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因为部分地区环境恶化的步伐在加快,人们生活的质量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过去的30年,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利益时,一些地区也不得不面临着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拥有更高的质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的呼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每一个人充分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提交我们的环境质量。

“美丽中国”该美在哪儿?
    “美丽中国”,这是当前国人最为期盼的梦想。“美丽中国”之美是全中国之美、是全民共享共创的美。“美丽中国”,美在内涵。“美丽中国”美在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美丽中国”是和谐社会的人文之美;“美丽中国”是言行践履的道德之美。“美丽中国”虽内涵丰富,但是,“美丽中国”的核心应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首先应该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山、湖泊、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平原、高原、丘陵、沼泽、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霜雨雪等。
    “美丽中国”首先要有美丽的自然,这就需要细心地呵护环境,需要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实践,需要我们以人民福祉为画笔,描绘美丽中国和谐画卷,让每一笔都浓墨重彩,每一笔都激情澎湃,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毋庸置疑,改革发展既需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更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不采取有力措施,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民族复兴失去根基,“美丽中国”更无从谈起。
    好的生态环境既买不来也借不到。人民群众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山清、水秀、天蓝。我们喝的水是否安全,我们呼吸的空气是否干净,我们的家园是否绿树成荫,这些不仅关系着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追求。“美丽中国”,正孕育在每个人的努力之中。

环境警钟的鸣声不得不
    当人们读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想象着那里桃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幼“怡然自乐”的美景,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心生艳羡那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当读到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很多人都想自己生活在如此优美的景色之中。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人们内心深处需要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舒适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好的环境。30年过去,快速生长的城市灯火,照亮了神州大地。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增长很多。发展起来的中国,一天比一天亮起来、靓起来。可是,随着生活的变迁,人们的物质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环境问题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环境的警钟已经敲响,而且其声响越来越大,传播范围愈来愈广。很多城市的雾霾 ,让中国的身姿变得影影绰绰,让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如雾里看花若隐若现,让数亿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呼吸和生活;环境压力日趋加大,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日益增加、土地沙化和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达上千万公顷,上亿人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很难很慢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环境问题暴露的表现,加重了民众对环境问题的焦虑,让建设“美丽中国”的步伐艰难起步。
    大自然警钟一再敲响,这从一定角度讲来说是我们的幸运,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提醒,我们不得不闻。面对环境问题,每一个人都应当觉醒,都应当记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那铿锵有力的宣示,“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直面大自然的警示,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期待每寸国土尽是“绿树繁花,流水潺潺,灵秀的鸟儿在林间盘旋,若隐若现的草木芬芳,随清风悠悠荡漾……”的美丽景象。

“好环境”与“好发展”如何双赢?
    有人说:“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不当导致的社会问题。”可是,“好环境”与“好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双赢呢?面对未来,很多人不仅会问:“难道经济增长,注定要以牺牲几代人的生活质量作为代价?莫非我们注定很难穿越眼前这厚厚的‘生态墙’?”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正是体现了对过去发展方式的一种升华,其最终目标是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意味着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的资源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好环境”与“好发展”都是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发展的道路上,智慧的人民尽管一定会找到双赢的道路,但是,这道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发展是历史永不改变的脚步。我们为了环境而停止一切形式的发展后果不敢想象。不少人会简单地认为:“关掉燃煤电厂,停掉石化工厂,汽车限号运行,工地停止施工,不要半年时间,城市就会天变蓝,风变清,环境变好。”可是,这样的情形一旦发生你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此一来,人们对于缺电少气、就业变难、经济下滑,是否能够忍受,又能忍受多久?
    “好环境”与“好发展”的双赢之路不是不存在,而是在于人们的探索,在于人们观念的转变。靠“回到从前”来解决今天出现的问题,并非正路。就人类整体而言,发展,也只有发展,才是走出各种困境的治本之策,当然包括环境困境。“好环境”与“好发展”的双赢之路是对人类智慧和伦理的双重挑战。在我们已经进入公民环保意识觉醒的时代,面对发展的任务,我们必须走出一条“统筹协调、标本兼治,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在全民的参与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法治环境,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好“百姓富”和保持“生态美”的关系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高。

“美丽中国”需要“美丽你我”
    “美丽中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用蓝天白云装扮美丽中国的梦想。
    现如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很多人本应该认真反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只是会焦虑环境的恶化,片面地批评别人的行为对于环境恶化的影响,而不去用环保的“镜子”好好地照照自己。面对环境问题,有的人埋怨企业,有的人埋怨政府,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仔细反思一下,每个人既是良好生态的享有者,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无数的事实证明,环境污染其实人人都有份儿。生活中随手扔掉的垃圾积少成多;家庭消费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办公场所,即使大白天光线充足,也依然灯火通明;下班后空调照转,电脑照开,纸张的大肆;垃圾不分类;浪费等等想象都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
    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需要每一个人环保意识的觉醒,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为了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美好画面,每一个人应当崇尚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社会树立起“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看似诸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和纸张等行为说着容易,其实真要执行起来还真的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行。
    改变我们的习惯不管难和易,但是,当面对环保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我们是谁,也无论我们何种身份,环保已经与你我密不可分。“美丽中国”,需要“美丽你我”。面对新的明天,从你我每一个人做起,在这个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里,献出一片绿将是我们给予“美丽中国”最好的礼物。

保护环境关键看行动
    加强环境保护,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美的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环境保护不但需要社会公众都增强环保意识,关键还要看行动。目前,对于环境问题,社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治理环境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解决问题的步伐自然就越快,这是令人欣慰和振奋的。但是,在很多地方和个人身上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情况也确实存在。一些地方或个人谈起环境保护的问题虽能滔滔不绝讲个半天,表面上看似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很强,可是,动真格的行动起来却是很难。环境保护要从平时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靠一时,或者一句话、一个口号就能实现的。摒弃“口头环保”,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有所作为。“口头环保”唤不来碧水蓝天,唤不来清新空气。
    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相关部门要在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依法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到位,将治理环境污染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理顺环保管理体制,加大环境执法和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子。同时,环境保护是任何人也无法逃避的责任。每一个人只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还远远不够,而应当把自己的意愿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去,从生活、工作的点滴小事做起。
    环境保护问题距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为你我的幸福,为环境的更加美好,伸出你的手,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