都是精华,有些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有些方面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面对“精华”与“糟粕”,我们要避免发生“泼脏水把孩子也一起泼掉”的尴尬,而应该探索如何把“脏水”泼掉,把“孩子”留住并促其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传统文化若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就必须找到创新的动力之源。这动力之源,一方面就是传统文化回归大众生活、接地气,给传统文化打上现代烙印,将传统文化深植到生活中,在传播过程中进行“时态”的转换,从“过去时”变为“现在时”,从文化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永葆传统文化生机;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向别人学习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文化,只有在碰撞交融中才能生存发展,只有在相互学习中才能够不断充实内涵。因此,我们不但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要树立文化自信,吸纳一切先进的文化。
“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扼腕相叹,不如反思躬行
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传统节日。然而,这些年“洋节日”、“洋习俗”日趋流行和火爆。“圣诞节”到来,那个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白胡子老头儿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情人节”更是让很多人当作一个大日子来过。除此之外,还有母亲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流行。“洋节”、“洋习俗”的流行一方面源于这些洋节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与商家为了借此机会而大赚一笔而大肆宣传不无关系。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面对“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的现实,很多人不免会产生担忧。每当洋节来临,在很多人热闹庆祝这些节日的背后,也会有不少诸如“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盲目跟风”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一部分人在面对“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的现实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心理,越来越不淡定起来。其实,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区域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本不足为奇。面对这样的情形,一些人抱怨、担忧、批评甚至扼腕叹息,反不如去冷静反思,满怀信心去行动,让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
我们反思躬行,弘扬传统文化,要以开放的态度“迎进来”国外文化的同时,还要让我们自己的“特产”更具魅力、更有时代性,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动,需要更多的有时效性的途径,需要更多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让传统文化内涵融于我们的血液、浸于我们的灵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有更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因此,我们应把文化“走出去”当作必须为之的事业,让能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的东西,得以传播到了世界其它文明之中。
既要好“看”又要好“吃”。传统文化大餐要有滋有味
说起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是离普通百姓很远且看上去很华丽但并不一定适合百姓的东西。因此,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却没有K歌、看电影或是上网玩游戏的兴趣大。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或相关部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着实做了不少事情。诸如开设“社区国学大讲堂”、 邀请多家文化院团来演出、邀请国内顶级专家来授课等活动。但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面临被冷落的尴尬。
传统文化活动受冷落,是说明相关部门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有时候不一定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胃口,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一下怎么样才能让这文化大餐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好“看”又要好“吃”,不但需要把传统文化好好地包装一下,让现代人看得懂、看得舒服,还要让其文化的因子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和心田里发酵、成长。譬如,有的年轻人不能接受京剧、昆剧,是因为不了解、看不懂。除了一些传统文化社团、公众账号外,年轻人更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好的价值观。如果相关人员或部门在不改变其价值观的前提下,可以从一些外在的形式加以改变,让人们能够看得懂、看得下去,这样经过深思熟虑的改变后,年轻人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大餐要有滋有味,还得依靠新的传播方式。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便捷式、低成本的传承方式还要搭新媒体的快车。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至关重要。很多人会认为,新的网络媒体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适合浅层阅读的只言片语,不适合传统文化的传播。其实不然,新媒体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关键是要我们做好引导,要逐步培养人们的文化底蕴和崇尚文化的意识,让人们耐心精心地去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必须循序渐进,必须下慢功夫,需要相关部门把工作落到实处。
年轻人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从当下而言,所谓的年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他们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成长。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一日胜过一日的当下,不同的人群如何身体力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不衰的话题。年轻一代承载着未来的希望,文化传承的火炬应该传到年轻一代,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年轻人理所当然地被寄予厚望。
若要年轻人传承好传统文化,不仅要靠学校,还要靠家庭的共同努力。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说变成一种国家行为。现如今,从表面看很多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周边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导机构和培训班多了起来。传统文化培训热度渐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凭这一点就断定传统文化真的就“火”起来了。学校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应该把考试政策当作催生传统文化“热”的催化剂,而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环境,打造好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从家庭方面来说,传承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摈弃功利主义,不盲目跟风,更不能考啥补啥,而是应当从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出发,做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孩子懂得表面的知识,也要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火”在当下。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
传统节日不能一“吃”了之。文化内涵很重要
时代变迁,时光流逝。千百年间,多少繁华成为烟云。在历史的长河里,那些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传统节日依然在现代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彰显着时代的记忆。像端午节、春节、元宵节等蕴含中国人独特记忆和情感的传统节日依然是大多数人要过的重要节日。然而,当我们一如既往地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很多人在看似热闹的节日背后读出了很多不尽如人意东西。
很多传统节日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沦为固定的“休息日”,甚至是可以随意放纵的“大吃大喝”日。譬如,现在很多人过春节都会生出年味越来越淡的感慨。每当春节临近,很多人都会为了一年的团圆而不惜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奔回那熟悉的故乡。而历经折腾到家后,年的味道却是难以嗅到。除了吃喝、除了打麻将消磨时光、除了低头触摸手机屏幕,很多人已经不知道过年该干什么,很多人已经难以从过年中得到什么可以慰藉自己的心灵。在这样的情形下,春节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沦落到一种形式了,已经尽是一些关于“吃喝玩”的记忆了。其实,不光春节,其它节日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的心中,中秋节就剩下月饼,端午节就只有吃粽子,过元宵节定少不了元宵。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基本上把中华民族这些传统的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美食节,那些蕴含在这些传统节日上面的文化内涵却是越来越被人忽视。
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着实值得我们反思。传统节日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不能一“吃”了之 ,其文化内涵很重要。传统节日有古老的民俗传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民俗和文化也受到更多关注。传统节日的习俗是美好的,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热爱、思念、感恩、憧憬、祈福。就像过年吃饺子的意义不在于因为家里包的饺子便宜好吃,而是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氛围。传统的年味儿离不开民间的崇拜与民间的信仰,离不开种种人间亲情,深切地寄托在年俗之中。那些流传千百年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靠的是其本身蕴含的文化基因,而不是单一的节日形式。
保存“精华”去除“糟粕”。传统文化应在传承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自觉,需要人人参与、代代传承。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创新是传统文化实现生命力延续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整合现有资源,注入新鲜文化元素后向社会推出,让传统文化再呈现新的面孔。??
传统文化来源于遥远时代的遗留,有着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和痕迹。我们今天谈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以过去为导向,崇尚复古,而应该以未来为方向,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新的普遍性价值,在传承中创新。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传统文化也需要跟随着时代的脚步进行创新,传统文化只有在传承中创新才能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找到新的传播手段,才能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传承传统文化就应该在传承中坚持去其糟粕,“创新”传其精华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并不都是精华,有些方面有其历史局限性,有些方面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面对“精华”与“糟粕”,我们要避免发生“泼脏水把孩子也一起泼掉”的尴尬,而应该探索如何把“脏水”泼掉,把“孩子”留住并促其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传统文化若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就必须找到创新的动力之源。这动力之源,一方面就是传统文化回归大众生活、接地气,给传统文化打上现代烙印,将传统文化深植到生活中,在传播过程中进行“时态”的转换,从“过去时”变为“现在时”,从文化内容和传播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永葆传统文化生机;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向别人学习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文化,只有在碰撞交融中才能生存发展,只有在相互学习中才能够不断充实内涵。因此,我们不但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还要树立文化自信,吸纳一切先进的文化。
“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扼腕相叹,不如反思躬行
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传统节日。然而,这些年“洋节日”、“洋习俗”日趋流行和火爆。“圣诞节”到来,那个笑容可掬、拉着雪橇的白胡子老头儿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情人节”更是让很多人当作一个大日子来过。除此之外,还有母亲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洋节日在国内越来越流行。“洋节”、“洋习俗”的流行一方面源于这些洋节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与商家为了借此机会而大赚一笔而大肆宣传不无关系。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面对“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的现实,很多人不免会产生担忧。每当洋节来临,在很多人热闹庆祝这些节日的背后,也会有不少诸如“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盲目跟风”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一部分人在面对“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的现实开始出现了一种微妙的心理,越来越不淡定起来。其实,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区域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洋习俗流行、洋节日火爆,本不足为奇。面对这样的情形,一些人抱怨、担忧、批评甚至扼腕叹息,反不如去冷静反思,满怀信心去行动,让传统文化“火”起来、“热”下去。
我们反思躬行,弘扬传统文化,要以开放的态度“迎进来”国外文化的同时,还要让我们自己的“特产”更具魅力、更有时代性,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动,需要更多的有时效性的途径,需要更多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让传统文化内涵融于我们的血液、浸于我们的灵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明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有更强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因此,我们应把文化“走出去”当作必须为之的事业,让能够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的东西,得以传播到了世界其它文明之中。
既要好“看”又要好“吃”。传统文化大餐要有滋有味
说起传统文化,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是离普通百姓很远且看上去很华丽但并不一定适合百姓的东西。因此,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却没有K歌、看电影或是上网玩游戏的兴趣大。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方或相关部门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着实做了不少事情。诸如开设“社区国学大讲堂”、 邀请多家文化院团来演出、邀请国内顶级专家来授课等活动。但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面临被冷落的尴尬。
传统文化活动受冷落,是说明相关部门精心准备的文化大餐有时候不一定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胃口,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认真研究一下怎么样才能让这文化大餐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好“看”又要好“吃”,不但需要把传统文化好好地包装一下,让现代人看得懂、看得舒服,还要让其文化的因子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和心田里发酵、成长。譬如,有的年轻人不能接受京剧、昆剧,是因为不了解、看不懂。除了一些传统文化社团、公众账号外,年轻人更应该汲取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好的价值观。如果相关人员或部门在不改变其价值观的前提下,可以从一些外在的形式加以改变,让人们能够看得懂、看得下去,这样经过深思熟虑的改变后,年轻人能由表及里地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大餐要有滋有味,还得依靠新的传播方式。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便捷式、低成本的传承方式还要搭新媒体的快车。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传承至关重要。很多人会认为,新的网络媒体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适合浅层阅读的只言片语,不适合传统文化的传播。其实不然,新媒体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关键是要我们做好引导,要逐步培养人们的文化底蕴和崇尚文化的意识,让人们耐心精心地去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必须循序渐进,必须下慢功夫,需要相关部门把工作落到实处。
年轻人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从当下而言,所谓的年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80后”、“90后”,他们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互联网飞速发展而成长。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一日胜过一日的当下,不同的人群如何身体力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不衰的话题。年轻一代承载着未来的希望,文化传承的火炬应该传到年轻一代,只有这样,一个民族的生命才能得以延续。年轻人理所当然地被寄予厚望。
若要年轻人传承好传统文化,不仅要靠学校,还要靠家庭的共同努力。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说变成一种国家行为。现如今,从表面看很多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学校周边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辅导机构和培训班多了起来。传统文化培训热度渐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凭这一点就断定传统文化真的就“火”起来了。学校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能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应该把考试政策当作催生传统文化“热”的催化剂,而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当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环境,打造好平台,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传统文化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从家庭方面来说,传承好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家长要摈弃功利主义,不盲目跟风,更不能考啥补啥,而是应当从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出发,做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孩子懂得表面的知识,也要让孩子们理解文化承载的生活方式,让传统文化“火”在当下。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