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升村的好兽医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日前,记者走进东丰县沙河镇宏升村,提起兽医王兴华,村民们无人不开口称赞。
    村民陈秀海说:“老王可是没的说,他不但给牲畜进行防病治病的技术好,而且为人也好,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主动帮忙,从不讲条件。”
    村民徐厚喜说:“这几年,若不是王兽医将防疫工作做到位,村里的养殖业也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好。”
    村民孙秀东说起王兴华时更是打心眼里佩服:“自从王兴华当上兽医后,就没听说村里谁家的牲畜‘糟践’过,都是老王的技术好,服务也周到。”
    1987年,王兴华被聘为村里的兽医。那时,他还是个“门外汉”。经过在县里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正式上岗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便开始走上了“自学路”。他购买了《猪病防治》、《牛病预防》、《禽类常见病预防》、《肉牛快速育肥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一大摞子科技书籍,刻苦钻研,边学习边实践,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跑到镇畜牧站、县畜牧局,向专业人员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兴华很快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在附近村屯里小有名气的兽医。
    畜禽疾病重在预防,预防工作重在有责任心。每到春秋两季、畜禽疾病重点防疫季节,正是村民们大忙的季节。为了不漏掉一畜一禽,王兴华起早贪黑,有时候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的觉,挨家挨户地给畜禽打防疫针。有时候人家起早就出门到地里忙活,他就得跑四五趟才能见到主人。村民老赵家养了5只鸡,去年春天防疫季节,老赵两口子在外村包地种,起早贪黑在地里忙,王兴华一连往他家跑了4趟也没遇到人。为了不漏防这5只鸡,第五天,王兴华早上三点半就起床去了他家,终于把老赵两口子给“堵”住了,帮他家的鸡打了防疫针。像这样的事,连王兴华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王兴华说:“畜禽防疫工作是良心活儿,多防一只少防一头的,对我的工作可能没啥影响,但如果因为漏防的这一头或一只得了疾病,成为传染源,那后果就严重了。所以,这项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
    多年来,在王兴华的努力下,宏升村从未出现过畜禽流行疫病,村民们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规模也越做越大。目前,该村农民养殖黄牛300多头、生猪800多头、羊300多只、禽类4000多只,养殖业成为全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