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 立德 养成 提升

——东丰县实施大文化发展、提高全民幸福指数综述

    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梅花鹿之乡,两张耀眼夺目的靓丽名片,让东丰县成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目光。
    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让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愈发魅力四射、熠熠生辉。
    培根、立德、养成、提升,一张鹿乡大文化发展战略蓝图正在东丰县精彩呈现。
    “创四城”、“建五乡”,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让鹿乡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高。

    跨越历史:以人文资源叩响东丰县发展之门
    在绵延的长白山余脉,有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东丰县,历史的演绎和变迁,使这里充满了瑰丽和神奇的色彩。
    东丰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即被辟为盛京围场,史称“皇家鹿苑”,是著名的中国梅花鹿之乡;东丰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东丰农民画独树一帜、驰名中外,是著名的中国农民画之乡。
    2012年,东丰县委提出“三创”、“三快”,即创新、创业、创先,快速、快富、快乐的东丰精神,使东丰人民永远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确定充分体现东丰县地域特色的柞树和大丽菊作为县树、县花;确定了赞美富裕和谐的鹿乡、突出东丰历史文化的《鹿乡美》为县歌。如今,“三创”、“三快”东丰精神已经成为鼓舞和引导东丰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宝贵财富。富有导向内涵、鹿乡特色明显的县花大丽菊、县树柞树、县歌《鹿乡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珍爱县花、县树已经成为东丰人民的自觉行为,《鹿乡美》的优扬旋律也唱响了东丰人民创先争优的激昂乐章。
    东丰县一直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倍加重视科学发展。近年来,以“三创”、“三快”东丰精神为引领,全面开创突破发展、领跑发展、进位发展的新局面。2013年,东丰县经济指标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都位列辽源市第一,地方级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位居吉林省前列;县域突破考核位列吉林省第14位,提前3年完成本届东丰县委、东丰县政府提出的“到2016年跃升并保持在前15位”的奋斗目标;在2013年度全省县域考评中,东丰县位列全省县(市)区第9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在全民招商、全民创业的热潮中,古老的鹿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和盎然生机。
    东丰县一直坚持以造福百姓为第一宗旨,重视东丰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价值导向,着力改善医疗、供水、供热等民生服务品质。打造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全天看东丰县文化的城市形象,让人们体会到了生在东丰县、长在东丰县,工作在东丰县、生活在东丰县的幸福和快乐。
    东丰县一直坚持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重视群众呼声,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东丰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让人们感受到了东丰县的平安与和谐。

    东丰名片:以文化底蕴登上世界大舞台
    凝聚一方人气,辐射一方山水,造福一方百姓。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如何让鹿乡人民享受到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东丰县委、县政府着力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东丰县委、县政府把文化滋养城市,文化驱动发展作为大方向,着力实施“大文化”战略,以鹿乡文化为依托,以文化建设为己任,把加强文化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大力繁荣文化产业,较好地发挥了文化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东丰县是著名的“中国农民画之乡”。百余年来,勤劳质朴的东丰县人民用农民画来描绘淳朴的民风民俗,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吉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丰农民画因乡情浓郁、色彩明快、粗犷豪放而倍受青睐。目前,东丰县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达到52000余人。其中,学生作者40000余人,在农民画方面有收入的有5000余人,能独立作画的达到2000余人,骨干作者有400余人,知名作者40多人。东丰农民画已有58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8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00多件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东丰农民画多次在联合国和瑞士、日本、德国、阿根廷、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地展出。
    近年来,在东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东丰农民画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名人、名家和专业协会的关注。2010年,东丰县被列为全国十大画乡之首;2011年,东丰县建成国内领先的东丰·中国农民画馆;2012年,东丰县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画艺术节,1988名中、小学生同绘吉祥梅花鹿,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3年10月,第一部以东丰农民画为创作题材、以东丰县实名和实景拍摄的电影故事片《七彩田野》拍摄完成;2013年11月15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专程来东丰县调研农民画发展,并授牌东丰县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东丰农民画创业产业基地”;2013年12月21日至23日,东丰县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东丰农民画晋京汇报展览,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为东丰县授牌“中国农民画东丰基地”,是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画乡。
    2014年5月,应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邀请,东丰农民画再次飞出国门,远赴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了“世界情·中国梦”中国农民画精品暨东丰农民画大展,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勤劳、善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全世界人民献上一场集东方神韵、北国风情、乡土气息于一体的中国民间艺术盛宴。
    东丰农民画画出了东丰县的名气,画出了东丰县农民的富裕,画出了东丰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画出了东丰县丰厚的人文底蕴,描绘出了东丰县人民幸福、和谐、快乐的绚丽画卷。如今的东丰农民画已经成为辽源市和吉林省的重要文化名片,赢得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全民参与:让鹿乡人民尽享文化生活
    东丰县突出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以文化聚合力、促和谐。东丰县群众文化活动氛围浓厚,以县内各文化、艺术、体育团体为主体,以县内各大广场、乡(镇)文化广播站和农村文化大院为基地,群众性文体组织不断壮大,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遍布城乡。
    活动组织不断增多。目前,东丰县内有武术协会、诗词协会、舞蹈协会、书法协会、画家协会、作家协会、老年文化活动团体等各类群众性组织42个,其中文化类13个,体育类29个。各乡镇、社区、村屯,也分别有自己的活动团体和组织,全县共有秧歌队237支,小剧团14个。
    活动人口不断壮大。东丰县共有晨晚练活动点309个,社会体育辅导员265名,群众体育项目异常活跃,武术、大秧歌、广场舞、篮球、足球等项目活动普遍开展,在世纪广场、南照山滨河广场、南照山体育公园、西城区体育场等地,每天参与大秧歌、健身舞、健步走的人数达到5万余人。神鹿艺术团的千人合唱已经成为东丰县文化活动品牌,每天吸引上千人参与,最多时达到3000人。以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大院为阵地,每天参与活动的人数也达到2万余人。
    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东丰县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广泛,种类繁多。在东丰县,大秧歌、广场舞、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非常活跃,太极拳、瑜伽、老年交谊舞、自行车、轮滑、毽球等特色项目得到推广,诗词、武术、绘画艺术项目不断普及,实现了进机关、进乡镇、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
    所有的这一切,都来源于东丰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来源于东丰县委、县政府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东丰县投入巨资进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截至2013年,东丰县通过向上争取资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投入重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项目资金达上亿元,先后建成了中国农民画馆、县体育场、县电影院、南照山体育公园、南照山滨河健身运动广场等大型文化体育设施,总投资4800万元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当中。2014年,东丰县成功承办吉林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创了吉林省县级城市举办省级运动会的先河。
    每当朝阳初升、华灯初上,东丰县各大广场满是广场舞爱好者翩翩起舞的身影;在东丰县体育场,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前来运动健身;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各个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和轮滑场地内,同样活跃着大批体育爱好者;南照山公园的水泥步道和木栈道上更是人流如织……在东丰县,运动休闲已然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形成一种时尚。不只是县城,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也异常活跃。东丰县14个乡(镇)的229个村实现了文化大院全覆盖,各个文化大院里都洋溢着农民群众的欢声笑语。广大城乡群众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正在享受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文化盛宴。
    什么是文化?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文化就是一种城市自信。如何确立这一自信,东丰县委、县政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
    这里是东丰县——一片宜居兴业的乐园,一片涌动激情、传承文明的宝地,一片孕育希望的热土。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东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40万鹿乡人民的积极努力下,文化的力量将用一种厚积薄发的气势滋养这座城市的自信,为加快推进美丽、富裕、幸福、和谐新东丰建设增添不竭的动力!

    打造精品:在黑土地上绽放文化之花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着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2014年以来,东丰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营造守道德、讲文明、尽职责、促和谐的发展环境。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东丰县采取大论坛与小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共开展道德讲座、讲堂100余期,东丰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的“五进”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学到做,扎实开展。积极开展以“孝”治村,通过在全县14个乡镇积极选树以“孝”治村先进典型,通过树孝风、做孝事、定孝制等有效措施,以点带面,重新唤起村民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同时,着力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及内容,不断提高活动的教育作用,共举办国学实践营7期,有2000余人参加;创办公益读经班,免费由志愿者老师领授“中华经典”诵读;建立乡镇道德讲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城乡,进行公益授课,促进乡风民风转变;建设道德示范基地,建立了涵盖中医诊所、理发店、超市、老人院等6家“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践行中华传统美德。2013年,全国传统美德教育创新模式推进会在东丰县召开,参会代表评价“满意在东丰、认可在东丰、震撼在东丰”。
    2014年8月,东丰县委、县政府隆重表彰了在全县评选出的“优秀文化服务志愿者”、“十大农民画家”、“十大体育明星”、“书画十杰”、“摄影十杰”、“诗词十杰”6大类共计62位“东丰文化名人”, 进一步扩大了东丰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营造“尊重文化、尊重人才、尊重艺术”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014年9月,东丰县委、县政府高站位思考、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在东丰县广泛开展了“创四城、建五乡”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东丰县的知名度,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程度,切实增强东丰县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创四城、建五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在2012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目前,全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环卫设施不断增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正在强力推进当中。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积极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城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景观,2014年以来,东丰县城市绿化水平明显提升,日常保洁规范有序,城市市容大提升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城。进一步构建军政军民团结,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的军民鱼水关系。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人人崇尚文明、风气健康向上、社会和谐安宁的良好局面。建设提升中国梅花鹿之乡。使梅花鹿产业成为东丰县支柱产业,“东丰梅花鹿”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东丰县成为全国最大和世界知名的梅花鹿产业基地,全力建设中国第一鹿乡。建设提升中国农民画之乡。深入推动农民画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富民强县的支柱文化产业,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画乡中的首席地位,打造文化彰显特色、产业活力迸发、名气更加响亮的城市名片。建设中华诗词之乡。为建设文化强县、提升东丰文化软实力、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一个新载体,在东丰县形成以诗兴业、以诗启智、以诗励人、以诗养德的浓厚氛围。目前,东丰县诗词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诗词“十进”工作有效开展,有组织领导、有办公地点和活动场所、有经费支持等“十有”建设扎实推进,全县14个乡镇、80多个部门和单位、50多所学校都成立了诗词组织,大小诗社遍地开花。建设全国武术之乡。全力打造习武与健身并举、练武与修德并重的武术运动新格局。目前,东丰县武术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进军营为主要内容武术“六进”活动有效开展,14个乡镇全部建立武术分会,130人获得三级武术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和中国武术四段位资格,武术会员发展到1000多人。建设阅读之乡。在东丰县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芬芳书香弥漫东丰县大地,全力建设书香东丰。到目前为止,东丰县已成立乡级阅读分会14个,部门分会100多个,社区分会8个,乡直单位分会118个,村级分会229个,局委办所属分会251个,现有会员10万多人,东丰县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各村都建立了图书阅览室,现有成规模的图书阅览室197个,藏书近65万册,东丰县城乡弥漫着浓郁的书韵墨香。
    如今,“创四城”、“建五乡”的创建热潮正席卷着整个鹿乡大地。一处处精美的景观,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一首首绚丽的诗篇,一招招精彩的套路,一阵阵朗朗的书声……构成了幸福东丰乐章中一个个快乐的音符。

    本版稿件由东丰县委宣传部供稿
    本版图片由东丰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