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民生答卷 办好惠民实事

    秋日的辽源硕果累累。面对渐浓的秋意,广大人民群众在盘点收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温暖的。这温暖来自一项项持续推进的民生政策、民心工程。辽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时刻把群众的所想、所盼、所急、所需放在心上,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民生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民生工程进展较快,民生工程如花绽放。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项民生举措就是一片阳光。保障性安居工程、“暖房子”工程、24小时供水改造工程、保障供热等一项项民生工程切中百姓所思所盼,实实在在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90余万平方米楼房再穿“保暖衣”
    1.2万户居民共享“暖屋子”
“暖房子”焐暖了老百姓的“好日子”
本报记者  李 锋
    凉意渐浓,初冬将至。今年我市的“暖房子”工程又让哪些房子穿上一层“保暖外套”?平日里,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些不辞辛苦的建设者们的劳动成果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日前,记者来到市住建局“暖房子”工程办公室进行采访。
    说起今年的“暖房子”工程,工作人员的一句“我们从穿衬衫的季节开干到现在,任务完成了,一年的时间也不知不觉的快要过完了。”让我们体会到了我市“暖房子”工程建设的辛苦和付出。他们的时间去哪了?这一问题可以用下面的数据来回答。2014年,省暖房办下达我市改造计划指标90万平方米。我市结合实际,克服重重困难计划改造95.16万平方米,惠及1.2万户居民。
    90万平方米、1.2万户,对于“暖房子”工程负责人而言,这组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确保这90万平方米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政府的钱真真正正花在刀刃上,确保1.2万户居民切切实实住上“暖屋子”。在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他们从省内聘请具有先进设计理念的3家设计院参与“暖房子”工程设计工作;材料选购采取《吉林省“暖房子”工程应用主要建筑节能产品推荐使用目录》内的企业与中标单位自行对接选购的方式,严把材料供应质量关。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市住建局暖房办、质监站不但对工程质量安全实行每日分组检查、定期例会、定期通报,而且还严格实行分步检验制度、聘请义务监督员制度、联合巡检制度和质量安全措施验收制度。为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让1.2万户居民温暖过冬,在改造面积大、施工强度大的压力面前,30个中标单位的3000多名工人和暖房办所有工作人员一道,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星期天,投入全部精力,起早贪黑,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改造任务。
    10月13日,在市住建局暖房办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今年实施“暖房子”改造的煤机厂小区。在这里,记者看见楼房已经穿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走进最靠路边的一栋楼,这栋楼刚刚做完改造,钢筋架子还没来得及拆卸。从这栋楼里走出两位女士,姓张的女士和记者聊起了刚刚完工的“暖房子”工程。她告诉记者:“我在这栋楼的一楼有个房子,往年屋里的温度都不高,听家里做完‘暖房子’改造的亲戚说这改造完屋里温度能提高3度到5度呢。这次改造让我对这个冬天有点儿期待了。”在三海小区、我的家园等小区,记者遇到了好几位那里的居民。他们都和这位张女士一样对自家做完“暖房子”改造的房子充满了期待。从他们的眼神和话语里,记者感受到了那一颗颗温暖的心对新生活的向往。

供热全力以赴 温暖千家万户
朱志媛  本报记者  王 茵  季式学  付晓娇
    一场秋雨一场寒。伴随着霜降的临近,冬天的脚步便越来越近了。又是一年供热季,大戏开锣,各部门准备得怎么样?10月9日下午,记者走访了辽河半岛一期一号站、市热力集团总公司热源厂、市热力集团运行监控中心,实地了解了今年冬天我市供暖工作准备情况。
    在辽河半岛一期一号站,记者看到为确保该居民区供热顺利进行,工作人员认真反复检查站内每一处供热设备;在今年新建设的市热力集团运行监控中心内,工作人员对118个站、100余个视频监控网点供热管网的水温、压力和流量进行时时监控。据了解,该监控系统的启用可直观地监测到全市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火眼金睛”将为我市供热平稳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市热力集团总公司热源厂现场,工人们做足了供热充分的准备,时刻待命,只等供暖期的到来。厂长董晓舟告诉记者:“该厂对全市供热起到调峰作用,也是一个备用热源。今年检修工作与往年相比开展得比较早,质量检修也较好,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在质量检修方面比以往做得要好。全厂检修工作在9月20日前已全部完成,具备供热条件,只要有安排和调动,就可以随时启动。”
    供热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工作,市公用事业局抢先着手,在2013年采暖期结束后,便开始了今年采暖期供热有关工作的研究和准备:继续进行热源建设,完成北部热源的续建工作,提高我市供热能力;加大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力度,避免跑、冒、滴、漏,确保管网运行平稳;认真进行供热设施检维修工作,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为供热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督促供热企业安全运行、平衡供热,保证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据了解,我市现有5家供热经营企业,今年采暖期开始后,市区供热面积将达到1570万平方米,我市现有供热能力1700万平方米,可以满足2014年至2015年采暖期的供热需求。同时,为了做到提前供热,保质供热,年初,东辽县就紧锣密鼓实施供热前期的准备工作。春天供热期一结束就开始实施线管检修,地面冰冻刚融化,改造安装工程就开工。在8月末就结束了新建换热站3座,并完成对供热管网和老旧管网的集中检修。9月末结束了新建管道3000米建设,改建改造老旧管网含小区管网7500米,结束了13个弃管小区的改造。目前,全县供热企业已全部完成新建供热管网、老旧管网改造和检修工作,完成热源锅炉设备和各换热站运行设备及电器设备的检修和调试工作。储备生产用煤2.4万吨,各环节各部位均已全部具备运行条件,10月10日已开始管网注水。供暖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到位,工作人员已进入备战状态,以降温为命令,随时开栓供暖。
    “东辽县已经连续3年提前供热,延期停热。今年为让广大居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已经早早启动了供热前期准备工作,检修设备、储备燃煤——供热工作已进入倒计时,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开栓供热,确保让百姓温暖过冬。”东辽县供热办公室贾中华的回答解除了大家的忧虑。

保障性安居工程放飞百姓安居梦想
本报记者  李 锋
    住房是什么?住房是人的生存依托,也是发展之基。住房是一个温暖家庭的重要依托。常言道:“安居乐业”。住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生活就有奔头了。面对房价高,买房难的现状,不少低收入家庭仍然“望房兴叹”。住无所居,又怎谈安居乐业?
    为了让广大市民拥有一处可以安身的港湾,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几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我市抓住有利时机,把棚户区改造作为解决低收入和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民生工程,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提升城市功能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我市认真落实相关政策,通过不断加快推进改造规模,坚持科学规划实施集中连片改造,坚持和谐征收,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创新投入方式,积极化解资金矛盾、强化管理服务,努力让群众住得起住得好等措施把这项民生工作抓实抓好。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宽敞明亮的楼房替代了低矮阴暗的平房,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4.2平方米提高到21.2平方米,通过实施基础配套和小区绿化、亮化、美化,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餐饮、超市等配套设施进入小区,也使居民充分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随着破旧的平房变成崭新的楼房,大量违章建筑被拆除,大批企业迁入园区发展,城市功能分区更加明晰,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随着水、电、气、热、路、通信的全面配套,市政基础设施硬件不断改善,承载集聚要素能力显著提升,更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在,放眼辽源,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辽源人的住房梦不再遥不可及;社区配套不断完善,一个个配建有超市、诊所、居民活动广场、物业等服务机构的“新家园”走入人们生活,保障性住房真正让居民住得安心且舒心。
    在午后的阳光新城,当看见一排排的崭新漂亮的楼房、走在平整的硬化路上面和看着那小广场上晒着太阳唠嗑的老人的时候,真的会让人感觉到这里洋溢着的幸福味道。当面对这样现代美丽的小区的时候,也许会有人会问这里曾经是什么样子。在小区的小广场上,正在这里锻炼的家住该小区19号楼三单元309室的73岁的张桂香老人说起了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说:“我是这里的坐地户,以前我住的是平房,冬天冷夏天热。那时候,我们最难过的就是冬天。因为没暖气,在冬天到来前这里的居民就得操心买煤买柴。那时候,大家烧煤烧柴麻烦不说,还把这里的空气整得很差,头顶上总是乌烟瘴气的。现在好了,我们住楼房了,不但供暖了,而且这小区的环境也好了。”谈起这漂亮的小区,阳光新城58号楼的崔宝平说:“现在小区服务很完善,以前很多麻烦事物业就能帮着解决,生活便利了很多”。

二次供水改造让百姓日子更滋润
本报记者  赵 强
    家住新兴北路的李女士拧开自家厨房的水龙头,清溜溜的自来水倾泻而下,这得益于今年我市进行的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这回我们家可不用像往常一样天天存水了,24小时都能用水,这回真的如愿了!”原来,李女士居住的这个老旧小区以前隔三岔五的停水,即便是不停水,楼层稍高些的住户也会有因为压力不足自来水上不去的现象,而且水质状况也不大好。如今,经过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后,这里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了。
    据了解,我市目前二次配水管网共193公里,35%以上运行年限超过30年。另外,一些老旧小区内的供水管线及入户管道锈蚀严重,跑水、漏水的现象尤为突出,这给辖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水与我们息息相关,城市的生产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正常供水,确保大家用上洁净的自来水?“两年全部解决二次供水难题,还老百姓安全水、放心水!”我市下决心破解这个难题。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作为省政府确定的2014年15项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今年市政府也将该项工程作为我市一项重要的惠民工作来实施,工程计划总投资48052.54万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改造68座二次供水泵站,新建11座加压泵站,敷设小区内二次供水管网116千米,安装水表14.36万户,出户改造76090户,背街小巷面貌改造铺设油路8542平方米,铺设硬化覆盖219619平方米,栽种树木11387棵,架设路灯及配电设施575基。整个工程从今年起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待整个24小时供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后,我市城区将基本实现24小时全天候供水,城市供水服务水平将大幅度提高,让城区居民吃上放心水。
    自今年5月份工程开工以来,经过近6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已初见成效,这些都凝聚了工人们的辛勤汗水。据施工负责人介绍,工程开工以来,市水务集团始终坚持以“不影响片区居民供水”为原则,抢抓建设进度、严抓工程质量、狠抓施工安全,坚守岗位、沟通协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稳中求快、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完成了25个泵站的设备升级改造及部分泵站土建施工,完成了新兴北路、多寿路、辽河大路、康宁大街等路段二次配水管网改造,完成南康泵站、华孚泵站、龙山泵站等12个供水泵站覆盖的涉及利源小区、华孚小区、政府小区、二针织小区等30余个居民小区二次配水管网改造,累计敷设直径50至200毫米PE管材68000米,完成584栋楼房32000户居民水表出户改造任务。其中,水表出户改造完成的小区已有15000余户居民实现由新管路24小时供水。到10月末,水表出户改造完成的区域将全部24小时供水,届时全市24小时供水能力达到90%。
    “让全市人民满意,让政府放心,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市水务集团副总臧庆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结合水质标准的提高,我们还将进一步做好供水水质、水压,管道维修以及供水服务工作,真正让辽河之水滋润咱辽源老百姓的心窝。”
  
“963518”平台 让温暖不间断
朱志媛  本报记者  王 茵  季式学  付晓娇
    为了更及时、快捷的服务于广大供热用户,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8日正式开通了“963518”供热客服热线,该平台全天24小时服务于广大供热用户,方便公司与用户间的及时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到达用户家中解决问题,避免用户跑冤枉路,从投诉到处理,“一条龙”服务更到位、更便捷,“963518”平台的建立,让供热公司与客户零距离,让寒冬温暖不间断。

辽河大路上供水管道抢修


为西安区即将入户的幸福家园小区铺设供热管线


24小时供水改造工程进行中


西安区幸福家园小区的供热设施在紧张有序地安装中

    本版图片由  实习生  王 鹏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