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创新科普硕果香

——全市科普工作速写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四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工作,市科协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联络作用,紧紧依托“全国科普日”、 “吉林省科普周”、 “讲理想、比贡献、促转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益民工程”等活动,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起认真开展工作,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在“全国科普日”和“吉林省科普周”活动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社会和全民共同参与创新,加快辽源全面转型,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直机关党工委确定2014年9月26日为辽源市“全国科普日”。9月20日至9月26日举办辽源市“吉林省科普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实践创新发展,构建活力辽源”。通过“科普日”和“科普周”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全市科普事业长足发展。

    企业科技创新展新颜
    围绕全市企业科技创新,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联合在全市企业当中持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促转型”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目前,此项活动已成为调动广大企业科技人员科研攻关、专利申请、产品创新、成果转化的“催化剂”和重要平台。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以加快转型为重点、以壮大发展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第一要务的全市重点骨干企业。

    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
    吉林省元隆达工装设备有限公司主营汽车钣金冲压模具、汽车钣金冲压件总成及汽车轻量化产品,是一家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研发、试制、检验和加工设备。目前,已有多种模具产品销往欧美国家,并被德国宝马和墨西哥大众所采用。目前,元隆达公司已将国际领先采用的,国内正在重点研发应用的内高压成形技术、热压成形技术及其产品,在公司的模具研发生产及轻量化产品中得到了转化和应用,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公司加大了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及技术改造,近3年来,企业围绕汽车钣金冲压模具、汽车轻量化产品方向累计投入研发费1297.1万元,并取得了良好的项目建设效果。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发展水平,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是提升企业创新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公司先后与哈工大液力成形工程研究中心、燕山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模具研发制造、汽车轻量化产品、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创新形成了一支有较强实力的团队,并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其中内高压成形技术生产线在国内同行业填补空白,在我国汽车行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公司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正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企业荣获吉林省政府、吉林省工商局、吉林省科技厅认定为“吉林省企业管理创新先进企业”、“守合同重信用”AAA级信誉企业、“吉林省创新型科技企业”,并荣获吉林省人民政府专利奖。相继通过了ISO9001、TS16949认证,是一汽——大众规划部模具供应商。2011年,公司生产的汽车钣金冲压模具被吉林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等部门认定为“省名牌产品”;2012年,汽车内高压成形件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12年,汽车内高压成形技术开发与应用被评为“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4年,我公司的大型精密多工位模具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提名,现正在进行公示。

    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
    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于2005年8月投资兴建,发展至今,迅速崛起。东北袜业园的崛起,使辽源在全国袜业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袜业名城”、“中国棉袜之乡”。为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专业技术研究,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囊括了纺织袜业产业必需的各专业层面,形成了具有核心战斗力的团队。东北袜业园的快速发展与东北袜业的人才战略息息相关,公司一直以 “人才”为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在建园初期就把目标定位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作上。先后聘请了21名专家学者,组织了强有力的专家顾问团。这些优秀的高端人才不但为园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发展规则。而且,还为园区引进了尖端的发展项目和宝贵的社会资源。经过公司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累计申报专利33项,19项专利得到授权, 14项专利正在受理中,一项篮球运动功能袜科研成果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四项科研成果获三等奖,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等荣誉称号。在公司的积极努力,辽源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公司牵头组建的吉林省针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的批复,该联盟是以企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能够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公司聘请了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上海凯洛格管理咨询公司、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上海泛微网络科技公司,分别对园区生产管理流程、企业文化和人才规划、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及行政办公自动化体系建设进行培训和咨询,收到了良好效果。

    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
    吉林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独资企业,目前每年可生产大截面铝合金型材、管材、棒材80000吨。公司还拥有铝合金车体加工设备300多台(套),各类理化检验设备、仪器200多台。每年可生产高速列车及城市轨道车车体大部件8000吨(可配套800辆轨道车)。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的研发及科技创新,公司自2004年起开始成立研发及科技创新部门,并形成了全面细致的研发及科技创新规章制度,在研发产品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公司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并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校进行合作,公司研发投入了75MN挤压生产线(包括75MN挤压机配备的辅助设备:5台模具加热炉、2台铸锭加热炉、拉伸矫直机、28米型材时效炉等)、55MN挤压生产线(包括55MN挤压机配备的辅助设备:5台模具加热炉、1台铸锭加热炉、拉伸矫直机、28米型材时效炉等)、110MN挤压生产线(包括110MN挤压机配备的辅助设备:5台模具加热炉、2台铸锭加热炉、拉伸矫直机、28米型材时效炉等)、2台500吨压力机、1台辊矫机、FOOK5轴加工中心4台、摩比亚5轴加工中心4台、IGM焊接生产线4条,150吨三维数控拉弯机、100吨三维数控拉弯机、60吨数控拉弯机、5轴数控辊弯机等设备,同时动用了所有的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在研发及创新过程中,针对产品特点,公司在合金成分优化、铸锭均匀化处理、等温、等速挤压技术、在线淬火技术、精整矫直技术、焊接、胎模具、设备等方面进行攻关,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绩。
    公司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在中国唯一的轨道车辆铝合金型材A级供应商。并且是阿尔斯通全球150家核心供应商之一;德国西门子公司优秀供应商;中国南车集团、北车集团主要供应商,麦达斯牌轨道车辆结构用铝合金型材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也是全国同行业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公司研发的产品中,有四项产品为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包括:一是轨道车辆车体用铝合金型材在公司形成批量生产以前,国内没有该产品,公司研发成功后,完全取代了进口,并实现了大量的出口,为我国高速列车、城市地铁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二是高速列车司机室用三维空间曲面产品。高速列车的司机室外轮廓是流线型,其根本结构是铝型材及铝蒙皮进行三维弯曲空间成型后进行组装,在公司开发成功前,只有国外知名的飞机制造商可以生产,我公司研发成功后,产品完全取代了进口。三是大直径铝合金管材高压开光用大直径铝合金管材是公司成功取代进口的另一个产品,在公司研发成功前,国内的高压开关企业只能进口该产品。四是深部钻探用铝合金石油钻杆。 在公司研发成功前,该产品只有美国及俄罗斯等极少数企业可以生产。公司制定了《轨道列车车辆结构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国家标准一项,参与制定了《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 第1部分:性能要求》、《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第2部分  板和带》、《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  第3部分  挤压棒材和管材》、《动车组用铝及铝合金  第4部分 型材》等铁路行业标准4项。公司在2011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在2013年被评为科技创新企业。目前,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辽源市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源市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以研制、开发、生产减摩自润滑材料为主要方向的科技型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先进的创新产品,获国家专利9项,先后研发成功了“钢背复合材料轴承”、“双金属复合材料轴承”、“金属基镶嵌固体润滑剂轴承”、“铜网基塑料复合材料衬套”、“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轴瓦”、“水轮发电机水润滑弹性金属塑料导轴承”等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了“年产500万平方厘米弹性金属塑料系列轴瓦”和“年产2000万件铜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的生产能力。其中公司的主导产品“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先后列入了吉林省科技厅科研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科研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近年来公司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计划项目。公司立足科技体制创新。首先,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方面,把重点放在提高企业自我研发能力的培养上,围绕主导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技术中心合作等,形成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大力引进和合作开发适合本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公司同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复合材料系列产品。同时对现有的管理者、经营者和科研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各种形式,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管理体制。制定了创新薪酬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公司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增强创新意识。2014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力度,一至八月累计科技开发投入300万元,占同期销售收入的12%,并且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制步伐,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成果转化能力,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较好、较快的转化为先进生产力。2014年完成了公司具有知识产权的高分子新材料在大型水泵应用的科研项目,并且在市场推广中得到了用户认可,同时我们也完成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用于高性能车门铰链轴承项目的试验阶段,现已进行了批量供货,为我们企业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
    吉林省博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身的科技型企业。公司聚焦于消化、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领域的研制与开发。专注于国际非专利、专利保护期将满的临床治疗新药物和新药物组合的首仿、优仿及仿创。
    公司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创新型科技企业”、“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集体”,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技术中心”。2013年公司与延边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博大伟业制药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集聚各方资源优势,有效配置增强化学制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2013年与吉林省药物研究院、吉林大学、西点药业等省内省外知名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吉林省化学制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司被吉林省科技厅评定为“吉林省化学制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化药联盟的组建对提升我省化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我省化学制药向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几年来,公司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共14个,其中包括省级“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省级医药发展专项项目4个、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4个、省级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个、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专项1个,共获得扶植资金近1000万元。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项,有1个国家三类新药聚普瑞锌已获批上市,另有2个国家级新药处于不同的临床阶段,多个创新药正申请临床。 公司将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担当起神圣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与业内同仁一道,投身于健康产业,走科技创新、创诚信品牌之路,将公司发展成为集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企业和中国制药行业的百强企业,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内外种业发展需要,按照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食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和《吉林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统一要求,市农业科学院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种植结构优化,经过多年实验,不断创新,共有3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0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并根据农民种植习惯的改变和市场需求,选育出了早熟、耐密、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组合20个,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7万株至8万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吉东81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国家区域试验,吉东705、吉东706进入黑龙江省预备试验,吉东63号进入吉林省预备试验,辽科18今年将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吉东28号将通过山西省审定。市农业科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发改委生物项目2项,获得补助资金1400万元,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获得补助资金220万元,省级科技项目20项,获得补助资金46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在科研基础设施、科研人员素质提高、更好地服务农民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市农业科学院共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八项,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

    农村科普谱新篇
    立足提高全市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市科协充分发挥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科普网络体系作用,以“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科普大集”、“科普惠农兴村”活动为载体,把农村科普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市科协每年利用农闲契机,在开展好市本级“科技之冬(春)”和“科普大集”的同时,还指导两县两区科协有针对性开展活动。东丰县科协结合产业调整布局,配合省、市科协在黄河、小四平等4个乡镇开展了科普大集活动,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东辽县科协把农民科技培训活动贯穿到两轮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之中,收到了明显效果。龙山区、西安区科协在春耕时,集中搞好种、养殖技术培训,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多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6000余期,科普大集1800余场,引进新品种580余个,推广农村实用技术100多项,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100多万份,参训农民达60余万人次。市科协还与市电视台联办了《田野季风》农村专栏,制作农村生产、生活科普知识、致富典型等方面的宣传片40期,直观、生动地培训了广大农民。市科协还积极组织全市农村协会、基地、科普带头人参加了由中国科协、财政部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创建活动。5年来,共涌现出东辽县泉太生猪经济协会等6个全国先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辽源市农科院科普示范基地等2个全国科普示范基地;东丰县小四平镇太阳村的杨丰实等11个农村科普带头人。共获得国家科普惠农专项奖励资金215万元。


    社区科普换新貌
    结合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实际,市科协以“科普益民”工程、社区科普画廊、科普艺术团建设为重点,推动社区科普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显著。首先,启动辽源了全市“科普益民”工程,经过市科协精心组织,积极工作,我市被列为“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吉林省试点城市。2011年7月26日上午,辽源市“科普益民”工程启动仪式在西安区隆重举行,影响和推动着我市科普工作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其次,是制定并印发了《2012年辽源市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时间安排和保障措施。第三,是市科协、龙山区委、区政府在龙山新城广场隆重举行了2012年吉林省科普周及辽源市科普益民活动展示暨龙山区科普画廊启用仪式。会上印发了《辽源市科普益民工程材料汇编》,全面总结了两年来我市社区“科普益民”工作开展情况,国家、省级科普示范社区交流了工作经验,与会领导参观了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同时授予龙山区福阳社区等12个社区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称号。各县(区)也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科普宣传活动。第四是加强了社区科普画廊建设,进一步壮大社区科普宣传阵地。近几年来,市科协在全市12个社区建设科普画廊14个,共计300米。同时在全市乡镇、社区、医院、学校建设了电子科普画廊60个。目前,全市各社区都建立了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大部分社区还建有远程网络科普学习室,促进全市社区科普网络不断健全,保障了社区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积极创建,我市的龙山区新兴社区、福阳社区和西安区泰安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全市共获得国家及省级科普益民工程奖励资金60万元。第五是组建了辽源市科普艺术团。2013年5月30日晚,由辽源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举办的辽源市“科普进社区”大型文艺晚会暨辽源市科普艺术团成立汇报演出在市委广场隆重举行。市委组织部、市直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广大社区居民观看了演出。演出节目精彩,内容丰富,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社区科普益民”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广大社区居民的科学生活素养的提高。

    青少年科普育新人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市科协以“吉林省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艺术大赛”为平台,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不断发展。 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技示范校建设,青少年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市科协加强与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合作,推进省级科技示范学校建设。目前,全市已拥有10所省级科技示范学校和10所市级科技示范学校。市科协配合市科技局设立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同时,以科技示范学校为活动阵地,以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艺术大赛为载体,广泛开展了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参与科学实践的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和科普示范课活动。近几年,全市共有500余件科技作品参加全省科技创新大赛,其中80项荣获一等奖、100项荣获二等奖、200项荣获三等奖。市五中王玉芬等28人荣获全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称号。2011年,市第五中学的马启航同学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二等奖,这是我市首次获得参加全国大赛资格,并获此殊荣。2012年,马启航同学还获得了“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省长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协要充分发挥科普资源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实际,打造特色,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快辽源全面转型写下浓重的一笔。

    本版稿件由市科协、市科技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