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碧水青山

——东丰县清收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张学刚 王华荣


    2011年以来,东丰县委、县政府针对森林面积逐年递减的严峻形势,着眼于科学发展要求和林业生态安全,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富县”战略,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打击非法侵占蚕食林地专项行动,对被侵占林地进行了全面集中清收,在全县打响了一场清收还林的攻坚战役。2013年,东丰县在完成专项行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着眼于彻底解决全县林业生态安全问题,又开展了清收还林“三年竣工”活动,力争到2015年完成清收还林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个百分点。截至目前,东丰县已累计清收林地1.58万公顷,完成还林1.2万公顷,还林总量居全省县级第二位。东丰县清收还林的做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的充分肯定。2014年10月,在全省清收还林现场会上,东丰县作为先进典型作了经验发言,并获得了“2014年全省清收还林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青山”。东丰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清收还林工作作为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为了使清收还林工作深入人心,东丰县先后拍摄了《拯救碧水青山》、《绿色的史诗》2部专题片和1部Flash动画片,在县电视台反复播出;录制了宣传磁带,印制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惠农政策“一册通”》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同时组织广大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多角度、广覆盖对清收还林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宣传。出台了《中共东丰县委、东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东丰县加强林地保护打击非法侵占蚕食林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东丰县清收还林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文件,为全县林地清收工作提供了有力遵循。结合本县实际,东丰县按照政府分级负责和“一次清收、分批还林”等工作原则,确定了“协调在林业,主体在乡镇,关键在于村”的林地清收模式,确保了清收还林密切衔接高效推进。加强任务目标分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目标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清收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东丰县坚持全面清查与重点清查相结合,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做到打地打得合理,收地让农民服气。积极动员村干部以身作则退回林地,打消农民攀比、观望心理,带动农民自主还林。在开展还林过程中,既让农民看到政府清收还林的决心,也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工作的正气。坚持靠透明保公正、促和谐,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坚决杜绝人为偏袒引发矛盾纠纷。对清收林地的档案全部实行微机化管理,做到一块一档、一户一档,为林地建立“户口本”和“身份证”。认真抓好造林技术指导,邀请省厅专家作专题讲座,对乡镇主管领导和村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利用乡镇召开造林现场会的时机,由县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赴各乡镇对村组干部、护林员、造林大户、农民代表进行全面培训指导。积极推广应用抗旱新技术,利用高效吸水剂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要求各乡镇对幼林抚育必须达到100%,在每年抚育期间,东丰县主要领导都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和部队战士到农户家进行幼林抚育,在全县群众当中引起了积极反响。
    针对清收还林对全县农民种粮造成影响的实际情况,东丰县从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入手,想方设法促农增收。该县大力引进林菜复合项目,利用国有林场采伐迹地发展嫁接红松,间种刺嫩芽、刺五加,共发展绿色无公害山野菜种植1030亩。目前,仁合林场的432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已经建成投产,年产刺嫩芽20万根,产值达30余万元,对林农的增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东丰以国有林场为龙头,率先发展了林下参200亩、蓝莓83亩、平欧大榛子127.5亩等种植项目,充分带动还林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同时,东丰县林业局带头成立博瑞绿化苗木工程有限公司,在西城区和4个国有林场苗圃地,建设绿化苗木生产和驯化基地,并以公司为依托,在全县成立了绿化苗木行业协会,鼓励带动农民利用清收还林地发展山地苗圃。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农民实现还林不减收,在调动还林积极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新的毁林复耕问题。
    今年,东丰县将继续巩固清收还林成果,完成还林3796公顷,补植补造4968公顷,同时加大毁林开荒打击力度,确保“三年竣工”目标顺利完成。
    经过几年努力,东丰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山变青了,水变绿了,绝迹多年的动物、植物相继得以恢复,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福祉,再造碧水青山,东丰县用实际行动描述出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