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一扫 社区服务即到“门口”

    作为百姓生活的“栖息地”,近年来,居民对社区生活的依赖感及舒适度等等要求不断“升温”。社区的管理质量如何,居民的满意度怎样,一个社区有什么样的风格、有一群什么样的人在影响和引领居民的精神追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社会管理的质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临近年终岁尾,本报记者走进社区,采写、盘点并“晒”出了全市部分社区今年以来的亮点工作,能否通过这些亮点工作而得到百姓为辽源民生工作点赞?还得听听老百姓掏心窝子的话……

手机一扫 社区服务即到“门口”

本报记者 于芯

    办二胎指标需要什么手续?外来人口居住证如何办理?社会保险金什么时间返款?……这些原本需要到社区办公地点了解的信息,如今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社区的“保姆式”服务。

    11月21日,记者在西安区仙城社区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居民都会拿出手机搜索社区无线网,然后扫一下社区门前宣传栏上的电子二维码。“大家扫二维码要关注什么?”记者带着疑惑拿起手机扫描了二维码关注微信平台后发现,平台内不仅有即时发布的社区关于计生、医疗政策的最新消息,而且就连政策咨询、诉求解决、预约办事等惠民便民信息也是“一扫便知”。仙城微信公众平台的办公室内,4名社区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盯着电脑屏幕显示的公众平台,手指敲打着键盘,认真地回复群众每一条微信息。仙城社区党工委书记王明玉说:“社区宣传栏、电话等传统服务在发挥功能上存在局限性。而微信平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社区零距离‘保姆式’服务百姓,不仅拓宽了倾听社情民意渠道,还可以广泛收集到辖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让居民随处可言、畅所欲言。”
    “你知道社区的微信公众平台吗?”当记者询问正在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居民房连革时,房连革从衣兜里掏出手机,打开了社区微信平台,给记者看之前曾咨询相关内容的微信。他笑着说:“你看这就是社区回复的信息。这不,我按照信息把所有材料都带齐了,免除了跑‘冤枉路’的麻烦,可真省老事儿了!”“这种沟通方式更加方便、直观,时效性强,加强了社区和居民的交流互动,拉近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一旁办理业务的社区居民张丽也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4月,仙城社区依托手机网络服务终端,开通了仙城社区微信公众平台,由专职工作人员管理,不定期向居民发送最新的社区动态和便民信息,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处理和回复居民诉求、信息咨询等业务,使居民足不出户便可直接与社区工作人员实时对话。
    微信息,微服务。仙城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创新社区服务的一项新措施,更是贴民心、便民意,延伸服务“零距离”的新渠道,为居民送上了无微不至的服务。
    记者短评:
    社区利用微信网络新应用,将社区生活服务带进了“微时代。”老百姓通过手机就能查阅国家政策文件,了解社区最新动态,百姓能够与政府部门实时沟通,进一步加强了政民联动,拓宽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提高了政务服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现了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