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汉字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本报记者 汪琳


    “喷嚏的‘嚏’怎么写?”、“飙升的‘飙’字左边是3个‘大’还是3个‘犬’来着?”、“应该是‘几率’还是‘机率’呢?”……前不久,一则关于重庆一名大学生因其手写的400字个人简历出现了24个错别字而遭到面试单位拒绝的报道一出,再度戳中了很多人“机器智能进化、手写能力退化”的“软肋”。不少人感叹:平时轻轻松松就能打出来的字,怎么一动笔写就抓耳挠腮、叫不准了呢?
    根据“文盲”定义的新标准,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被称为“传统文盲”;而另一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即为“现代文盲”。当人们庆幸电子产品的普及扫除了不少“现代文盲”的时候,却始料未及地诞生了一批网络时代下的“传统文盲”。现在,人们对电脑、手机越来越依赖,反而与纸笔越来越疏离,生活中的常用字、词总是在书写时“起笔又落、落笔就错”,同音字、拼音、网络词语等“替身”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闹笑话;还有些人视手机为“掌中宝”,遇到“脸生”、“似曾相识”的字不去翻字典而是习惯性地掏手机去查,手机拍照功能也总在记笔记或信息时频频“露脸”。汉字书写的“出镜率”越来越低,“缺胳膊少腿”、“张冠李戴”、“倒笔画”、“鬼画符”等现象愈发严重。眼看着“提笔忘字”现象日益蔓延甚至低龄化,这些“微恙小症”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文化断层病”,成为人们的普遍担忧。
    目前,“上班族”习惯于在电脑前“盲打”、学生习惯于用一些拼音输入法在手机上“点”字,汉字在双手的熟练操作下,如同生产流水线一般,时间久了,汉字文化及其传统美感在人们眼中也就变得陌生了。然而,与其将这些问题归罪于电脑、手机,不如说我们的大脑产生了惰性和依赖性——经常忘记甚至不愿提笔了,随身携带的写字笔也成了“应急替补队员”。另外,键盘打字、手机拍照愈发迅速和便捷,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纷纷“弃笔杆选键盘”,所以“提笔忘字”现象就在智能化不断升级中残酷地应运而生了。
    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当汉字在笔尖变得生疏和踌躇时,谬误就会乘虚而入,汉字和汉语言文化也会遭遇莫大的尴尬,有违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在网络时代的高效与用笔书写的乐趣之间“二选一”,我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拿起笔,写一篇日记、题几句诗、练练字,在放慢生活节奏中重新找回熟悉的书写汉字的感觉、留住笔尖上生出锦绣华章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