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我们的“乌金时代”

——辽源矿山博物馆建设现场走笔
本报记者 田蓓蕾 王颢锡

    辽源矿山博物馆主体穹顶结构正在装修。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漆黑、深邃的巷道,促狭、简陋的竖井,遍布脚下的矸石,穿梭其中的运煤车,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采煤工具……尽管凭借从前在电视和书本上得来的印象而对矿井下的环境进行了无数次的猜想,可是,在2014年12月29日下午,当记者跟随张英华来到这座高度还原的“矿井”中时,还是为呈现在眼前的场景惊叹不已。
    张英华是我市矿山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向记者介绍,矿山博物馆是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着力打造的亮点工程。博物馆占地15.53公顷,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按功能分为综合服务大厅、主展厅、商务中心、贵宾接待室、设备用房、办公区等六大功能区。现场参观的这条矿道是由从前废弃的矿井改建而成的,基本保存了作业时的原貌,为参观者全面、真实、直观地感受井下环境提供了最生动的样例,是整个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区之一。
    虽然记者在井下的参观只是走马观花,但是,匆忙的脚步依然不能让内心的澎湃稍减半分。
    记者注意到,脚下的这条通往矿洞深处的小路,是用透明的钢化玻璃制成的。玻璃下面是满满的矸石和煤炭,在玻璃的上面,每隔几步,便有一段各个历史时期辽源采煤业发展概况的介绍:从1911年煤业初兴,到私商采煤时期;从官商勾结窃取煤炭资源,到东北沦陷、日本侵略者强迫华工采煤;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矿业形态,到新中国成立后辽源矿业的发展变化……脚下的这一个个不断延伸的节点,既通向时间的远处,又通向空间的深处,在历史与现实的巧合中,激荡出“百年煤城”深沉、厚重的历史气息,同时也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从矿井中走出,我们又陆续参观了其它展厅。每到一处,总会有新的惊喜在前方等待: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像、难得一见的传统采煤设备、饱含历史意蕴的矿业遗迹和珍贵文物……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们,在展台上静静地勾勒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乌金时代”。
    张英华告诉记者,目前,博物馆外部主体建筑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布展工作。正式开馆后,这里将成为广大群众的科普、科研、科考场所,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吸引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来馆观光游览,带动我市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100年前,泰信农民陈德才在自家院内打井时发现第一块煤炭,自此开启了“百年煤城”跌宕、恢弘的发展之路;100年后,历尽沧桑的辽源大地上,拔地而起的矿山博物馆将成为人们历史记忆中一把永恒的标尺,标注出曾经的那段波澜壮阔的“乌金时代”,标注出一代代辽源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