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打好“特色种植”这张牌

李洪波


    近年来,东辽县建安镇充分利用区位、环境、技术等优势,强化引导与帮扶,打出“特色牌”、扩大规模化,破解种植业利润“瓶颈”,大力发展葡萄、香瓜、黑土豆和紫薯等特色产业,帮助农民找到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许家葡萄”真甘甜
    从建安小街出发,不到十分钟的车程,穿过一片玉米地,我们来到了建安镇千亩葡萄基地的许家采摘园。一架架葡萄组成了一条条“长龙”,随着视觉一直向前,在阳光下闪着翠绿的光芒,一串串葡萄羞涩地藏在“口袋”里。女主人刘芳正在整理着“口袋”。“这个口袋就相当于葡萄的‘育儿袋’,有了它,不但可以防止害虫和鸟类对果穗的危害,而且能够保证果穗的外形美观,防止果裂,促进糖分的聚集,让葡萄更甘甜。”刘芳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串刚剪下来的葡萄递到我的手里。“嗯,还真甜,科学的方法确实管用。”
    刘芳栽种葡萄已经有十几年了。去年,在镇里的帮助下,她在原来5亩的基础上,通过置换土地再次扩建了5亩葡萄地。“今年的产量,如果保守估计的话应该在10万斤以上,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其实,只要掌握好技术,种葡萄也没啥难的。”刘芳满怀信心地说:“有了政府的支持,来年我还准备扩大规模,准备栽种20亩葡萄。”
    瓜香不怕巷子深
    李玲的香瓜地就坐落在九开公路的边上。我们赶到时,她正忙着给顾客选瓜、称瓜。专程从市内开车来买瓜的张女士告诉我们:“我是打电话提前预订的,平常下午这个时候,根本买不着瓜。我已经买过好几回了,她家的瓜确实甜,口感也好。”
    今年,李玲种了40亩地的香瓜。她告诉我们,纯收入能达到近60万元。“我家的香瓜都是零售的,没有批发,更没有往超市里送。一般情况下,一早摘下的瓜,一上午就卖没了。”李玲自豪地说,“我家的香瓜价格是市场上普通香瓜的1.5倍,但还是供不应求。人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家是‘瓜香不怕巷子深’。”
    “今年大旱,多亏了镇上帮我筹资金,还帮我打抗旱井。”说到瓜香的秘诀,李玲笑着说:“有大家知道的,那就是用羊粪培肥地力,还有大家不知道的……”
    小果实有大营养
    和刘芳、李玲不同的是,周洪羽打的是“营养牌”。她瞄准了黑土豆和紫薯的种植。
    “黑土豆和紫薯富含花青素,除了对致癌物质有抑制作用外,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提高视力。”大学生创业者周洪羽说起一些专业术语来头头是道,“除了花青素之外,黑土豆和紫薯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和健康的今天,其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依托牧羊山庄采摘园的平台,今年我们发展了黑土豆和紫薯共700亩,总收入可达600万元。市内的凯玛和欧亚两家超市都有我们的产品专柜。镇里正在帮助我们联系新的销售渠道,为下一步扩大种植做准备。”
    “我们将一直把‘特色种植’这张牌打下去。”建安镇党委书记王耀东坚定地说,“下一步,我们除了要将葡萄、香瓜、黑土豆和紫薯产业做大做强外,还要大力打造榛子和小杂粮基地,拓宽农民的种植思维,让农业增效、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