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开支”你吃得消吗?

    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风俗和待人之道。但在当今社会,原本传统而单纯的礼尚往来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些人的生财之道。本来只是直系亲友的婚丧嫁娶要随礼,可现如今早已演变成亲友甚至亲友的家人婚嫁、病逝、生子、乔迁、寿辰、开业、升学等都要送上一份“心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随礼的“价码”更是水涨船高,原本善意的祝福已然变了味道。很多处于工薪阶层的普通市民都因为人情往来的次数多、钱数大而感到吃不消。一些人每年用来随礼的人情份子钱,占去了个人收入甚至整个家庭收入的大半比例,成了不少普通家庭的重负。但也有一部分“善解人意”的低调人士不随波逐流,不去迎合这样“死循环”的人情债。

好人缘——“随礼季”倍感“压力山大”
本报记者  刘红娇
    30岁的万新和妻子都在事业单位上班,二人有车有房,工资加一块有小六千,跟同龄人相比也算得上是过得很不错了。房子、车子买时都是全款,刨出每年要交纳的供热费和给车上保险共1万来元,剩下的花销也就是水电、油耗、饮食和供养孩子上学之类的支出。这么算下来,两口子每个月也能积攒下2000元,给孩子攒“老婆本”。可是就这每个月的2000元,常常因为突然冒出的宴请而用作“随份子”。尤其是到了每年春夏 “随礼季”,不仅会把两口子的每月2000元结余给消耗掉,甚至会入不敷出而动用过去的存款。在今年“十一”小长假就随出去2000多元。其中,最热闹的一天共参加了两份婚礼、1份搬家的宴请,共随了900元。万新说:“我和老婆当年结婚也才收到3万来块礼金,这么算下来都不够随5年礼的。原本随礼是一种交际方式,用以联络感情,可是随礼随的是人民币,现在的人情往来真是‘高消费’啊。”
    随礼的礼金变得越来越多,各种宴请的意义也由联络感情变成了收礼金。像万新家两口子这种条件好的都深感“压力山大”,那些条件不如他们的人提起随礼就更是怨声载道,大乎吃不消,足以看出随礼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负担。

“业多”——频繁更换“项目”摆酒席
本报记者  赵
    如今的人们把人情世故用得很直白,当初只为了交流感情的礼尚往来,到了如今彻底变了味儿,甚至可以谓之“收礼者猛于虎也”。
    从10月初到现在的短短10余天内,家住“我的家园”小区的市某中学教师陈梅连续随了3份礼,1份搬家的,两份开业的。陈梅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这两家开业的店铺当中,有一家开业的还闹出了“五重唱”。何为“五重唱”? 陈梅向记者解释到,“五重唱”是指一户人家在不长的时间内连续5次开业的代名词,这也是她自己给他们因为频繁开业而“冠名”的一个新词。介绍到这里,陈梅有些哭笑不得:“这‘五重唱’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自家的一位亲戚。9个多月的时间内,她家这位亲戚相继经营过水果店、烧烤店、冰点店,到后来的小火锅店,再到如今的酱骨头馆,这样一算,平均不到2个月便更换一个名目。‘五重唱’下来,可苦了周围这群亲友了,每一次重新开业,亲友都碍于面子又不得不随礼,每次少则500元,多则数百甚至上千元。”现在,如果身边的人一提到亲朋好友谁要进行开业庆典,陈梅就发愁得不行。
    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的人情世故已不再是那么单纯了,掺入了很多利益因素,这些收礼者也真的令人头痛不已。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行为与抢劫又有何异?“业多”,“收礼者猛于虎”,这样来说一点儿也不言过。

假办酒席——只为赚回“随礼钱”
本报记者  李 锋
    亲朋好友互相走动,本是人之常情。可是,人情送礼的由头实在是太多了:除婚丧嫁娶外,还有生辰祝寿、新房上梁、就业升学、门店开业、乔迁新居……这些名目繁多的由头让很多人难以忍受人情往来的重负。请客的人不管以什么原因,被请的人只要接到信息就得“表示”一下。在现实中,有的人确实是家中有事,请客理由充分,但是,也有人并不是家里真的有事才大摆筵席请客,而是为了赚回“随礼钱”合家演戏编由头。前几天,记者就曾了解到一个这样的事情。
    在我市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3口之家。这家人在村子里住着,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会邀请这家人去吃席。吃席当然不能白吃,送上礼金才显得心安理得。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家人家里也没什么事情作为由头来摆宴席,却是每年还得随出去不少钱。一天,这家的女主人就和自己的老公算起了一笔账:“自从咱们结婚自立门户以来都快30年了,这村里的人情随礼咱是一家没落。这些年不是李家娶媳妇就是王家生孩子,再加上现在时兴的‘升学宴’啥的,这仔细一算咱们可是随出去了不少钱啊!眼下咱们孩子还没对象,咱两口子也没啥事儿,这随出去的钱咋能让人给咱随回来呢?”。女主人老公说:“这一家家的随礼每次至少一百元,这些年随出去的钱不是小数,咱得想办法找个理由也请次客。”“咱儿子不是在南方打工嘛!咱们就以孩子买房为由头请客吧!”女主人给出了主意。定下来后,这家男女主人就一边开始向亲戚朋友发出了邀请,一边开始张罗宴席。接到通知的人有的虽对这个理由表示怀疑,但是还是为了顾及面子来赴宴。

“被逃礼”——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
本报记者  王
    随礼,是亲朋好友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相互祝福的一种方式。然而现在的“人情开支”在给人们带来不小压力的同时更是怪象百出。其中“逃礼”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人自己家有一点儿事就大操大办,大收礼金,但反过来其他亲友家有事时就“玩消失”。
    50岁的林兰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两人每个月的收入加一起也不过5000元。但因为亲戚多,朋友多,两个人平时的人情往来也较多。尤其每年年中的“喜事旺季”,因为经济上收支不成正比更是叫苦不迭。但无论经济多拮据,只要亲友通知宴请,他们就是借钱也到场。尽管如此,但还是没能得到公平的“回报”。

    林兰说:“以前的20多年里,我们家是一直往外随礼。虽然如此,但心想礼尚往来都是人之常情。都是亲人、朋友,人家有事儿或宴请通知咱了是拿咱当回事,而且我们家如果有什么大事人家也会一样来捧场的,全当攒钱了。可去年我儿子结婚,个别一些人我认为该来的却连影子都没看到。这其中有的我们是随过多次礼的,子女嫁娶、搬家、生日、孩子满月,甚至过世的老人祭日都通知我们去了,我们也都送上了相应的礼金。但是我儿子结婚人家就愣是人、礼都没到。当时通知我都是亲自打电话通知的,当时答应的也好好的,到现在一年多了也没见到人。这明摆着就是躲避我们家啊。我们家平时基本没啥大事儿,但儿子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儿,办酒席不过分吧。想到这事儿我就伤心。通过这件事儿我也看明白了,有些人并不是有来有往的,随出去的礼也未必都能‘收回来’。更有一些‘聪明’人是只收礼不随礼,谁家就是再有钱、再傻也不会甘心永远做 ‘冤大头’啊。”


不办“升学宴”——怕成“升学厌”
本报记者  王 超
    46岁的张川是我市某企业的一个部门主管,妻子则是私营业主。他们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儿子,今年刚刚考上我省的一所一类大学。虽然儿子顺利考取了理想大学,但是张川和妻子却没给儿子办“升学宴”。
    张川说:“不少人大肆铺张已经让‘升学宴’变成了‘升学厌’。有为了敛财收礼的,有跟风攀比的。每年的7、8月份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多数都在奔走于各个酒店、宴宾楼,互相宴请、互相随礼,看似礼尚往来,实则毫无意义。其实一家人坐在一起分享孩子升学的喜悦才是最主要的。虽然现在非常流行大摆‘升学宴’,但是我真的不想随波逐流。不是我想搞特殊,而是我觉得没什么大意义。其一,现在的大学都扩招,大学生遍地都是,考上大学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其二,我儿子能考上这所大学也都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我不想儿子还没进入大学就开始‘飘飘然’;其三,儿子已经辛苦学习了十二年,刚高考完我只想让他真正放松自己的身心;其四,虽然别人家有红白喜事我都样样不落,但我不想让人说我借儿子升学之名‘收回头钱儿’,就现在物价这么高,一般的酒店包桌都要480元、580元起价,搞不好我还得倒贴。其五,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刮着节俭风,如果孩子上个大学就大肆操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是浪费财力和资源。好多家庭都因这个‘随礼季’而经济紧张,我儿子上学不办也能为大家减轻点‘负担’。现在全国都在倡导节俭之风,我想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家长都是孩子的影子,如果家长不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思想的形成。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脚踏实地去创造幸福生活,如果不必要的浪费都能从简,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发展将会更快,进步会更大。”

常办酒席——不管三七二十一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有一种人就喜欢办酒宴。结婚办、搬家办、生孩子办、开店办、家里老人庆生办、孩子升学也办,而且是一办再办。生日宴,一般人家会在大寿办一回,而有人则是年年办。更有人是多婚多子,短短几年就结三四次婚,生上好几个孩子,并且是结一次婚就大办一次,不管生几胎都张罗请客,让受到邀请的人忍不住怀疑对方是准备以此为谋生手段。
    市民张乐就说他们单位有一小伙子,今年30岁出头却已经结了3次婚。一婚二婚单位的同事们都随礼了,大家以为他这第三婚肯定是低调地,可人家不仅办而且还大办。单位同事们为此都挺为难,一个单位的不去不妥;可是他这婚结的没完没了……
    有一位三婚女人更为奇葩。第一任丈夫去世后找个上门女婿和原婆婆一起住。本来这样做是让人感到敬佩的,但后来和这上门女婿离了然后又找了第三任丈夫。很多身边熟人对她的感觉是这样的:“第一次结婚随礼,生第一个孩子随礼;第二次结婚随礼,再生孩子随礼;第三次结婚,随……啊?五次了?不行,得算算已经随多少钱了。”
    对于随礼,许多人都说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结果,如果没有钱随礼,哪怕是出去借,也要走这个人情。朋友家有事不去,怕冲淡了彼此的感情;同事家有事不捧场,日后要天天见面;于是乎,婚、丧、嫁、娶、新迁新居、老人过寿、孩子上学、参军入伍……老一辈人靠礼尚往来不断联系着亲朋好友,随礼也并不全是礼金,有许多人是送实用的礼物,让人也觉得特有人情味儿。可现在随礼怎么就变了味,成了一种聚敛钱财的方式了呢?有些人之间甚至并不是很熟,但只要办酒席就都通知到,简直是“生命不息,收礼不止”,不管是几婚还是几胎,通知你参加的结果也就一个,随钱!

人情消费当适可而止
本报记者  李
    人情消费简单地说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在我们这个讲究礼尚往来的国家,每逢亲朋好友诸如结婚、生子、参军升学等事情大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感情也是正常的。但是,人情如果越过礼仪的范畴,带来的只能是社会资源浪费和人情的异化。
    在生活中,我们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生日、升迁、升学、生子、乔迁、生病、开工、开业等名目繁多;有的宴请化整为零,分期分批次、多地点举办,有的红白喜事不请客但收礼,人情消费愈演愈烈,互相攀比之风盛行,搞得人人疲惫、苦不堪言,本是亲朋之间一种沟通人际关系重要方式的人情消费,却日益让很多人难以承受,让本意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人情消费演变成为一种让人非常纠结的人情“债”。
    人情消费成了人情“债”,人被“人情”所累的原因何在?是简单的“差钱”与“不差钱”吗?记者认为人们被人情消费所累的原因真的不在于差不差钱。人们被人情消费所累在于观念思维。生活好了,人们的腰包鼓了,人们之间“礼”的标准也水涨船高了。在这种思维的驱动下,人与人之间走动往来的“礼仪”日趋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情谊越来越多的是靠“礼品”的多寡和档次来表达和维系。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就落入了俗套,逢年过节时人人都在为送礼发愁而又不得不为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亲朋好友间可贵的是那种情谊,而不是物质的东西。在人情消费日益泛滥的当下,记者相信很多人都在向往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很多人都会为曾经“一包糕点、一袋水果、一壶老酒”就可寄托真情的淡薄而真挚的“礼”而心生感慨。礼,本是一种文化,不计于利,只存于心,人情消费当适可而止。让社会的人情消费还原应有的温情,少些金钱的衡量,需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建立理性的人情消费观。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