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花絮

邢丽眼里的“清新
本报记者 李及肃
    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大会宣传组的工作房间设在贵宾楼的4楼,邢丽就是负责4楼房间的服务员。因为不论早上记者几点到达宾馆,还是晚上因加班贪黑离开宾馆,总能看见邢丽“很职业”地、满脸微笑地站在楼梯间。宣传组的房间有时缺点小物件,和邢丽一沟通,便会马上解决。记者和邢丽熟络起来后,就和她聊起来:“你觉得今年‘两会’会风与往年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呼吸一下走廊里的空气,你就能嗅出来变化。”见记者诧然,邢丽说,走廊里的空气质量和外面的新鲜空气一样,这是因为,今年会议期间,委员和工作人员的房间里没有人抽烟,以往的会议期间,隔个把小时,就要挨个房间清理一遍瓜果皮核等垃圾,今年连半个橘子皮都没看到,好清新的空气,好清新的会风。

餐厅里的“光盘族”
本报记者 李及肃
    “在咱餐厅用餐的委员,人人都是光盘族。”1月21日中午12时30分,市宾馆贵宾楼2楼的自助餐厅,服务员许彤一边和姐妹们收拾餐桌上的餐具,一边和记者聊着,并将手中干净的餐盘亮给记者看。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餐厅每天都要为三四百人提供餐饮服务,且时间大都集中在一个小时左右。栗平是自助餐厅的“元老级”服务员。她告诉记者,晚上餐厅5时开始用餐,6时30分左右就基本可以下班了。委员们的“光盘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更减轻了后勤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