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横幅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茵
日前,本报新闻热线接到群众来电,反映矿务局建材道口西侧,有老百姓挂起了一条过街横幅,希望能有记者前去了解一下情况。
9月1日,记者驱车前往该处,一则长长的过街条幅映入眼帘。细看之下,写的是:“安平路路旁的老百姓感谢市委、市政府筑路竣工”!
“安平路”,听起来有些陌生,当车行至路口,记者明白了,原来这是建材道口西侧至矿山湿地公园的一条路,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通往“老东城”的那条路。
说起这条路,住在矿区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的!从水泥路到“泥水”路,那是矿区名副其实的一条“烂路”。
路旁,一位正在等乘客的出租车司机听记者问起这条路,他的感触颇深:“这路,说它坑坑包包、凹凸不平那还算是好的时候,还能颠颠簸簸着过去。可一到阴天下雨,走这路,你得冒着随时陷进泥坑的风险,要不,就干脆别走!”
随行的市政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附近居民出行方便,市政维护处也曾多次对该路进行维修,而且还使用过水泥浇铸路面,可受地域环境影响,年年修,年年烂,水泥路成了“泥水”路。
据该负责人介绍,按市政府统一部署,该路已列入全面整修计划,但因拆迁受阻,工程无法实施,计划只能暂行搁置。今年年初,考虑到周边居民及过往行人的切实需求,市公用事业局将该路列入临时增补计划,针对该路路况,采用路旁修筑排水边沟的施工方法,对该段道路进行了彻底整修。
看着脚下平坦的柏油马路,家住附近的李大娘喜不自禁,她指着那条长长的过街横幅告诉记者:“这条幅说的就是我们的心里话,路竣工那天,我和几个老邻居还特意放了一挂鞭炮,那高兴劲儿,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