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课怎么上?

    青春期是一个人敏感的时期,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一个人成长的基础与青春期是否受到良好教育有着重要关系。所以,我们要重视青春期教育。但是,从实践上看,我们的青春期教育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青春期教育还比较滞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站在人生的转折点上,怎样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是家长需要慎重面对的问题,而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全社会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问题。如何对青春期的孩子们实施科学的青春期教育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课题。

    青春期的孩子是啥样的?
    有些父母会突然感觉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变了;不知何时开始,彼此熟识的男女同学会忽然感到陌生起来,孩子们的身体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孩子们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了。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上有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身体的急速增长、第二性征的成熟,女性一般从10岁到18岁,男性比女性一般晚两年,大约从12岁到20岁。正因为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春期是人生最活跃、最关键的时期。
    青春期如同青苹果,它将熟未熟,有几分甜、几分酸、几分涩。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情绪容易喜怒两极化,心理加上“锁”。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心理向成熟过渡,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孩子,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行为易冲动。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是原来乖巧的孩子,他们发型奇怪、服饰奇怪、言谈举止奇怪、思维奇怪……
    在青春期,青少年时时感受着成长的喜悦,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青春期的孩子既需要自己的空间,同时,他们成长中的心灵也很需要有人给予有力的扶持和陪伴;青春期的孩子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同时,这些充满困惑的“秘密”也很期望有人能给予指点;青春期的孩子对世界有了强盛的好奇心,他们希望有人能既不干涉他们了解世界的愿望,又能告诉他们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应该说,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现的各种变化,是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只不过由于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等的不同,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让孩子快乐、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孩子是啥样的,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征,做好青春期孩子教育。面对孩子的青春期,作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作为学校,上好青春期教育课,探索行之有效地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青春期教育包括生理、心理、法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做好青春期教育,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操和文明习惯。

    如何做好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在市心理学会,记者见到了我市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刘恕华。刘恕华是心理学会秘书长,是多家报刊杂志健康栏目的专业撰稿人,已经专业从事心理健康、营养保健工作十几年了。作为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刘恕华每年都会为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做心理咨询,帮助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逐渐长大,好多家长在欣喜之余,又隐隐地感到了些许无奈、紧张,因为有一天做家长的突然发现自己的权威性在孩子面前下降了。孩子开始变得不那么顺从,不那么易于管教。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许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其实,在家长困惑的同时,孩子比家长更困惑;要想让孩子不困惑,家长首先要解除自己的困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家长的方法和态度直接决定了能否和孩子融洽相处,能否使孩子顺利、健康、快乐地度过自己人生中的特殊时期。作为家长, 我们该给青春期的孩子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刘恕华凭着多年的经验给出了“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的建议。家长平时应该在平等的前提下,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孩子最近心情怎么样、好朋友是谁、最烦恼的事儿是什么、最喜欢什么活动、最喜欢哪位老师、谁对孩子影响最大、在看什么书、上什么网,有没有异性朋友、关系如何等与孩子成长有关的问题。家长与孩子做好沟通,不是对孩子什么都管、什么都问,把孩子置于严密的监控下,而是要在沟通中让孩子体会到关心、体会到爱,在沟通中多多给予孩子鼓励、支持。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做的却不尽如人意,他们给予孩子过多压力、过多约束、随意干涉孩子的隐私,不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间;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以为整天谈学习方面的事儿,就是为孩子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殊不知,孩子考试失误遭到过多的责备,父母唠叨唠叨,就会让他们很反感,也会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许多家长的沟通内容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是“唯我独尊”;许多家长的沟通方式不是以倾听和协商式进行,而是“真主意假商量”,虽然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但孩子根本就没有选择权;许多家长沟通的目的不是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
    刘恕华就经常碰见由于家长和孩子没做好沟通而产生父母同孩子“水火不容”的案例。有一天早晨,刘恕华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我的孩子要离家出走,恳求刘老师帮我劝孩子回来吧!”放下电话,刘恕华来到了客运站。那位准备离家出走的孩子已经买好了远走的车票。孩子的父母任凭如何哀求孩子,孩子依然不肯随父母回家。看到这些,刘恕华让孩子的父母先不要说话,自己走到孩子身边,语气舒缓地和孩子聊天。经过一番劝慰,孩子向刘老师说出了离家出走的缘由。这孩子的父母爱子心切,生怕孩子学习落后和交友不慎,因此,孩子的父母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甚至还偷看孩子的日记。在家里,在父母的监管下孩子只能捧着书本,看电视之类的娱乐活动是很难被允许的。到了星期天,父母很少让孩子独自去街上逛逛。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感觉到家就像是一个牢笼,在家里待着让他有点儿窒息的感觉。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孩子才选择离家出走。最后,这个孩子虽然在刘老师的劝说下和父母回家了,但是,这个案例却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深思。
    做合格的父母其实是一直需要学习的,做父母的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去改变。我们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和父母的行为、教育息息相关。要做好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但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

    学校如何上好青春期教育课?
    面对青春期教育的课题,作为辅助阵地。学校遵循青春期教育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面向初中中生开设少男少女课堂,讲授青春发育的生理变化、体貌变化和性感情发育等知识;在高中生里开设婚恋课堂,教授男女交往的知识与技能,探讨传授主流性价值观和性道德。然而,今天,很多学校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转圈,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情感很少关注。
    在今天,青春期教育存在“难区”,家长不知道该怎么说,学校文化课表排太满,挤不进去,而且难以做到隐私化和针对性,更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老师和有关青春期心理咨询的专业场所。诚然,很多学校也开设了关于青春期教育的课程,也按要求建设了心理咨询室。可是,在实际操作上却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青春期仅仅靠教材上的那星点儿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在很多地区的学校,青春期教育课仅仅出现在课程表上,青春期教育课的教材仅仅供学生自己阅读。青春期教育不但需要严谨、科学实用、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一整套教材,需要有配合材料的详尽、有趣味的音像制品,更需要有精通这方面知识的一大批专职教师作为心理医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定期作心理讲座;开设心理信箱,解难答疑。同时,我们的学校应该从育人的高度,要求每位教师满怀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学生清楚,他们遇到具体心理障碍时,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同时,我们的青春期学校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青少年不仅要承受升学成才的压力、社会评价的压力、自身成长带来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压力。面对各种压力,他们自身显得那么脆弱,无能为力,他们渴望理解与帮助。学校要从孩子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出发,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帮助,让孩子健康地长大成为身心健全的人。
    学校青春期教育不但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要讲友情、爱情、婚姻,而且还要讲性知识,这是很多家长和学校难以启齿的一个话题,却是学校青春期教育绕不开的一个问题。时代的发展需要开展以性健康教育为主线的人生教育,学习两性交往的最佳时机始于青春期。青春期多数孩子的困惑很多发生在情感层面,如果情感层面上性的困惑得不到疏导,性的压力得不到解脱,偷尝禁果的行为就易发生。长期以来,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怎么讲是困扰教育者的一道难题,讲轻了无效,讲重了担心诱发孩子越轨。其实,学校性教育课并不是洪水猛兽。从教育实践来看,高考升学固然重要,但人的身心发展更为重要。在青春期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学校面对的是‘堵’与‘疏’之间的选择。学校应当以疏导为主,让学生了解,怎么正确地处理青春期情感与性问题,如果一味地去禁止,反倒让一些不良影响乘虚而入。因此,学校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课,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性知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该给青春期的孩子什么?我们该给青春期孩子良好的青春期教育,让良好的青春期教育不再让青少年的成长成为一个猜谜语的过程,让孩子们知道该知道的,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多些阳光和美好。

    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  锋  采写
    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