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 我们该何去何从?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两面性,微信也不例外。“无微信、不生活”。微信这个即时通信工具的突起,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注入了新元素,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信息大潮激荡下,也有暗流涌动;情感交流融汇之中,也有心机暗藏。微信似一个五彩斑斓的“江湖”, 它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微信“祈福”真情几分?
带着真情实感去为亲戚朋友祈福,发祝福短信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只是随大流儿地转发这样的信息,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对于这种情况,市民张力凯先生称,每到节假日,自己微信上总是收到很多这样的“换头信息”,一看就知道是别人发给他的,换了换“脑袋”,就直接给我发过来了。他告诉记者,与“换头信息”相比,他更愿意收到朋友专为他制作的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更为讽刺的是,很多人在微信上为自己的父母转发的祝福信息根本无法让父母看到。市民吴先生就认识这样一个人。这人平时总是在微信上为自己的父母转发各种祝福信息,自己却很少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这个人的父母平时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更谈不上看微信了。这个人所转发的祝福短信只有自己看和展示给“朋友圈”里的人看,这祝福信息背后的真实感情到底有几分,恐怕只有转发者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其实,合理适度地利用微信表达祝福本身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初衷。但是,人们不应该过分地依赖它,更不应该跟风似地转发各种祝福信息,从而做微信信息泛滥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当明白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维系,是靠平时的一言一行,是靠最朴实的行动。希望人们不要只把祝福停留在短信上,多做一些实事儿,才是真正相互关爱的体现。
微信“养生党” 该信还是不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对这样的信息很信任。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帖子对他们的生活用处不小,他们真的相信如果按照帖子上要求去做就会不得病、少得病、能治病。市民李至长的爱人平时就爱研究这样的帖子,按照帖子要求制做出一些食物来,让李至长“以身试吃”。李至长坦言,很多微信上所谓养生的方子对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自己的爱人却痴迷微信养生方子,而且乐此不疲。对于微信上的各式养生帖子,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如果我们都按照微信帖子那样生活的话,还不得把人累死。如果这食物不能吃,那东西不能喝,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话,那我们的老祖宗岂不是都不能长寿。同时,这样的帖子你看得多了,你就会发现上面的内容很多都是互相矛盾。碰见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用纠结于我们该信谁,而是果断地选择谁也不信。”
这些养生帖子中的内容,其实大多“不靠谱”,有些甚至是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以点代面,有一定的误导性。微信“养生”,也许只能“微信”,不可全信,也不可真信。在这个浅阅读流行、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专家”,人人也都可能是养生谣言的受害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清醒。
玩微信 勿迷信
“80后”张娇从2012年起接触微信。两年多的微信经历,称得上是微信界的“元老”,对于微信应用更是了如指掌,可提起微信迷信,则让她隐隐作痛。张娇今年30岁,一直单身,家人着急。今年5月,亲戚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因她酷爱微信迷信软件,彼此见面聊得更多地就是星座、属相、生日。每次约会时,她总会通过迷信软件测试彼此间的恋爱指数,甚至约会的时间也要经过测试后再安排。因约会时,微信话题总是多于彼此关心,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疏远,导致最终分手。提起这段经历,让她很是痛苦。
王鑫是“微迷”,也是“彩迷”。今年8月,他看到“朋友圈”里有一条“测一测你的未来身价是多少?”,他便进行测试,当算到自己未来身价是3000万时,哪知看似玩笑的测试,却让他信以为真,加之自己又是“彩迷”,那时又频频有人中大奖,这让王鑫更加坚定信心,认为下一个中大奖的会是自己。他每天一有时间就会去彩票站溜达,分析彩票走势图。一条微信传播的迷信跟帖,让他白天迷恋彩票,晚上做梦中奖,一个月下来,耗费了精力,把辛辛苦苦赚的工资也都搭进去了。
看似了如指掌的微信,却让微信迷信一族丢了爱情、赔了金钱。面对微信中的迷信,如果过于相信,最后受伤的肯定是自己。微信也好,迷信也罢,全当是娱乐,千万别当真,否则后悔的是自己。
转发勤思考 不做谣言传话筒
“寻找熊猫血”、“帮忙寻找走失孩子”、“微信朋友圈点赞收费”、“自来水蒸馒头致癌”、“指甲月牙越多越健康”、“可乐杀精”、“柿子和蟹、虾和水果、豆浆和鸡蛋等混吃会中毒”……相信这些微信谣言你或多或少地会在微信上见过。为了亲朋好友身体健康,生活更安全,帮忙找人做个爱心传递者,也许你也曾转发过。看似一条不起眼的谣言,在圈内传久了,也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刘女士是手机控,爱玩微信。一天看到一条“某中学一女生于某日走失,家人很着急,具体事宜,请拨打139XXXXXXXX”的帖子,因微信谣言四起,央视焦点访谈多次辟谣,使得刘女士多了个心眼儿,打电话询问,心想这样既能了解到孩子的具体丢失情况信息,方便寻找,又能辨别此条信息是否谣言。于是她便拨打了这个电话,接通了电话才知这是条假信息,她心想幸亏没有转发谣言,却不料手机短信提示手机欠费,刚充不久的话费,怎么就欠费了,手机被扣费肯定和刚才的电话有关。单位同事得知她的遭遇,告诉她那条消息属于谣言,而且留在微信上面的联系电话其实是那种收费颇高的“吸金号码”。刘女士懊悔不已:“本想着反正不用花多大力气,动动手指就能帮帮别人,没想到却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急求帮忙扩散”、“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你身边的人”等字眼的信息……如今,打开“朋友圈”总能看到类似的信息,而许多人正像刘女士一样,认为既然不需要花费任何精力,也无需花费任何金钱,就可以帮助别人,所以“顺手扩散”成为不少人看到类似信息的选择。殊不知自己的好心肠已落入谣言编造者的“圈套”。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微信息,请多一些思考!
微信“火”了 人们的交流强化了还是弱化了?
冷静思考后,我们发现微信日趋发达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却是简单化了。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热闹,却过着线下孤独的生活。很多时候,这孤独并不是源于身边没有朋友、身边没有亲人,而是源于我们习惯线上在虚拟空间的交流。人与人最远的距离已经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一个在线一个下线了。也有很多人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来调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人面对日益减少的面对面交流现状不得不发出“当我们哭泣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简单的微信短信”的无奈感慨。
呼唤真情回归,呼唤面对面的交流,是很多人的真实心声,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不太适应现在用微信交流,也不愿意忘记曾经的记忆,更不想看见自己的子女每天都抱着手机、电脑而无视自己的存在。56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过节的时候,大家忙着串门、聚会,现在都忙着玩手机、发微信。视频图像再清晰、微信内容再煽情,也比不上和亲人朋友的一个拥抱,也不如彼此坐在一起唠唠嗑实在,我还是喜欢以前大家的交流方式。我总感觉通过微信、社交网络的虚拟沟通,远远比不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沟通:一个语调的不同、一个身体动作的变化,都能给周围的人传达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特别是年轻人还是应该放下手机,多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多沟通,加强感情联系。”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
“微信”时代 我们该何去何从?
微信“祈福”真情几分?
本报记者 李 锋
带着真情实感去为亲戚朋友祈福,发祝福短信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只是随大流儿地转发这样的信息,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对于这种情况,市民张力凯先生称,每到节假日,自己微信上总是收到很多这样的“换头信息”,一看就知道是别人发给他的,换了换“脑袋”,就直接给我发过来了。他告诉记者,与“换头信息”相比,他更愿意收到朋友专为他制作的信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更为讽刺的是,很多人在微信上为自己的父母转发的祝福信息根本无法让父母看到。市民吴先生就认识这样一个人。这人平时总是在微信上为自己的父母转发各种祝福信息,自己却很少用实际行动去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这个人的父母平时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更谈不上看微信了。这个人所转发的祝福短信只有自己看和展示给“朋友圈”里的人看,这祝福信息背后的真实感情到底有几分,恐怕只有转发者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其实,合理适度地利用微信表达祝福本身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初衷。但是,人们不应该过分地依赖它,更不应该跟风似地转发各种祝福信息,从而做微信信息泛滥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当明白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维系,是靠平时的一言一行,是靠最朴实的行动。希望人们不要只把祝福停留在短信上,多做一些实事儿,才是真正相互关爱的体现。
微信“养生党” 该信还是不信?
本报记者 李 锋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人对这样的信息很信任。这些人认为这样的帖子对他们的生活用处不小,他们真的相信如果按照帖子上要求去做就会不得病、少得病、能治病。市民李至长的爱人平时就爱研究这样的帖子,按照帖子要求制做出一些食物来,让李至长“以身试吃”。李至长坦言,很多微信上所谓养生的方子对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自己的爱人却痴迷微信养生方子,而且乐此不疲。对于微信上的各式养生帖子,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如果我们都按照微信帖子那样生活的话,还不得把人累死。如果这食物不能吃,那东西不能喝,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话,那我们的老祖宗岂不是都不能长寿。同时,这样的帖子你看得多了,你就会发现上面的内容很多都是互相矛盾。碰见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用纠结于我们该信谁,而是果断地选择谁也不信。”
这些养生帖子中的内容,其实大多“不靠谱”,有些甚至是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以点代面,有一定的误导性。微信“养生”,也许只能“微信”,不可全信,也不可真信。在这个浅阅读流行、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人都可能是“专家”,人人也都可能是养生谣言的受害者。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保持清醒。
玩微信 勿迷信
本报记者 季式学
“80后”张娇从2012年起接触微信。两年多的微信经历,称得上是微信界的“元老”,对于微信应用更是了如指掌,可提起微信迷信,则让她隐隐作痛。张娇今年30岁,一直单身,家人着急。今年5月,亲戚给她介绍个男朋友,因她酷爱微信迷信软件,彼此见面聊得更多地就是星座、属相、生日。每次约会时,她总会通过迷信软件测试彼此间的恋爱指数,甚至约会的时间也要经过测试后再安排。因约会时,微信话题总是多于彼此关心,久而久之,两人的感情疏远,导致最终分手。提起这段经历,让她很是痛苦。
王鑫是“微迷”,也是“彩迷”。今年8月,他看到“朋友圈”里有一条“测一测你的未来身价是多少?”,他便进行测试,当算到自己未来身价是3000万时,哪知看似玩笑的测试,却让他信以为真,加之自己又是“彩迷”,那时又频频有人中大奖,这让王鑫更加坚定信心,认为下一个中大奖的会是自己。他每天一有时间就会去彩票站溜达,分析彩票走势图。一条微信传播的迷信跟帖,让他白天迷恋彩票,晚上做梦中奖,一个月下来,耗费了精力,把辛辛苦苦赚的工资也都搭进去了。
看似了如指掌的微信,却让微信迷信一族丢了爱情、赔了金钱。面对微信中的迷信,如果过于相信,最后受伤的肯定是自己。微信也好,迷信也罢,全当是娱乐,千万别当真,否则后悔的是自己。
转发勤思考 不做谣言传话筒
本报记者 季式学
“寻找熊猫血”、“帮忙寻找走失孩子”、“微信朋友圈点赞收费”、“自来水蒸馒头致癌”、“指甲月牙越多越健康”、“可乐杀精”、“柿子和蟹、虾和水果、豆浆和鸡蛋等混吃会中毒”……相信这些微信谣言你或多或少地会在微信上见过。为了亲朋好友身体健康,生活更安全,帮忙找人做个爱心传递者,也许你也曾转发过。看似一条不起眼的谣言,在圈内传久了,也容易让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
刘女士是手机控,爱玩微信。一天看到一条“某中学一女生于某日走失,家人很着急,具体事宜,请拨打139XXXXXXXX”的帖子,因微信谣言四起,央视焦点访谈多次辟谣,使得刘女士多了个心眼儿,打电话询问,心想这样既能了解到孩子的具体丢失情况信息,方便寻找,又能辨别此条信息是否谣言。于是她便拨打了这个电话,接通了电话才知这是条假信息,她心想幸亏没有转发谣言,却不料手机短信提示手机欠费,刚充不久的话费,怎么就欠费了,手机被扣费肯定和刚才的电话有关。单位同事得知她的遭遇,告诉她那条消息属于谣言,而且留在微信上面的联系电话其实是那种收费颇高的“吸金号码”。刘女士懊悔不已:“本想着反正不用花多大力气,动动手指就能帮帮别人,没想到却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急求帮忙扩散”、“为了你的家人”、“为了你身边的人”等字眼的信息……如今,打开“朋友圈”总能看到类似的信息,而许多人正像刘女士一样,认为既然不需要花费任何精力,也无需花费任何金钱,就可以帮助别人,所以“顺手扩散”成为不少人看到类似信息的选择。殊不知自己的好心肠已落入谣言编造者的“圈套”。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微信息,请多一些思考!
微信“火”了 人们的交流强化了还是弱化了?
本报记者 李 锋
冷静思考后,我们发现微信日趋发达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却是简单化了。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线上的热闹,却过着线下孤独的生活。很多时候,这孤独并不是源于身边没有朋友、身边没有亲人,而是源于我们习惯线上在虚拟空间的交流。人与人最远的距离已经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一个在线一个下线了。也有很多人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来调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人面对日益减少的面对面交流现状不得不发出“当我们哭泣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肩膀,而不是一条简单的微信短信”的无奈感慨。
呼唤真情回归,呼唤面对面的交流,是很多人的真实心声,尤其是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不太适应现在用微信交流,也不愿意忘记曾经的记忆,更不想看见自己的子女每天都抱着手机、电脑而无视自己的存在。56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过节的时候,大家忙着串门、聚会,现在都忙着玩手机、发微信。视频图像再清晰、微信内容再煽情,也比不上和亲人朋友的一个拥抱,也不如彼此坐在一起唠唠嗑实在,我还是喜欢以前大家的交流方式。我总感觉通过微信、社交网络的虚拟沟通,远远比不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地沟通:一个语调的不同、一个身体动作的变化,都能给周围的人传达完全不同的含义。现在,特别是年轻人还是应该放下手机,多与自己的亲人朋友多沟通,加强感情联系。”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