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最珍贵的礼物
本报记者 汪 琳
近来,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很多时候,学习累、工作忙、应酬多等成为人们推迟回家、无法陪伴父母的理由,总觉得“以后还有时间,下次再回去也不迟”,而父母则为了“下次回家”这随口的一句话选择默默等待与守候。今年又逢“重阳节”,有些人选择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有些人选择给家乡的父母寄去营养品,还有些人直接给父母的账户上“打钱”……但这些,都不如一句“爸妈,我马上回家”来得真切,因为对于天下的老人来说,他们最期盼的礼物莫过于“常回家看看”。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常回家看看”也首次被写入法律条文,“重阳节”成为国家法定的“老人节”。在“银发浪潮”加速到来之时,国家设立“老年节”的寓意明晰,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老龄化问题,不仅在物质和权益上要给予老年人应有的保障,更要倡导他们身边的亲人、儿女给予其必要的“精神赡养”。从古至今,昔有子路“翻山借米”、王祥“卧冰求鲤”,现有“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对“糊涂”母亲的不离不弃,只要有心、用心,孝敬老人的方式可以不在于物质和形式,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可以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因为亲情和孝道的重量远胜过千金万银。
有人说:“百儿出息不如一儿相守。”当今社会,儿女成群但孝子无一、培养儿女半生却母子各在一方的老年人大有人在,他们对忙碌中的儿女虽有期待,但也理解并认为“孩子的前途重要,我们老了可不能成为他们的累赘”,从而遥望和等候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情感寄托。可见,爱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已不再只是对身边亲情的呼唤,更是倡导全社会对所有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三无”老人的关爱与呵护。平日里,一个起身让座的动作、一次上门拜访的问候、一份简单贴心的小礼物,都会温润他们的心田、照亮他们的世界。
九九重阳,插茱萸、赏菊花、求长寿,历年的风俗若化作儿女的时常相伴,那么,“回家”,不仅仅是为了回应老人的呼唤,其本身也是家庭和社会前行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