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腰村的“直腰记”

本报记者 汪琳

    “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全天看文化”,这情形要是搁在十年前,东丰县横道河镇驼腰村的村民们连做梦都不敢想,但现在这句话却成为家家传诵的“口头禅”和值得炫耀的“资本”。日前,记者走进驼腰村,遇到了刚从地里干完活儿回来的2组村民崔俊山,他硬气十足地说:“别看咱村名叫‘驼腰村’,但现在大家伙儿都告别了过去的穷日子、苦日子、无聊日子,俺们腰包鼓鼓的、精神头儿倍儿足,村容村貌也是一天一个样儿,惹得周边邻村的村民羡慕得不得了,俺们出门个个都把腰杆儿挺得直直的。”
    稻田披上“绿毯子” 村里拔掉“穷根子”
    “只见泥土少见水,只有沙石没有地”,“七分种、三分卖,苞米水稻度春秋”,崔俊山说,十多年前,这里资源匮乏、肥土不沃,也没有规范的种植技术指导,稻田里品种杂乱且卖不上好价钱,那时候的驼腰村真是“穷得直不起腰来”。
    村支部书记韩雪峰回忆道:“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2004年,我刚接任的时候,村里欠了一屁股外债,村民们兜里空空。更惨的是,因为村里穷,村部连个正规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一到雨天大家伙儿只能头顶‘淋浴’、脚踩黄泥,挤在小的不能再小的泥草房里办公。时间久了,随身带把伞、备双雨靴成了大家的一个生活习惯。”资源上的劣势、技术上的缺乏、资金上的不足、外债上的压力……这些一度使驼腰村成为市里“榜上有名”的贫困村。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韩雪峰这把火,却直“烧”村里的“穷根子”。在韩雪峰看来,虽说地形、土壤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类别,农田还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但也不妨换个路子种水稻——统一改种“绿色水稻”,推广特色品牌农产品。然而,“万事开头难”,当时村里负债累累、穷得叮当响,不少村民对他不支持、不理解,认为他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而且对于种植“绿色水稻”真的能否赚钱他们也表示怀疑。可是,军人出身的韩雪峰看似五大三粗、“一介武夫”,实则早就打好了“算盘”。2011年,他主动牵头,在“致富带头人”苗恩义的资助下,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学习水稻种植新技术、新知识。勤学好问的韩雪峰,私下里没少调研、取经,先后两次组织农民代表到黑龙江省实地考察,发现这种“绿色水稻”的市场价格确实比普通水稻要高出五六倍。得知这一情况后,不少村民心“活”了,但问题也来了:这种水稻的种植方法要求很高,尤其在水质、化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不少村民生怕“砸了锅、赔了本”,谁也不敢冒险,并主张“还是保守起见,种些普通水稻得了”。
    见此情形的韩雪峰决定当好“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自家的10多亩水田全部种上“绿色水稻”,并琢磨法子将龙头水库的水引入田间灌溉,保证水质良好,结果第二年水稻喜获丰收,销售价格也比原来翻一番。这下,村民心里有了底儿,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农户一下子增多了不少。2012年,全村开始试验种植“绿色水稻”。为了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有利保障,韩雪峰时刻紧跟政策形势,帮助农民申请农机补贴、落实惠农政策,并统一为农民购种子,所有开销由村合作社支付,不花村民一分钱。
    提及他为百姓谋福利、谋实惠的事儿,韩雪峰谦虚地说:“我也没做什么,主要是咱们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如果没有政府的惠农政策,没有有实力、懂技术的朋友们的支持与加入,我再使劲儿也没用。”但村民苗恩泽却不这么看,他对记者说:“村里发展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韩书记给咱们带来了‘绿色水稻’,每亩年产量达800多公斤,这种水稻加工成大米后,市场价可达七八块钱。为此,今年村里还建立了稻米加工厂,统一回收水稻,加工成大米、集中销售到省内外,我们不用掏钱就能种水稻、收水稻、卖水稻,还能从中得到每股3000元的营业利润分红,一年算下来,平均每户增收的纯利润就能达10000多元,我们兜里的‘零票子’全换成了‘红票子’。”
    现在的驼腰村不仅还清了债务、盖起了村部办公楼,还将“绿色水稻”种植规模越做越大,并注册了“龙头泉大拇指米”商标,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彻底刷新了“贫困史”,发挥出“省级示范村”的带头作用。
    全村自制“美丽计划” “蝶变”惊喜接连不断
    黄墙红瓦配绿树、铁栅边沟配路灯、垃圾箱柏油路配太阳能……沿着笔直的村路一直往前走,记者很难发现之前村容旧貌留下的痕迹:垃圾没了、道路平了、边沟通了,放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红砖瓦房。用村民赵贵良的话说,“咱村这两三年就跟变魔术似的,天天都有惊喜,现在小日子过得比城里还带劲儿、舒服!”
    韩雪峰告诉记者:“带领村民致富增收是首要但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儿,建设美丽乡村、搞好新农村建设才是彻底‘脱贫’的关键。以前村里穷,大家过得挺紧巴的,没钱也没心思把村子弄得干净、整洁、漂亮。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不错,县、镇两级政府对咱村也挺支持的,我们趁着这一有利时机,重新翻修道路、添置一些必备设施,解决以往路难行、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今年,我们沿村路投放了近70个分类垃圾箱,村里的卫生质量、环境面貌一下子就上去了。”
    蹲在小河边洗衣服的村民张玉霞站起身来,指着四周的“新成员”说:“这些路灯是前几年村里出钱给安的,没收咱们一分钱,而且不用电,靠太阳能就能亮;去年,村里统一给咱们的房子外墙做了保温层、刷了新漆,严冬时再也不怕冷了;地上沿边的排水边沟是村里新给修的,防洪排水更‘靠谱’了;每家院外的栅栏也是今年刚给围的,道边儿还新种了山桃、萱草、连翘等绿植花草,安全又美观。过一阵儿,村里还要安装摄像头,把部分狭窄土道铺平,咱村变得越来越好,大家伙儿都不愿往城里奔了!”
    居住环境变美了,大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增强了。“每天早上我都会把院里院外扫一遍,把垃圾收拾好扔到路口的垃圾箱里,而且不只我这样,家家户户都很自觉地清理打扫。要说,这还多亏了村干部嘴勤、手勤、腿勤,村里才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得懂得珍惜。”赵贵良说。
    村民闲暇“务正业” 自立自强“以德报恩”
    经过一番“整理装扮”的驼腰村,白天绿树成荫、晚上灯火通明,走进村民家中,麻将桌被冷落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村民们热衷的小纸牌也都收了起来;以前村里打架扯皮的现象更是被划上了“句号”。那么,村民们都去哪儿了?“自从咱村有了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秧歌舞场之后,村干部经常带头领我们学习文化知识,鼓励我们扭大秧歌、跳广场舞、下象棋、写诗歌,大家伙儿一天天可有‘正事儿’了!”苗恩泽说。
    村里文化建设做到位,村民的综合素质自然也会有所提高。“不打不闹、不急不躁、不争不抢、不等不靠”,成为驼腰村村民的另一个“新特征”。在去年“8·14”特大暴雨中,驼腰村受灾严重,房屋成片倒塌、大树被风吹断、道路淹没难行……各方面损失难以估量。可事发第二天,雨过天晴之后,村民们没有等待政府援助,开始自发维修、重建家园,就连到此视察灾情的市、县领导都对该村村民“不等不靠、不哭不闹”的自觉自救行为都赞叹不已。同样,在今年全市推广的退耕还林行动中,涉及被征地的村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宁可自己吃亏也无一人反对、抱怨。村民李宝庆淡然地说:“毛主席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平时咱们没少享受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再加上村干部真把咱们的事儿当回事,为咱们谋福利、办实事,咱们应该学会感恩。”
    现在,驼腰村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富奔村、穷奔市”。对于不少村民而言,这里生活富足、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氛围和谐,出去腰板都挺得直直的,谁还舍得离开这个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