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源:最热的镇场之宝
从“特色名片”到省运“新宠”
源源:最热的镇场之宝
本报记者 于 芯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 鹰 摄
4年一届的第十七届省运会在东丰县体育场如期举行。秉承节俭高效的“办运”宗旨,开幕式上虽没有明星大腕,没有喷放四射的焰火,但在大型文体操表演中出现的6个卡通吉祥物源源成为最抢眼的“新宠”,活泼、可爱、俏皮的源源“猛刷现场”,从暖场标配升格为镇场之宝。
源源:“刷”出来的“人气”9月1日10许,大型文体操节目上演,第三篇章“腾飞吉林”篇章中,有6个黄绿配色的卡通人,从退场的千余名表演者中一拥而上,蹦蹦跳跳地引领文体操学生入场表演,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欢呼呐喊,现场刷出了火爆人气。它,就是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源源。
2013年11月29日,吉林省体育局在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省十七运的会徽“五色花”和吉祥物“源源”。其中,“五色花”会徽以“吉林·辽源”首写字母“J、L,L、Y”为创意点,将两者有机结合,造型为一朵绽放的花朵,寓意着“五大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吉林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全面绽放”,全省运动健儿齐聚辽源体育盛会。
吉祥物源源的设计也颇具东丰特色。辽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不仅是东辽河的发源地,同时又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将养鹿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主导产业来抓,以改革促发展、以巩固促提高,推动和壮大了养鹿规模,使这一传统产业焕发了青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养殖的轨道。梅花鹿不仅经济价值高,药用价值更是十分可观。鹿产品不但具有抗癌、美容、强体、促进生理机能提升的保健治疗作用,而且是食品、制革、工艺美术等的原料之一,是国际市场出口创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产品,成为了东丰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
因此,吉祥物以梅花鹿为设计元素,运用卡通艺术手法融入东丰农民画元素,以东辽河源头的“源”命名。他们张开的双臂,承转着辽源改革发展的博大胸怀,象征辽源人民热烈欢迎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和嘉宾。吉祥物源源的塑造和传播,不仅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体现了辽源特色文化的内涵、呈现办赛理念的革新、传承体育精神,更是打造了鹿乡文化这张“特色名片”。
源源:拍出来的“火爆”
在第二届中国南京青奥会上,曾经不入流的自拍成为了一个较为正式的官方认可,记录下美好瞬间。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自拍也成为了观众和运动员的一项“内容”,一波接一波,无处不在。
“源源、源源看这里!”“我们拍张照吧。”……刚从开幕式上走出场地的源源,一下被观众围起来,纷纷举起手中的手机、照相机争先恐后地与其拍照合影。有的观众还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QQ里,各种抓拍的图片源源不断在网络发酵,让更多地人们感受省十七运的激情。
正与源源合影的李晓琪开心地说:“省十七运真的很棒!不仅让我看到了家乡的发展,而且更加了解到颇有东丰特色的‘源源’。”
其实,无论是田径赛场,还是在游泳场馆、乒乓球赛场等其它场馆里,源源“水中游泳”、“自由摔跤”、“散打武术”、“乒乓小将”、“柔道”等超萌造型,也招来很多观众的喜爱和“自拍”。活泼可爱、形象憨态动人,源源靠着现场卖力的表演,与群众“卖萌”互动,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也让这张“特色名片”成为了省运会的“新宠儿”。
源源:人气背后的辛酸
几乎没有人能够预料到,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吉祥物源源,竟然在省十七运走红,赢得了不少观众和运动员的喜爱,人气也直线飙升,可背后的心酸却无人知晓。
扮演源源的志愿者刘京赫告诉记者,6名扮演者来自同所学校东丰四中,他们1个多月前就开始进行训练。“源源还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学生、观众,还有媒体记者找‘她’拍照,让源源也成了‘小红人’。”穿着充气源源外套的刘京赫大声对记者说。
源源的内部空间并不大,只靠一个排风口进行换气,扮演者只要在里面待上半个小时,就会汗流浃背,十分辛苦。“这些孩子真的很认真,每次训练都要近1个小时,可他们从没抱怨,只把扮源源当成了一件趣事来做。”一位教师感慨地说。
“你慢点,别摔了。”看台上的观众见到摇摇晃晃走路的源源不时地大声提醒他们。但幽默滑稽的源源却挥着双手,一步一步笨拙地慢跑起来,这让观众既为他们捏了把汗,又被他们逗得捧腹大笑。源源扮演者李浩源说:“我觉得再辛苦都值,能为十七运出一份力,能为家乡东丰出一份力,这就是我在省运会成长中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