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扭官话少来点 朴实语言多说些

      “官话”是个老话题,也是当前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语的称呼,到了现在演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现实中,有些官员平常喜欢说“官话”,这样会导致人在“官话”的语言环境中变得封闭与保守。对于这些人来说,除了“官话”,说不出群众听得懂的实在的话,就会逐渐丧失了对群众语言的“嗅觉”和“味觉”。久而久之,必定会影响正常的执政生态,影响到官员的形象、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

    毫无意义的“捧话”
    本报记者  刘红娇
    若说起那些让老百姓最受不了的话,当属官场中最常见的“捧话”。此乃有些人以求晋升的必备技术,可谓是“捧技”炉火纯青,直让人听得浑身舒爽、不知今夕何夕。这些人只要一谈到领导,必然着重再着重。凡是领导参加的会议必说是 “领导十分重视”,凡是领导发言必说是“领导作重要讲话”,凡是领导出席的活动必说是“领导百忙之中”,凡是受到表彰的发言必须首先要“感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凡是取得的成绩必是在“某某的正确领导下”……
    虽说下位者对上位者的追捧古来有之,但在有些单位或部门,对领导的无底线吹捧已经发展到与个人的办事能力挂钩。想要求进步,不仅要会干工作,还得会说。用东北话说那就是你得“会来事儿”才行。
    在官场,无论是何种情况,如果涉及领导总要格外郑重几分。有些领导喜欢听好话,下位者为迎合领导口味,自然是大把的好话往外洒。也有些部门或个人爱“抄近道”,跟领导大打感情牌,把领导捧得高高,力求让对方听得顺心顺耳,好像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满意。
    “捧话”,看似官场必备技能,却尽是些谄媚之言。此风一涨,除了助长有些爱慕虚荣领导的气焰,只会让其他听了这些“捧话”的人感到不快,让本该严谨、严肃的工作环境变得乌烟瘴气。

    空无一物的“套话”
    本报记者  刘红娇
    从学校到企业,从活动到会议,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长篇大论的“套话”。官场中的“套话”随处可见,诸如喜欢无论干什么都在前面加上最新的会议精神,按照“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上级领导的指示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的套路走;或是在会议总结时用“一要认真学习……二要科学规划……三要严肃态度……四要强化管理……”的风格。曾经在某单位的学习材料上,更是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精神指导下,我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了中央的XX精神。”整整用一段组成的“大帽”扣在文前,当真是“有心”了。如此按“套路”出牌的习惯甚至成了某些部门的传统,文件前必扣“大帽”,行文必列出一、二、三、四,无数个似是而非的词句排列组合,让人看着似曾相识、听了头昏脑涨。领导在上面照稿子念得唾沫横飞,场下的听众个个昏昏欲睡,参加这种会议,让人恨不得拿了领导的讲话材料复制、粘贴到自己的电脑里,或是干脆群发到电子邮箱算了。
    这种完全程式化的讲话,千篇一律,味如嚼蜡,让人听得无语,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是体现了该体系工作状态的僵化、死板。

   让人酸倒牙的“虚话”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国人自古就喜欢讲究为人谦逊,与人客套时更是喜欢自我贬低,称呼别人时是“贤兄”、“贤弟”,轮到自己时则成了“愚兄”、“愚弟”,谈到妻子时一口一个“贱内”,说到儿子更是变成了“犬子”。好像不把自己和家人一块贬到地上,再邀请人一起踩到土里,就体现不出自己的气度与涵养来。到了官场,这种“谦逊”亦是无处不在,进而催生出了一大堆的“虚话”。上级到地方或是基层单位进行检查,却自称为“来学习的”;对工作作指示却说自己“提几点建议”,甚至有时还会在此前加上“浅谈几句”或是“不成熟的看法”的前言。
    上面的那个自谦个不停,底下陪同的人各种捧着唠,旁观者看得发笑、听得牙酸,捧人者捧得辛苦。讲话的人份量如何原本就是彼此心知肚明,却偏偏要摆出一副过分谦逊的姿态,如此“虚话”不如不说。工作就是工作,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此的“谦逊”姿态摆出来也显不出亲民,还是收回去得好。

    善意的“假话”也要有个度
    本报记者  王 超
    “假话”,本是贬义。但还有一种那是善意的谎言。如果问有谁喜欢“假话”,相信没有人愿意回答“喜欢”。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谁又敢说从来没说过善意的“假话”呢?只是善意的“假话”也要适度。不然,久而久之善意的“假话”也会成为伤害亲人、朋友甚至单位领导、同事的产物。很多人都会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收到亲友给的压岁钱后,妈妈都会悄悄和孩子说:“小孩子揣着这么多钱容易丢,放妈妈这,妈妈帮你存着绝对保证不花。”孩子听后放心地把钱交给了妈妈,之后这压岁钱就变成了“公款”;在工作岗位上,明明自己做不来的工作还大言不惭地和领导说:“领导放心,我一定认真做好,不让您失望”。说得理直气壮,结果到“交活”之前,要么就东求西请找人帮忙,要么就瞪眼“等死”。以上两种“假话”,看似都是善意的,但如果把握不好一个度,仍然伤人。孩子虽小,但如果父母总欺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就没有了信任,而且孩子也会受父母影响习惯性说谎。工作岗位上,工作态度首先要脚踏实地、以实为实。如果为了讨好领导或是同事,接了自己干不来的工作,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脚面。时间长了领导和同事都会不信任这样习惯说“假话”之人。

    不说大话才能接地气
    本报记者  赵 强
    说“大话”有夸口说话或言过其实的意思。比如,某单位出了一位好人好事的典型,便宣扬自己的单位学雷锋尉成风气。这样言过其实的话,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官员说的话代表着官方,如果在群众面前脱离实际,说了承诺而不履行,做得不到位,那便意味着说了“大话”,最后会使工作受损、个人威信受损。
    如今,为何一些官员还爱说着“大话”?一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进而喜欢往脸上“增光”、“贴金”,让人们见到他为官在任的“显著”成绩,这与主观武断思想或漂浮的工作作风有关;二是说“大话”者自己也没吃亏,也会有人认可,也会有人因为说了“大话”后取得了成功,即便是自己说了“大话”失信了,别人也奈何不了他,这说明了官员的官品人品存在着问题,没有责任担当意识。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说“大话”现象,原因在于目前尚缺乏对官员失信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因此,要摒弃官员说“大话”的习气,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只有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官员在说话前才能有所顾忌,才能掂量自己说出的话能否兑现,才能把求真务实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如此一来,官员祛了“大话”,也才能接密切联系群众的地气。

    聪明之人不说“满话”
    本报记者  王 超
    俗话说“聪明之人不说满话”。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满话”也无处不在。学校老师就经常说,“我把每个学生都当成我自己的孩子”。老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每个学生这不假,但是说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那老师怎能吃得消?职场中,一些企业管理者经常对下属说:“你们应时刻知道客户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想想作为一个没有特异功能的普通人,谁也不可能随时知道他人在想什么、干什么。就是自己有时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想什么,干什么,又怎么能要求下属“随时随地”的知道客户在想什么、干什么呢?在地方机关单位中的“满话”也较为常见。比如,上级单位要求基层多少个百分之百,多少个全覆盖等等。现在都是要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报告等材料就是越基层、越质朴越好。“百分百”这样的字眼,用在工作中未免显得太过于满。

    “巧话”要既中听又中用
    本报记者  王 超
    “巧话”,也可以说是花言巧语。“巧话”作为一种处世哲学和政治手腕,在封建社会流行已久,尤其是在古代官场上,几乎成了一些人立足处世和向上爬升的政治资本。 现代职场中,仍然存在古代官场上那样的“巧话”现象。一些职场上的高层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听到的话可以说一半都是“巧话”。颂上之声、溢美之词、空洞之言等这种欺上瞒下、哗众取宠的现象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常见的职场氛围。俗话说“忠言逆耳”,但所有的“巧话”却都是极其中听顺耳的。也许那些职场高层管理者还不知道,一些“巧话”根本就是中听不中用的。说着好听,写出来好看,但是具体落实时却根本不中用。多年前,为解决城市交通混乱拥挤和提倡文明通行,浙江省杭州市提出“车让人,人快走”,效果很好。但随后某个城市提出的是“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这个提法更中听,被中央文明委肯定,还上了央视。但很多年过去了,事实结果是这个城市的人和车谁也不让谁。这种中听不中用的“巧话”,实际上就是自欺欺人的花言巧语,就是隔靴搔痒的外交辞令,就是官场上的“皇帝新衣”。真正的“巧话”就应该既中听又中用。

    打住官场“废话”
    本报记者  赵 强
    俗话说,言多必失,如是在官场上讲错了话,后果尤为严重。于是,一些官员在说话时便学会了避重就轻,说起了一堆“废话”。开会发言时,习惯以“空话”来撑场面,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说了一堆后,落实解决的事情就是迟迟得不到解决。此外,对有一些官员来讲,当他们面对媒体时,很清楚自己该说什么、怎么说,才会产生最佳的效果。所以他们一再提到上级领导,可谓是“妙语连珠”,不管他的领导喜不喜欢,反正他们在媒体面前帮上级领导说了“好话”。
    官员的“废话”一般从哪里来?有人说,这是当下一些官员养成的习惯反应。官员的“废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作为和思想观念,说明了已经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其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知道,一个受欢迎的领导,说话应是具有亲和力的、凝聚民心的,而不是“废话”满天飞的。因此,要杜绝官话不断、“废话”连篇,必须从心入手,少讲带有官腔的“废话”,这就要求官员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这样,才会多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多讲贴近群众的话,多讲群众愿意听的话。这样,群众才会看到你的诚实坦白、朴素实在;才能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了。

    力求实用戒空话
    本报记者  赵 强
    在年终岁尾时,各单位、各部门都在忙碌,年终总结、明年部署、检查验收、调研座谈……大会小会也是开了很多。有的官员拿着事先准备的发言稿滔滔不绝,台下听众也装模作样地聚精会神。其实,有的官员只是照葫芦画瓢,都不知自己在念些什么,听众也不知自己在听的是什么。这样以会议落实工作、以讲话落实工作的现象,在许多单位经常发生。
    几年前,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在某市经济工作会议上,“你的发言都是‘空话’,你不要再念了,你下去吧。”市委书记当即叫停了该市某区委副书记的发言。那尴尬的一幕,可想而知,但台下无不拍手叫好。官场“空话”成风,就像是一剂“万能胶”沾到哪里都会好用,一些官员觉得说“空话”有安全感,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绝不会犯错误,也不得罪人,甚至一些官员把“空话”当做游走官场的一个“护身符”。其实,官员说“空话”不仅浪费自己的感情,还浪费听众的时间,也耽误工作,误国误民。所以,台下听众对官员们的“空话成风”虽然深感厌烦,却也无奈。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前面讲到的那个“叫停”例子,直言不讳地斥责后让人拍手称快。因此,消除官员这种“空话”,也要从源头做起,多考核任用那些求真务实,品质端正,有所作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力戒“空话”。

    别拐弯子说“绕话”
    本报记者  赵 强
    当前,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讲话口若悬河、云遮雾绕是一种为官的境界。实际上,这种穿靴戴帽,夸夸其谈的做派,始终走不到群众的心里。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对全局把握不到位,只好拿腔作调,以示炫耀其自身理论如何了得而已。尤其一些坐惯了办公室的官员,在不了解基层的情况而又不得不讲话时,就会满嘴操着一口不着边际的“绕话”。
    “绕话”,是一些官员说话、处理事情打官腔的弊病。翻译家傅雷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作为官员,把内心的真实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以真诚之心,简单之语接人待物,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其实,官员要讲出“群众能听得懂的话”,必须端正学风多学习、纯净文风多交流,优化会风多与群众沟通,及时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想。抛弃“当官唯我独大”的腐朽观念,说话时接地气、通下情,不刻意拔高,接人待物诚恳友善,不摆架子、不讲排场。同时,要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不绕弯子说“绕话”,直截了当,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道出最复杂的问题。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