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雷锋”保持一种常态

让“学雷锋”保持一种常态
本报记者 张莹莹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同志这样的奉献精神,让人敬慕。3月5日又逢“学雷锋纪念日”,我们想说的是,“学雷锋”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要保持“经常状态”。
    我们在关注榜样的同时,不能忽略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在我市,有一群“辽源好人”、“好司机”、“优秀五老”、“蓝丝带”、“任桂梅爱心工作室”、“见义勇为”、“爱心传递志愿者”等称号的雷锋式好人,闪烁着雷锋精神光辉的个人、群体和民间团体。他们当中有小商贩、退休职工、企事业单位员工、在校学生、打工族等。这群“雷锋”扶贫助学、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敬老爱幼、孝道礼行,他们的队伍由最初的几人发展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他们常年践行着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这支队伍是庞大的、无声的,亦是纯净的,发自内心的。在辽源这座温暖且又充满人情味儿的城市中,雷锋精神处处涌动着汩汩爱心之泉,构筑起辽源坚实的爱心城墙。那些受助于他们的人们是幸福的,奉献者们更是幸福的。
    其实,学雷锋并不苛求于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对弱者报以同情和鼓励、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让“学雷锋”保持常态,让奉献成为一种幸福,而且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只有时刻保持“幸福感”,雷锋精神才能融入每个人心中,温暖社会、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