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村医汪瑞侠
李莹
面对传染疾病、疑难杂症,汪瑞侠从不退却,始终坚持把病患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成为村民们的“主心骨”。2003年的“非典”,让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她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天上门给100余名返乡人员检测体温,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当地卫生医院,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走了数千公里;在禽流感期间,她也没有退缩,在掌握最新情况的同时,积极帮助村民做好日常防护及检测工作。
在汪瑞侠的生活时间表里从来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区别,只要患者一个电话,她会第一时间赶到。那一年,汪瑞侠的孩子刚刚满月,凌晨一点钟,急促的手机铃声把她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一位村民哮喘病发作了。通过仔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立刻抢救的话,随时有死亡的危险。可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没有氧气,抢救治疗的条件不足,而汪瑞侠并没有因此慌乱,她一边有条不紊地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救。大约40分钟过后,救护车来了,病人得救了。村民们都说:“汪大夫的电话就像120,啥时有事啥时打,管用!”20年来,汪瑞侠共接诊病人20余万人次,出诊近10000次。
当面对生活困难、付不起医药费的患者时,汪瑞侠不仅是医生,更像是亲人,她自掏腰包为患者治病,给患者送去了希望。去年10月的一个中午,一位村民突然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汪瑞侠通过检查初步确定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既无亲人又无钱的情况下,汪瑞侠通过多方联系,最后将病人送到县医院进行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她多次到医院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她还积极为其做好后期的相关治疗。这样的事发生在汪瑞侠身上不知有多少件,20年来,她为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10多万元。
“善德爱心”是汪瑞侠的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由于她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经过她精心医治的病人,都夸她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