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尖上的财富:寻找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辽源的第一双袜子
    辽源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从1911年一位叫张得财的农民打井时发现了煤炭后,从此吸引了无数讨生活和怀着发财梦的人来此淘金。1936年2月,一位叫张福的山东破产商人冒着漫天飞雪,千里迢迢,担着担子,带全家人一起闯关东来到当时还叫作西安县的辽源。正是这个叫张福的商人购置厂房,用仅仅3台手摇线机、5台手摇织袜机,招雇工16人,建立了生产袜子的作坊,辽源产的第一双袜子就是在他的作坊里诞生的。在张福之后,仅仅两年时间,辽源就有了8家袜业作坊,共雇工百余人。他们把传统的白色土袜染上红、黄、绿、黑等颜色,根据东北的气候增加了布袜、棉袜、羊毛毡袜等品种,深受当时民众欢迎,畅销至沈阳、长春、四平、伊通等地。

    “爱国”的辽源袜子
    1939年,杨靖宇将军秘密来西安煤矿传达中共满洲省委会议精神,顺便购置物资。辽源的几家袜业作坊通过张福的牵头为抗联战士捐赠上千双土线袜。得到物资的杨靖宇将军激动地说:“共产党是不会忘记帮助过他们的人。谢谢你们。”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队司令员曾克勤同志带领部队参加四平保卫战路经辽源,当时有十几家袜业作坊用马车向东北民主联军运送土线袜,支援解放战争。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辽源针织厂向志愿军捐献几十万双土线袜,在群众中留下“脚穿西安袜,天地都不怕。跨过鸭绿江,把老美打趴下”的顺口溜。

    辽源最早的国营袜厂
    新中国成立后,辽源袜业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到1951年,辽源18家袜业作坊与周边几家被联合收购、兼并成立了辽源针织厂。针织厂拥有设备188台,其中:袜子机33台、汤姆型袜机19台。棉毛机24台、摇沙机25台、缝纫机56台,其它设备8台,主要生产袜子、手套、内衣裤等。全厂有职工72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人,从上海请技术工人78人。由于技术力量加强,这一时期的袜子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产量幅度大增,其产品已遍布整个东北地区。1953年6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为了集中并加强针织工业的经营管理,将联营辽源针织厂迁至营口,与营口针织厂合并改称为辽东针织厂。

    辽源袜子,又回来了
    自辽源针织厂被迁走后,辽源没有了自己生产的袜子。直到1960年,原木材加工厂厂长赵帮成去北京开会,听说有60万打袜子生产任务,立刻想到了辽源袜子过去的影响力。他开完会后赶回辽源,向市领导作了汇报,希望可以争取到生产任务。有的同志听后说:“袜子这个产业利润太小。”当时主管工业的领导桌子一拍说:“什么利润太小?你把他做大了,不就多了吗?老赵,你干,市里全力支持你。”赵帮成听到主管工业的领导这么说心里有了底儿,他背了10斤高粱米又转回北京,找到负责该项目的同志。那位同志听说赵帮成来自东北辽源的,感慨地说:“我知道你们辽源,那里有个大煤矿。想起来,当年我在长白山打日本时,就穿过你们捐给抗联的土线袜。你们应该把袜业发展起来,不过这10斤高粱米你得带回去。”就这样,国家给辽源20万打袜子生产任务。
    赵帮成这个刚强的汉子拿到生产项目书后,捧在手上痛哭,一路把生产项目书紧紧抱在怀里,像捧回个金娃娃。赵帮成回来后,招收51名男女青年,把这些青年送往上海等地学习。次年2月,国家投资20万元,购置手摇罗纹机两台,手摇袜机51型单色吊线绣花袜机24台。1961年3月,工厂正式成立投产。组建织袜、染整两个车间及一个箱板组,厂房面积1100平方米,企业定名为辽源市第二针织厂。建厂之初,技术力量薄弱,只能生产线袜,为了改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企业于1961年到1962年,先后两次从上海纺织局聘请技术工人帮助技术改造。1963年,又从上海利益、幸福两个袜厂招6名技术工人。1962年,把手动袜机改为电力袜机传动生产。1963年,弹力袜试制成功正式投产,生产弹力袜、绵纶袜、出口童袜、毛巾袜四大类,150余种花色品种。

    “国企辽袜”曾经的辉煌
    到90年代初,辽源袜业的发展已成规模,厂区总面积19380.5平方米,有5个生产车间、1个辅助车间。先后生产出棉线袜、毛巾袜、弹力袜、大众袜、锦纶袜、出口童袜六大类,花色品种162个,己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袜业生产厂家,不仅吸引外地客户,许多外国人也纷纷来企业参观。时任吉林省委书记何竹康、国家纺织工业部的领导先后来袜厂视察。何竹康视察完之后连连称赞:“辽源能把一个小小的袜子做成这么大的产业,了不起。”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生产的“弹力三吃女袜”、“弹力童袜”、“交织网眼袜”,花样繁多;“松鹤”、“辽河”等多种产品品牌分别在1980年至1985年连续被评为省名优产品。这些名优产品走出国门,远销英、法、美、日等30余个国家。
    不仅如此,他们在辽源市企业中第一个率先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第一个建起厂内银行,第一个办职业学校,第一个与上海等地建立产、供、销、技术横向联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被省评为省质量管理企业、连续4年被评为省先进企业,两次被省政府命名为先进企业。1982年,该企业连续3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命名为“三无”企业,即无重伤、无死亡、无火灾。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厂内银行、财务管理、职工教育、设备管理、绿化先进单位。1987年,被国家纺织工业部评为双文明建设单位。198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据说,当时奖章、荣誉证书、锦旗等实物整整摆了一个屋子。

    规模化带来新发展
    一双小小的袜子看似很简单,可它的生产却有很复杂的过程。从原料、拔丝、染色、固色、洗水、脱水、摇丝、过丝、缝头、浸水、定型、回缩等30道主要工艺流程。每到炎热的夏季,在闷热的生产车间,印染工站在一口大缸前,工人们双手握着大棒,面对冒着难闻的热气,绞着缸里的袜子,那滋味儿真是让人记忆犹新。当时二针织厂使用的老设备大都是从国外进口,许多看似简单的工艺都需要从原料到设备的高新技术,可以说从一个小小的袜子生产上,就能看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早期辽源生产的袜子样式简单,甚至有种纯棉袜子穿着穿着就“窜根”了,这都是因为当时的生产设备和原料都跟不上国外的技术水平。
    在东北袜园刚开始建设成型时,作为最早一批进驻袜园的鑫达袜厂老板,早年一直在二针织厂从事技术工作的李光辉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发展思路。而袜业园成立的另一好处也显现了出来,无论是政策、资金的协调与支持,还是同行间的抱团发展,都给这些像李光辉一样的人提供了便利。在当时,因为相信李光辉的专业技术和眼光,有七八家有意向开袜厂的老板找到他一同建立一个松散的经营联盟。在江浙地区待了两年的李光辉明白了规模化的好处,尤其是看到义乌的商家纷纷顶着辽源袜子名号的“山寨”产品后,李光辉就在想:“辽源有这么好的袜子,怎么就不能像朱暨和义乌这样发展?”他对袜园的前景十分乐观,也非常乐于为其他几家袜厂提供技术支持,因为他相信只有辽源的袜厂都发展起来了,成规模、有号召力,那他赚钱的路子才会更广、更加长远。于是在“松散联合体”成立之初,李光辉就带着资金赶赴几家国产袜机的生产厂家。在那里,他看到了国产袜机不仅质量与技术已经可以达到国际水平,产品价格和售后的优势也很适合辽源袜企,李光辉带着这些国产袜机回到辽源,更带回了对辽袜企业未来发展的满满自信。也正是通过这些年和袜园共同成长,李光辉在见证了袜园从最初十几家发展到现在拥有600多家袜企的大园区同时,也将自己的袜厂发展壮大,从仅有20台老袜机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上百台设备、产品被评为吉林著名商标远销全球的名牌袜企。李光辉说就像人饿时自己会去找地儿吃饭一样,那些想做袜子买卖的商家,自己就会找到东北袜园来,像他厂生产的袜子早年还会出去做宣传,现如今他厂销售的所有订单都是商家自己找上门来,这也正是他当年加入袜园发展时所预想的效果。

    袜厂招工趣事
    辽源袜业产业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袜业机械设备、从业人员、袜子产量,到袜子花样逐年增加、优质特色产品赿来赿多,销售量愈来愈大,直到走向全国,遍布世界。1972年,辽源袜业产品就走进了广州博览会,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专业袜厂家。当时袜厂还是计划经济,厂里一个职工的女儿高中毕业,母亲说:“你在家里这么闲呆也不是回事,还是去我们袜厂上班吧。”女儿不屑一顾地说:“去当织袜工?不去。”扔下这句话到北京串门去了。当女儿从北京串门买几双袜子回来时,对母亲说:“你看人家北京生产的袜子,再看看你们厂子生产的袜子。一个天,一个地。”母亲接过袜子看看,先是一愣,转而哈哈大笑,说:“傻孩子,这袜子不是北京生产的,就是我们厂子生产的。”女儿听了一愣,拿过来仔细一看,可不真是。她没想到辽源会生产这么好的袜子,答应和母亲一起去厂子上班,从此当上一名织袜女工。而这个女孩到北京买了辽源袜子的趣事,也成了许多辽源人的谈资。如今这件事已过去50多年了,每当老袜业人谈起这件事儿来仍旧津津乐道,充满自豪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希伟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