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惟愿离你近些,更近些……

    庆祝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特别策划(一)
新闻 惟愿离你近些,更近些……

    日晒雨淋,白天采访,深夜赶稿到两三点,这是常事……当你为一篇篇精彩的报道而感动时,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而赞叹时,你是否想了解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是否知道在这一系列报道的背后,凝聚了我们记者与编辑共同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11月8日是记者节。本报特推出记者节专版,也让记者当一回版面的主角。我们选取了近年来媒体刊登、播发的一些有比较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让亲历记者述说这些新闻背后的故事,以期让读者了解新闻采访的酸甜苦辣,了解“无冕之王”的兴奋、感动、自豪、无奈、纠结乃至愤怒……
    尽管记者这份职业很辛苦,但很多记者依然为此“痴狂”。因为采新闻,让我们收获了很多——见证历史的发生,推动事件的改变,挖掘鲜活的人物,反映市民的心声,赢得受众的信任和感动……?我们时常感到感激,因为我们选择了记者这份特殊的职业,我们才能以一个见证者的身份,去倾听各类人的故事,去品味不同的人生。我们知道,未来,我们还将被一个个人物和故事感动——如果,我们和新闻离得足够近的话。

    我行我摄

    行走天地间,捕捉美好、感人的精彩画面。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辽源前进的脚步,见证辽源的发展历程,做一名合格的、对读者负责的传媒人。   辽源日报社 夏景明

    摄影,就是要时刻记录重大事件的精彩瞬间。拿起相机,轻按快门,便将具有新闻价值的“辽源大事”定格为新闻图片。 辽源日报社 刘 鹰

    用相机履行自己崇高的责任;用相机瞭望、喜看辽源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变化;用相机记录政府的顺民心、合民意的每一项“民生工程”;用相机见证“正能量”发扬光大的每一个瞬间,这就是摄影记者所肩负的职责。 辽源日报社  胡希伟


    传播声音  展示主流  引领风尚  舆论监督  反映民生  服务大众

    走“路”又走“心” 写好百姓事
    辽源日报社  李锋
    新闻事件:
    2013年12月17日,《辽源日报》刊登了我采写的新闻《年终灾区回访:新家园的好日子》。这篇新闻报道了我市东辽县凌云乡遭受龙卷风袭击后群众家园的恢复情况、受灾群众生活情况以及受灾群众的真实心声。
    ——《年终灾区回访:新家园的好日子》(2013年12月17日《辽源日报》)
    采访经过:
    2013年8月14日,龙卷风袭击我市东辽县凌云乡。风灾过后,记者走进灾后的凌云乡,看到的是路两边被掀去房盖的房屋、被拦腰斩断的树木和东倒西歪的电线杆子等凌乱的场景;看到的是还未从灾难的惊恐中回过神儿的群众。
    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着受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受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也一直被报社领导和全体记者关注着……
    转眼风灾已过去4个多月了。又到了一年的年底,新春佳节即将到来。那些经过党和政府帮扶和积极自救的受灾群众生活得怎么样了?为了真实地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报社领导决定派记者再次重访灾区。
    接到任务后,我立即行动,于2013年12月16日赶赴曾经的灾区。在去的路上,我思索着用什么样的方式做好这篇报道。最后,我决定深入到群众中去一户一户走访,让受灾群众自己去讲述自己灾后的生活,让他们说出最想说的话。
    我在报道中写了4户人家,但却走访了近20户。从和村民的聊天中,记者明显感到他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恢复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已经恢复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关心很感激。看着这里的变化、听着受灾群众朴实真挚的话语、感受着他们热情,我的心里有高兴、有感动。采访结束后,我第一时间赶写了这篇朴实无华却表达受灾群众真实心声的稿件。报道刊发后,受到了各方好评。这篇稿件被评为第二十三届吉林新闻奖通讯与深度报道类一等奖。
    记者感言:
    新闻记者应该经常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走进乡村社区、企业车间,深入田间地头,才能真正感知群众生活冷暖,感受时代脉搏跳动,才能会说老百姓的话,才能写出有情怀、接地气的新闻。

    骨头难“啃”也要“啃”
    辽源日报社  汪琳
    新闻事件:
    今年7月,针对“在同样的拆迁征地补偿条款下,前后脚进行征收的福镇大路南地块和站北地块的进展情况却截然不同”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多次走访调查,了解事实真相,并采写了一篇题为《拆迁“蛀牙”,咋“拔”才能不犯难?》的报道。报道刊发后,不少市民和忠实读者纷纷打来热线电话,对“征收拆迁”一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拆迁“蛀牙”,咋“拔”才能不犯难?》(2014年7月21日《辽源日报》)
    采访经历:
    对于棚改拆迁、征地补偿等工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我们也一直关注。当得知站北地块居民毛某夫妇妄想“坐地生金”进而漫天要价,甚至阻挠施工、殴打执法民警时,我不禁愕然:难道被征收户真的可以为了金钱公然触犯法律吗?事后,又发人深省:究竟是什么赋予了他们与政府“死磕到底”的勇气?是对政策的无知,还是“拖得越久油水越多”的陈旧思想在作怪?带着诸多疑问和追寻真相的决心,我决定趟一趟“拆迁难拆、矛盾成堆”的“深水区”。
    很显然,这“深水”并不好趟。起初,一些已征收户多有顾忌,不敢唠实嗑,我便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去谈论。渐渐地,他们放下了“戒备”,开始道出一些真实想法。其实,他们同样担心自己搬早了会“吃亏”,但见到工作人员一遍遍地上门讲解和宣传政府84号令征地补偿政策,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加大执法力度,让抗拆、迟拆的被征收户占不到便宜,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开始积极配合拆迁。而与未征收户的接触过程则尤为艰难,也许是心有不甘或自知理亏,其始终拒绝采访。最后,我从社区负责人员、动迁工作人员和知情群众口中得知了实情。
    拆迁“蛀牙”难拔、“骨头”难啃的问题一直存在,究竟该如何解决,我无法作答。唯有替民众表达心中的夙愿,期待国家和政府在尊重民意、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严格公平执法,让个别人无“空子”可钻,这也是此篇文章的立意所在。报道刊发后,不少市民纷纷打来电话,称这篇报道说到了大家的“心坎儿”里。
    记者感言: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肩负着记录时代、追寻真相的职责。虽然我们并不能保证百分百还原事实,但我相信,凭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和不怕“啃硬骨头”的精神,我们会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传达社情民意,力求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小记者也要思考大问题
    辽源日报社  王超
    新闻事件:
    作为专刊部记者,每天都要思考新的话题,日复一日。3月中旬,我独立完成了一期专刊《明天你的汽车停在哪》。为做好这期报道,我对我市“停车难”的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剖析,并进行立体式采访。报道刊发后,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和很多市民、读者的共鸣。
    ——《明天你的汽车停在哪》(2014年3月28日《辽源日报》)
    采访经历:
    报道“民生”是记者的“天职”。“停车难”无疑就是我市有待解决的一个大难题。我不开车,但经常能听到身边亲友、同事怨声载道:开车容易停车难,一不留神就“贴条”,有的甚至有车不敢开。我没当过交警,但也深知交警面对一些私家车辆乱停乱放的无奈。缘何一些人有车不敢开,而有些人开了车却乱停乱放?什么原因导致我市的“停车难”现象?我想到了车辆逐年增多,想到了公共场所的大型公共停车场少,想到了物业小区车库、车位有限,想到了一些个别私家车主的不文明行为……采访之初也遭到了一些小阻碍,到相关部门以及小区物业采访时,接待人员一听这个话题就有所质疑,怕是来做负面采访报道的。压力就是动力,这样一个关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我没有理由不全力以赴采访报道。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被采访对象改变了态度,并给我提供一些相关信息。报纸刊发出此报道后,相关市领导在专题会议上进行了点评并给予肯定,身边的亲友和读者对我说“这个专题做得好”,这才是“民声”。
    记者感言:
    小时候,我崇拜记者,觉得记者是“无冕之王”。但自从2008年,我真正成为一名记者时才明白,作为记者就该有责任与担当,小记者也要思考大问题。此专刊刊发后,也有一些该文章里提到的“僵尸车”车主对我进行语言攻击,但我并不介意。今年夏天,我市市政建设加大力度,对全市各个街路进行了全面修整。街路更宽敞了,停车的位置大大增加了,无论与我的这篇报道是否有关,我都为之高兴。今后,我将勇往直前地为新闻成长、与时代同行。

    照好李仁老人这面镜子
    辽源日报社  李及肃
    新闻事件:
    10月31日下午,我同单位专刊评论部记者李锋去凌云乡万平村采访坚持多年自费订报的李仁老人。采访前,我对李仁老人的了解,仅限于知道他今年已88岁高龄,自费订报近20年而已。在驱车前往万平村的途中,我猜想着,即将采访的对象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采访经历:
    当记者一行走进李仁的家时,眼前的情景还是将事先已有心理准备的我震惊了:土炕上四五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围在一起搓苞米。李仁老人就端坐在炕中央,手里拿着当天的《辽源日报》,正绘声绘色地读给他的“听众”听,那专注的劲儿,让记者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老人家。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老人告诉记者,10多年来,他凭借着天天读报,了解到家乡因何而日新月异,知晓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巨变的进程。每当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时,国家的政策、市里的决策、最近市里有哪些新闻,他都讲得头头是道。在他老伴儿——85岁的刘桂英的引领下,记者来到李仁老人的藏报室,半屋子堆放的都是收藏报纸和杂志的纸箱。刘桂英老人说:“这些报纸都是老头儿的‘宝贝’,一张都不许丢。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陪老伴儿读报,是我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光。”
    记者感言:
    坐在返回报社的车上,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画面,是李仁老人专注读报的神情。想着老人将看报、读报的过程当作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来享受,不禁就觉得自己的脸上发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将读报当成“必修课”,而作为辽源日报社一员的我,却在大多时只为关注自己发表的文章而看报,翻看报纸的另一个目的,也只是填写任务报表而已。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竟对看报变得如此麻木?每天在第一时间都要仔仔细细地将《辽源日报》翻阅,难道不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吗?我不敢再想下去。李仁老人这面镜子将我照得体无完肤,我在内心深处大声呐喊:照得好、照得及时。我们应该时常照照李仁老人这面镜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还有很多。

    “省十七运”伴我成长
    辽源日报社  付晓娇
    新闻事件:
    5天的省运会,从开始筹备到结束,我共写了20余篇报道。其中,《辽源:让青春梦想在运动中激荡》和《畅想吉林——和梦一起飞》魅力绽放的报道让
    我至今难忘,因为那里面倾注了我太多的感情。
    采访经历:
    今年1月中旬,我受领导的指派,写了一篇《迎接十七运,你准备好了吗?》的专稿,从此我便与“省十七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得到领导的重用,能让我完成这么神圣的任务;可我又担心自己会让领导失望,因为自己从没有报道过关于体育方面的新闻。从年初的筹备工作,到6、7月份开始紧锣密鼓的备战,我看到了体育人的不易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坚强和毅力。所以,在闲暇时间我就会上网搜一搜以往关于大型运动会的报道,也会拿出以前的报纸翻阅资料,让自己的心里有个“谱”。8月份,离省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也到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虽然我们要顶着三十几度的大太阳在外面采访,但是对于那些为了省运会默默付出的工作者们,我们这点儿辛苦不算什么。8月6日早上,我和摄影部的刘鹰去东丰县采访省运会的环保工作情况,到了17时30分,我们又在东丰县第一高中操场上采访省运会开幕式文体操表演排练情况,记得那天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多。
    终于盼到了9月1日省运会的开幕式,我兴奋!可是又一个难题来了,为期5天的省运会我都要去东丰县,孩子怎么办?难道我要临阵退缩,为了孩子就把几个月的努力全都放下吗?难道为了孩子我就要放弃自己的工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不能那么做。我把孩子放在了妈妈家,虽然孩子从没有离开过我在外面睡,但是我不能因为孩子而分心,我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把任务顺利完成。
    谢谢你,省运会,是你让我在记者这个职业生涯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你,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更加热爱,更加有信心的去完成好它。
    记者感言:
    身为一名记者,不管接受什么样的采访任务都要接受,在学习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战胜自己。

    电视新闻采访不简单中的“简单”
    辽源广播电视台  李月姝
    新闻事件:
    2012年深秋,我做了一期时长6分钟的新闻长消息《老李的幸福》,当时我市每天有两万多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进城务工,成为一条独特的城市风景。转型中的辽源因为有农民工们的参与更加显示出丰满的内涵。他们为把辽源建设得更美而反复奔波在乡村和城市,劳作在田间地头和项目工地。在这个秋季,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不仅收获着家乡的农田,更靠勤劳的双手在城市收获了另一份幸福。城市在发展,农民们在做什么?
    采访经历:
    电视新闻采访是文字和图像的完美结合。为了做这期采访,我和搭档韩效峰早晨3点多就起床采访,晚上快10点才回到家中。真实地跟踪记录下新闻主角老李一天的工作经历。又用几天时间围绕老李这样的农民工群体真实记录他们在项目工地的工作状态。为了把普通农民工中的典型代表刻画的丰满而细腻,作品通过白描的手法让受众深切感受普通农民的终极选择后的辛苦和欢乐,是记者此行采访的目的。 
    其实,农民工进城打工,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进城务工的收入一般已占到家庭收入的50%以上,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在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复杂的现状让他们无奈地作出简单选择,也是终极选择!但难得的是农民很快乐!他们在打工中找到了幸福的一种节点。于是我们也选择了简单地突出了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在这次采访中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运用,但在不断的思考中,还是选择了平实、细腻、简单的采访方式。力求用镜头语言、同期声采访、叙述式推进从各种细节中展现他们优秀的农民品质。这种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获得了农民工兄弟们和相关领导的好评。
    记者感言:
    从事记者工作17年,由年轻时崇尚的风采激昂到中年段喜爱的平实厚重。自己归纳起来无非“简单”二字。丈夫多年从事国际交流工作,他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人类沟通到极致的结果都是无论多么复杂的语言表述翻译出来就是简单易懂最好,返璞归真后由不简单进化到“简单”。

    在政治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上动脑筋
    辽源日报社  范家郡
    新闻事件:
    2014年10月14日至16日,我编排了3篇关于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报道文章。这3篇文章分别以“群众心中的‘辽源答卷’”、“作风建设的‘辽源担当’”、“紧贴市情的‘辽源特色’”为题,深入细致地总结了我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运用文章配图表的方式对我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直观的展现,方便了读者阅读。
    编辑经历:
    作为一版编辑,接到这3篇稿子的编排任务后,我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宣传我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增强时效性和感染力?如何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时效和成效体现在版面上?如何使版面在强调政治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
    不同于一般的头版头条稿件,我在编排这3篇文章时,将一组组精确的数字,用图表的方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在操作过程中,从图表图片选择到色彩搭配,甚至连图表中的字体字号也精打细磨,力求完美,使头版版式亮起来、活起来。尤其在“作风建设的‘辽源担当’”一文的图表中,大胆运用大量卡通图片,增强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的阅读兴趣升温。新颖的形式使报纸版面在坚持政治性的同时,更具可读性。通过这3篇稿件的编排使我更加理解了版面内容与版式的关系,加深了对版式设计的理解,也指引了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编辑感言:
    虽然网络媒体在冲击纸媒,但纸媒的魅力无可复制,不可替代。作为一名党报编辑,我应该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尽可能多地阅读其他报纸,学习先进的经验,将学习成果体现在版面内容和版式上,使版面内容和版式完美结合,让读者在获得真实、准确信息的同时,被报纸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产生阅读兴趣,激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做百姓爱看的专刊
    辽源日报社  褚天娇
    新闻事件:
    2013年5月30日,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我编排了一期“阅读,让世界更丰富”专刊,全版共分为“名人读书小故事”、“外国人如此读书”等栏目区和市民、群众读书的小故事、小感悟。其中,题记:以书为坝,思想和行为的洪水便不会泛滥。揭示了阅读的主旨,更好地促进了全民阅读。
    ——《阅读,让世界更丰富》(2013年5月30日《辽源日报》)
    编辑经历: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选择一种阅读作为生命的享受时,我们快乐的让自我沉静在书籍的自由阅读中,这是随意而没有什么功利,又绝对拥有的闲暇的生活方式。每一天阅读好像思想的朝圣,带着扩展自己的视野而上路。该专刊版面标题简洁生动,全版内容既突出中心,又相互呼应,体现了报道意图。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阅读的好处,用一幅“以书为坝,思想和行为的洪水便不会泛滥”的插图来突出主题;版面右侧名人读书的小故事运用美化,使版面精致而特别;下半版用书签形式的百姓读书小故事来说明阅读带给人们美好生活的感受,版面规则而清晰,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编辑感言:
    作为一名编辑,我经常在想,我们做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对读者、对社会能起到什么作用?这版关于阅读报道刊发出去,希望能唤起全民阅读热情。阅读虽说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性格;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却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闲暇之余,读几本好书,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可以开阔视野学到丰富的知识。所谓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通过此专刊的编排,使我更加懂得了阅读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信念。在使读者传达阅读快乐的同时,也使自身对阅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做好舆论监督 担当媒体责任
    辽源广播电视台  邢国徽
    新闻事件:
    今年3月份,我策划播发了一组连续报道——《非法营运三轮车几时休》。这组报道分别以“街头黑车隐患多”、“莫拿生命当儿戏”、“幕后的产业链”、“各方献策、杜绝黑车”为主题,将非法营运三轮车的危害、泛滥成因、治理对策做了较为全面的报道。这组报道播出之后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市民朋友对乘坐黑车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采访经历:
    整治三轮车非法营运是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做出的重要决定,一直是我们栏目关注的重点。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和台领导的部署,我们进行周密策划,对三轮车违法运营进行了全面深入报道。
    采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阻力。三轮车车主看到我们的摄像机镜头纷纷躲避,我和摄像记者为拍摄画面只好长时间蹲点守候;还有的车主态度蛮横,言语间指责我们动了他们的“饭碗”;不少乘坐三轮车的市民也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便耐心解释我们的采访目的,直到对方配合,说出经常乘坐三轮车的原因;尤其采访改装三轮车的厂家时,我和搭档几次“踩点”,隐蔽拍摄。
    节目播出后,不少市民打来反馈热线,赞同和支持我们的这一报道,还有的市民反映自家附近也有这种车辆,希望我们予以报道。
    今年8月份,我市对非法营运三轮车进行了集中整治。我们栏目再一次进行了跟踪报道。整治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和同事们为我们的报道感到欣慰,深刻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记者感言:
    几年来的一线采访经历,让我感到记者是一个酸、甜、苦、辣俱全的职业。我们的工作永远处于进行时状态,每天就像上了发条一样,神经时刻紧绷。尤其曝光等舆论监督新闻,采访难度大,压力大,但这类新闻恰恰最关乎民生,最需要记者充当人民群众诉求的呼吁者。

    贴近民生的新闻最具生命力
    辽源日报社  田蓓蕾
    新闻事件:
    今年,我采写的《“智慧城市”——智商有多高》上下两篇报道,分别于2月13日、14日在《辽源日报》一版作为头题刊发。稿件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共鸣,“智慧城市”建设中包括的交通、医疗、教育、信息等方面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让人们感受到了原本很遥远的事情,其实就存在于你我身边。
    采访经历:
    辽源市作为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的综合试点,从建设伊始到如今已3年有余,这期间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及广大建设者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同时吸引了国际、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作为辽源主流媒体的一名记者,职责所在,我深感这样可圈可点的一项惠民工程,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和充分地享受。设计构思了几个采访主题后,几经周折,我先后采访了智慧办的主要领导、所含子项目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还有与我市合作的几家软件企业,掌握了第一手翔实资料。
    对我来说,这个采访全程就好似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我从中增长了见识,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获益匪浅。由于对一些专业用词的陌生,不得不反反复复地问,每句话、每个词,甚至每个字,我都要认真消化理解,着实给自己上了一堂精彩的免费大课。在此我非常感谢被采访对象和我敞开心扉的交流与耐心细致地讲解,使我的采访顺利完成。
    记者感言:
    新闻的魅力何其大,只要你有展现的能力。怎样在枯燥乏味的文字中激起浪花,让读者眼前一亮,有兴趣继续读下去?我的答案是:采访素材要贴近群众,贴近民生,写老百姓关心的事,写老百姓身边的事,写老百姓所盼的事,捞出“干货”结合实际,让读者看着亲切,读着真实,既受用又感动,只有这样的报道才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和生命力。

    做有价值的新闻
    辽源日报社  陈兴权
    新闻事件:
    2014年10月14日和28日,我分别在《辽源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火燎秆”熏黑了谁的脸》的言论,和一篇《秸秆的“名誉”咋坏了?》的记者调查,稿件刊出后,在我市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尤其10月14日的言论,不仅早于《人民日报》的相关文章,且标题犀利。文章则以讲事实、说相关法规为主,让读者对号入座,引发了我市有关部门对焚烧秸秆的重视及媒体的持续发酵。有读者给我打电话,称我写得及时,也有读者说我“敢搂”。?
    采访经历:
    10月中旬,正是我市秋季收获的大忙时期,采写大旱之年仍喜获丰收的农民成为新闻主题。然而,当我深入到一线采访时却发现,与秋收相伴的并非都是喜人场景,一片片因“火燎秆”而烧黑的田野,不仅大煞秋日风景,让人心情沉重,更提醒我有责任将采访对象转移到焚烧秸秆这一问题上。于是,我在完成预约采访任务后,并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驱车绕行多个乡镇,在全面了解“火燎秆”已成“燎原”之势,遂撰写了《“火燎秆”熏黑了谁的脸》这篇言论。
    为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我在处理该稿件时,刻意拟出带有杂文味道的标题,意在增加文章的分量。
    记者感言:
    记得一位新闻前辈曾经讲过:有什么样的市委、市政府,就有什么样的新闻语境。带有“攻击性”的批评稿件之所以难发,并不是该类稿件难写,而是稿件所处的社会舆论环境。《“火燎秆”熏黑了谁的脸》能顺利“过关”并见诸报端,既是市委、市政府有勇气听得批评之声,也是《辽源日报》领导敢于担当的一种体现,作为我只不过是尽了一名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正面报道也能写出“彩”来
    辽源日报社  王 茵
    新闻事件:
    2013年初,为集中反映我市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我策划了一组面向普通群众的系列报道:《果盘子,菜篮子,盛满幸福的好日子》、《新房子,暖屋子,快快乐乐的一家子》、《赚票子,买车子,风风光光有面子》。该组报道以记者观察的形式在《辽源日报》一版陆续刊出,许多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报道体裁新颖,视角独特,选材真实,是一组耐看的好新闻。
    ——《果盘子,菜篮子,盛满幸福的好日子》(2013年1月18日《辽源日报》)
    ——《新房子,暖屋子,快快乐乐的一家子》(2013年1月19日《辽源日报》)
    ——《赚票子,买车子,风风光光有面子》(2013年1月22日《辽源日报》)
    采访经历:
    民生工程是新闻报道的老话题,如何将这老话题唠出新感觉,体裁的新颖、独特,素材的抓取、整合,传神的现场描述三者缺一不可。于是,我将目光聚集在老百姓吃、住、行上。
    为了全程感受水果蔬菜批发商贩上货的过程,我和摄影记者天不亮就赶到了仙城物流园区,边看、边走、边与周边地区进货的商贩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状态和想法。在《新房子、暖屋子、快快乐乐的一家子》一文中,我则将较多的笔墨用在了人物对话和现场描述上,希望通过气氛的烘托,映衬出百姓生活的幸福、美满。而采访车子的过程中,我们随机走进了几家看上去生意颇为红火的汽车4S店,没有通知店主,而是直接和正在办理买车手续的顾客聊了起来,最后又询问了销售主管,获得了丰富的采访素材。
    记者感言:
    身为一名媒体人,我始终认为,媒体要做的,是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当经济社会面临成长的烦恼,当公众被哗众取宠的负面新闻、猎奇消息所蛊惑,记者不应做旁观者和看客,更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和讨好受众。我们的使命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唤醒公众心底那份善良与美好,为社会进步聚合正能量,让大家看到前行的希望。

    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风尚
    辽源日报社  于 芯
    新闻事件:
    2014年7月末,我到西安区采访时,听说仙城社区有一位老人在90岁生日这天收到9个子女为他祝寿而写的一本回忆录。记者的新闻敏感促使我在对其家人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后,撰写出《90华诞夫妻惊喜??孝顺子女赠书高堂》一文,刊登在8月6日《辽源日报》头题位置。这篇报道吸引很多受众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采访经历:
    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如何尽孝已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现今,五世同堂、儿孙绕膝的95岁老人康永库,还不时在人们面前翻阅那本已陈旧的图文并茂的《岁月悠悠》时,他“炫耀”的不是财富,而是在享受着儿女的一片孝心和晚年的幸福。这让我们反思:作为70、80后的一代人,我们为操劳一生的父母做过什么!只是一味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这是否真正明白了父母的需要?这篇报道,让我们更深一步明白了孝道的含义。子女孝顺父母的形式有很多,但写回忆录送给父母的还是第一次遇见。采访中,我了解到出生在农村的康永库老人,只读过3年零2个月的私塾,但他为让子女们都能有出息走出大山,却不辞辛劳,省吃俭用地让孩子学知识。如今,都已生儿育女的9个子女不忘养育之恩,在父母90华诞上赠书尽孝,因为他们明白父母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子女陪伴的期盼。18万文字的《岁月悠悠》,虽没有精美的语言,华丽的图片,但却是老人培养子女和一家人同甘共苦的历练和9个儿女对父母感恩的敬重。
    记者感言: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不仅要有好学求知的精神,努力提升新闻敏感性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中。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