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村的“谢永强”们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


    在木耳种植场地,“谢永强”们察看木耳的生长情况。

    电视剧《乡村爱情》里,谢永强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故事为广大观众熟悉并喜爱。在西安区谦和村,有3名大学生,也像谢永强一样,毕业后选择回乡当农民。
    日前,记者到西安区灯塔镇谦和村找到了帅庆禹、苏峰岩和石明明这3名大学毕业生。他们返乡创业,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成立了富鑫菌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一栋长33米、宽10米的标准菌棚,并收获了5000多斤鲜木耳。
    闻听记者要采访他们创业的事儿,帅庆禹向记者讲述了当时自己和伙伴们回乡创业的历程。
    帅庆禹说:“当时决定返乡务农时,我们3人都觉得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环境最熟悉,回农村发展没问题,可真正把怎么发展摆到桌面上,却把我们困住了。”帅庆禹介绍,在一次外出考察项目回来时,自己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位黑龙江省尚志县的大叔,同那位大叔交谈中得知,大叔家在黑龙江有8亩地,种玉米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种两万袋木耳却收入三四万元。自己当时就想,辽源和尚志县的地理环境差不了多少,在家乡种木耳是不是也有发展。回家后,帅庆禹把想去尚志县考察木耳的事和石明明讲了。第二天,俩人就去了尚志县,并且被尚志县的木耳产业所震撼。在尚志县,他们了解到,每年的12月份准备木耳菌,可以利用自家的仓房进行养菌,转过年5月中、下旬就可以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将养好的木耳菌拿出来种植,6月到8月进行木耳采摘,这期间,不耽误大田种地,却将收入提高了近3倍。
    从尚志县回来后,3个人坐在一起探讨创业的可行性,一致认为,木耳作为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完全可以给广大的农民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于是,他们初步制定了一种方案,自己先种一年木耳,成功后,再以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吸收众多农户入社。村子里种植木耳的设备,可由合作社的社员共同出资,社员利用自家的仓房或库房作为木耳的菌房。生产过程中,3个人共同做技术指导,这样可以节省每个家庭种植木耳的资金,而且又减少了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种植风险,采摘下来的木耳实行统一销售。
    2013年10月,帅庆禹和苏峰岩去蛟河市黄松甸学习了一个月的木耳种植技术,11月20日,330平方米的钢构大棚终于建起来了,可是,当天夜里却下起了第一场大雪,由于大棚刚建起来,加固工作还没有完成,当他们第二天起来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栋大棚被大雪压塌了。这突如其来的遭遇,使3个人瞬间坠入谷底。这时,村里的一些冷言冷语流传开来,包括家里的亲戚,都说这些年可惜了,花那么多钱上大学不在外面好好发展,非要整啥没有前景的大棚。还有人更刺耳地说,这仨人没正事。好不容易将大棚重新建起来,第一天生产却因为电压不够,无法带动两台机器同时工作。当电的问题解决了,又迎来了水不够用的问题……寒冬腊月里,他们终于度过了养菌期。
    苏峰岩和石明明捧着一大把黑木耳对记者说:“这木耳口感老好了,咱市里有好几家超市都抢着要我们的货呢。现在,已经有两位村民表示要加入我们的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