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文化环境 发展独具特色

——辽源建地级市30年来文化发展综述
李凤春 本报记者 方权

    辽源市设治建城百年庆典和中国·辽源首届国际琵琶艺术节等活动,让辽源人看到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深切感受到了辽源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
    30年来,我市先后被国家和部门命名为“中国琵琶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一位文化系统的老干部感慨地说:“现在辽源的文化环境越来越好,文化品位越来越高,市民文化素质越来越强……”
    30年前,作为市区仅有的几家放映、演出场所——群众影院、人民影院、红旗剧场,曾为无数的辽源人带来了欢乐与梦想。30年后,当博纳文化广场、新天地电影城和红旗大戏院替代了这些放映和演出场所时,辽源人顿时觉得眼前一亮,那种环境、音效、视觉所带来的冲击力,仿佛让辽源人在文化享乐中细细品味出了30年的文化发展变化。
    辽源的专业文艺创作和演出,有着扎实的基础和较强实力。从诞生于战争年代的辽源儒汉剧团,到享誉省内外的辽源京剧团;从京剧剧本《智擒惯匪座山雕》(后来被上海京剧团改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到大红大紫的二人转脚本,都显示了辽源专业文艺创作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水平。30年来,我市创作和排演的拉场戏、二人转、小品、话剧等文艺作品,在国家和省内举办的各类演出、汇演、调演、比赛中,获得奖项不计其数,一度成为全省戏剧创作演出的三强之一。2012吉林·辽源第二届东辽河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幕式专场演出、瓷器图片展、闭幕式二人转专场演出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群众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的文化生活,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观众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说起辽源的群众文化,几乎每个市民都能谈出几条。市委、市政府遵循“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工作方针,全力开展活动,使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基础上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机关文化活动十分活跃。“龙山音乐会”是全市各界参与最广泛、影响最大、持续了30年的群众文化活动。其演出形式丰富多彩,一年一个变化。“农民文化艺术节”自1989年的第一届开始就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成为一年一度的农村新型文化节日。每年的“三节”期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黄金季节,活动内容、参与人数都是一年中最多的。
    全市的文物部门、博物馆、图书馆,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以来,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经过修复建设,保护措施已基本完善,于2013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全市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6处。市博物馆于2006年10月正式开馆,结束了辽源市没有博物馆的历史。图书馆在平时积极开展图书借阅的同时,还积极组织送科技图书下乡、进社区等活动。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经过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已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4部委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成为国家级的红色旅游景点,已经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2000余人(次)。目前,我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
    在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工作中,贯彻国家关于“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规范文化市场的大政方针,依法进行“扫黄打非”,整顿文化市场,并全力保护文化娱乐场所依法经营业户的合法权益,使全市文化市场稳步发展、井然有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优。到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336家。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完成40.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13.03亿元,占全市GDP的2.6%。2012年完成46亿元,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2.5%。这些文化产业在活跃全市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辽源的特色文化,让辽源人引以为荣,让外界为之赞叹。显顺琵琶学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显顺琵琶教学被评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被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优秀文化企业”;辽源关东盛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基地项目,已完成投资5600万元;辽源市同创动漫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农民画、泥塑、剪纸、葫芦画、沙氏木雕、龙山印社、红旗艺校……这些特色文化衍生的一个个品牌,像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充分展示着辽源,影响着外界。辽源,正在加快特色文化名城建设的步伐……
    吉林省委原书记孙政才在辽源调研时曾说:“辽源的文化建设发展得很好。辽源把符合自身实际的文化打造得很突出、很有特色,看了以后让人深受启发。辽源在文化上,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握住了文化建设的方向,使文化建设有了发展、有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