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倌”成了村里掌门人
本报记者 王君开
家住龙山区寿山镇国庆村3组的刘大海,虽然是30多岁的年轻人,但在村民眼里,可是个数一数二的能人,他搞过建筑,养过猪,能吃苦,会抓钱,干啥像啥,小伙子“有两把刷子”。
2009年,刘大海干上了养猪这个行当,起步就按标准牧业小区拉开了架势,建起了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的猪场和5000多平方米的猪舍,雇佣1名技术员、8名饲养员,并成立了吉顺养猪专业合作社。靠着规模优势,刘大海在年头好的时候,存栏育肥猪达到2000多头,出栏猪6000余头,最高峰一年能剩个百八十万的。凭着一股子冲劲儿,刘大海富了,成了小有名气的养殖户。但他富了不忘乡亲,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带动本村20多个农户成为合作社社员,一起走上了养殖致富路。?
国庆村7组农民何才唠起刘大海可有一肚子话。他说,多亏了刘大海帮着建猪舍,教技术,联系饲料,使他这个对养猪一窍不通的人,也致富脱了贫。
刘大海除了养猪,还零星干点建筑活,吃穿不愁,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乡亲们也相中了这个年轻猪倌,去年国庆村换届的时候,村里的党员和群众把他选为带头人,刘大海书记、主任一肩挑,小“猪倌”成了村里的掌门人。
为了把一门心思用在村里的工作上,刘大海让妻子照顾养猪场的事儿。他说,要对得起投自己票的老少爷们儿。上任一年,他张罗着修了3公里水泥路、9公里砂石路,维修了村小学的外墙皮,水毁的涵管也换上新的了,今年预计还要修水泥路3.5公里、砂石路5公里,让老百姓脚不沾泥地出行。刘大海说,3年的任期一晃就过去,我就想抓紧时间多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好事。
毕业于吉林工商管理学院的刘大海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村干部,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国庆村这个用共和国生日命名的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刘大海的带领下,正勾画着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