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落实还需多点发力

本报记者 王颢锡


    自今年1月1日起,吉林省内禁止生产、销售、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也让吉林省成为全国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新政策施行以来,得到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和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全市各有关部门积极响应禁令要求,大力宣传引导,密切协调联动,加强监督检查,为保证“禁塑令”的迅速落实也是“蛮拼的”。这种“横下一条心”的主动作为,显示了政府在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上的勇气和担当。在赢得了社会一片“点赞”之声的同时,有关“禁塑令”如何能够走稳、走远、走实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息。
    政府引导是“禁塑”破冰的主要动力。自2008年6月全国“限塑令”推行以来,石油基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总体上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各地推进进度不一,不乏“虎头蛇尾”的先例。我省作为全国首个由“限塑”全面升级为“禁塑”的省份,一字之差,实施难度却倍增。尤其是在目前禁令推行伊始,完整的替代品产业链条和良好的个人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力推进,显然困难重重,考验着政府的管理能力。
    新兴环保产业是将“禁塑”引向深入的强大支撑。“禁塑令”的出台必将刺激市场形成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巨大需求空间。这实际上是地方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倒逼”。近日,记者在我市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走访时发现,多数商户和消费者对“禁塑令”表示支持,并愿意积极配合。但是,由于目前我市尚无具备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等替代产品资质的企业,因此,所需的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完全依靠从长春等地购进,难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生产出的可降解袋存在承重力差、不易保存、价格贵等问题,与传统的塑料购物袋相比缺乏必要的比较优势。因此,“禁塑令”的推行短期内还存在一定难度。不过,我市的秸秆、柴草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具备生产新型环保替代产品的独特优势。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禁塑令”也正在让我们的新兴环保产业经历着一场“大考”。
    社会认同是实现全面“禁塑”的根本途径。十面“霾”伏、APEC蓝、PM2.5……从这些近年来屡见报端的流行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极度关注,显示了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记者发现,自“限塑令”施行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购物时自备塑料购物袋或布袋。相信此次“禁塑令”的实施必将促使人们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将健康的购物习惯固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杜绝“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