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工业特色新格局 实现工业经济大跨越

    本报讯(记者 田蓓蕾)30年来,辽源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改革不断深化,大项目不断增多,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工业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优、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具有辽源特色的工业新格局。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工业总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83年我市工业总产值为6.3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9.4亿元,30年增长163.4倍;1983年我市工业增加值为1.8亿元,2012年超过305亿元,30年增长169.6倍。1983年我市工业企业资产总量为7.4亿元,2012年达到507.4亿元,30年增长68.6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6.9万元/人,从业人员10.7万人,其中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8290人。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2.3%,其中工业占50.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13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95户,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13户,产值超百亿元1户。全市工业拥有2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名牌产品和5个驰名商标,14个省级名牌产品和63个省级著名商标。原煤产量为137万吨,发电量为3.5亿千瓦时,水泥熟料为264.3万吨、化学原料药为2728吨、中成药为11037吨、化纤8194吨、铝型材9.5万吨、酒精32.7万吨、生铁45.9万吨、钢材114.2万吨。经过30年的发展,企业数量、资产总量、职工人数、产品种类以及生产能力都以几十倍或上百倍的速度增加。我市的工业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30年来,全市工业已从原有的门类齐全、传统产业为主体的格局转变为今天的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纺织袜业为主导、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新构架。
    产业定位高端化。2008年,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城市和经济转型,前瞻性地提出六大接续产业的发展方向,即重点发展以特种纤维材料、合金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发展以锂离子动力电池、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以生物制药、保健食品、绿色农产品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以采矿选矿机械、建筑塔机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水泥、钢铁铸造为主的冶金建材业;发展以棉袜织造为主的纺织袜业,促进工业结构升级,集聚生产要素功能不断增强,成为投资创业的宝地。先后有新加坡、德国、美国及国内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辽源,初步形成商帮“扎堆”的“裂变”效应。2012年,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完成产值810.2亿元,同比增长24.3%,占全市工业比重78.7%,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8.8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集群化。全市工业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大企业为龙头,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即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铝业的高精铝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冶金铸造产业集群、纺织袜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健康产业集群、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建筑机械产业集群、软件产业集群。2012年,八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52%。其中,高精铝加工产业集群已经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形成熔铸、挤压、型材、大部件、模具等系列产业链,形成了较强的规模优势,3年内将形成200亿元规模。纺织袜业集群不仅拉动近3万人就业,而且带动了物流、仓储等相关产业发展,辐射拉动作用明显。
    产业布局园区化。按照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园区化要求,重点建设八大工业园区,即在辽源经济开发区打造高精铝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纺织袜业、生物制药和电子产业园;在东西孟工业区和北部工业园区打造碳纤维制品、绿色食品、高档家俬产业园;在寿山工业区打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产业园;在渭津工业区打造建筑机械、建筑材料产业园;在东辽工业集中区打造矿山装备、大型锻造产业园;在东丰经济开发区打造梅花鹿产业园;在白云工业区打造冶金铸造产业园。八大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161.64平方公里,2012年已完成开发建设面积44.5平方公里,入驻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158户,产值达到570亿元。预计到2016年末,八大工业园区完成开发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入驻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500户,累计完成投资2100亿元,产值达到2200亿元。
    企业改革激发活力显现成效。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通过改革使企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附属物向市场经济主体的根本性转变。与1983年相比,工业所有制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有企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已由1983年的100%,下降为2012年的5.8%。我市先后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承包经济责任制,进行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2005年和2006年的国企改革攻坚,全市共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和实施并轨试点的企业463户。其中,市直国有企业完成改革208户,龙山区完成36户,西安区完成21户,东丰县完成88户,东辽县完成110户。全市通过企业资产变现和争取政策资金等方式,共筹措改革成本14亿元;搭建了化解金融债务的平台,通过破产和债权回购,共化解企业债务68亿元;通过企业改革和并轨试点,共解除职工劳动关系57174人;全市盘活资产44亿元,重新安置就业3.5万人。其中,市直208户国有企业共卸掉债务50.3亿元,盘活资产35.1亿元,解除职工劳动关系32217人,重新安置就业1.9万人,并扩大生产规模,显现新的生机和活力。
    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全市工业拥有各类装备7.98万台(套),达到2000年先进技术水平装备2.96万台(套),占装备总量的37.1%。建立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21个,71户企业与55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项目总数近100项,30余项重大产学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工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果显著。建市30年来,全市技术改造从“小改小革”到“一厂一项”, 从单一的扩产改造到园区产业聚集,从“工业振兴工程”到“工业项目年”,从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发展到工业经济转型,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辽源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3年至201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00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890亿元。2012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亿元,是1983年的855倍,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01亿元,是1983年的873倍。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1150个,完成投资1120亿元。一批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拉动作用明显的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我市工业经济腾飞释放出强大的助推力量。
    工业效益和质量同步快速提升。2012年,地方工业利润比1983年增盈23亿元。地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逐年增加,2012年全口径财政收入38亿元,全市财政收入的30.5%来自工业。资金周转次数由1.7次达到4.5次;工业资产负债率由2003年的121.2%下降到2012年的67.5%,下降了53.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