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笔谭
“少年笔谭”开栏语
少年的笔触,是蘸着童真的墨,能描绘山河的灵秀,更能展映时代的鲜活。今天,《辽源日报》“少年笔谭”专栏正式启幕,为全市中小学生铺开一方书写天地。这里,期待你用文字或镜头,记录红色传承的感动、榜样身上的光,描摹成长里的暖、家乡蝶变的美,或是科技带来的奇——每一份真诚的表达,都是青春与时代的对话。同学们,拿起笔、举起镜头吧,让你的精彩在这里被看见。
清晨,一群“红领巾”走进校园,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时候,我在想: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为解开我心中的疑问,周末,妈妈带我寻访了一位老兵爷爷。爷爷名叫冯连吉,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老战士。他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我猜想这深深的皱纹里一定藏了很多故事。我问起爷爷“国旗为什么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呢?”他突然变得精神矍铄,给我讲起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故事。
“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打过多少仗,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战友。在守阵地的时候,敌人的炮弹天天往阵地扔。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着死亡,晚上在阵地睡觉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们可能头一秒还在坚守,下一秒就被炸死了。”回忆起1950年的那场战争,冯爷爷老泪纵横。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惨烈的战争画面,不禁跟着爷爷一起热泪盈眶。后来我又从爷爷的讲述中,知道了很多他所敬佩的革命英雄事迹。我记住了“独胆英雄”陈树棠的名字,了解了抗美援朝英雄徐长富的事迹……听了革命先烈的故事,我渐渐明白了红色代表着的是勇敢和牺牲。
怀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妈妈带我来到了辽源市博物馆。一张张旧照片翻开了一段段尘封历史。革命先烈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他们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了我的心里。透过那一抹耀眼的红色,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我低下头,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心想:红领巾一定是永不褪色的!
最后,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烈士陵园向先辈们致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更加鲜艳耀眼了!红领巾——这国旗的一角,就像在述说一段峥嵘岁月,铭记着为我们祖国献出生命的英烈们,写照着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时代没有了硝烟战火,祖国繁荣富强,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多起来了、公园多起来了、红领巾也多起来了……一群“红领巾”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骄傲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要绽放出新时代的红色光芒! (指导教师:赵越)
我与剪纸的初次相遇,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暑假,我开启了探索辽源历史文化的征程。那一天中午,我来到了辽源市博物馆,寻找历史文化的足迹。进入庄严的博物馆二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满墙的剪纸画,一排排挂在墙上,它们形态各异种类繁多。我一张张地看过去,被每一张剪纸画的细节打动。一张平凡简单的红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唯美的作品,展现出不同的寓意。线条与图案的交织,是剪纸艺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艺术。东辽满族剪纸正是我们家乡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品牌,以粗犷、奔放的风格著称,融合了女真时代的艺术古风与满族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代代相传的剪纸记忆。每一刀每一划都是先辈智慧与心血的传承。每幅剪纸都代表着美好的祝福,“福”字剪纸传递着幸福安康的祝愿、牡丹图案象征富贵繁华、“囍”字剪纸代表婚姻双喜临门、龙凤呈祥象征权威与力量、和谐与祥瑞。
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代代相传,常开不谢。 (指导教师:李偌涵)
少年的笔触,是蘸着童真的墨,能描绘山河的灵秀,更能展映时代的鲜活。今天,《辽源日报》“少年笔谭”专栏正式启幕,为全市中小学生铺开一方书写天地。这里,期待你用文字或镜头,记录红色传承的感动、榜样身上的光,描摹成长里的暖、家乡蝶变的美,或是科技带来的奇——每一份真诚的表达,都是青春与时代的对话。同学们,拿起笔、举起镜头吧,让你的精彩在这里被看见。
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
多寿路小学 四年三班 范星陶
清晨,一群“红领巾”走进校园,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当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时候,我在想: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为解开我心中的疑问,周末,妈妈带我寻访了一位老兵爷爷。爷爷名叫冯连吉,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老战士。他白发苍苍,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我猜想这深深的皱纹里一定藏了很多故事。我问起爷爷“国旗为什么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呢?”他突然变得精神矍铄,给我讲起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故事。
“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打过多少仗,也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战友。在守阵地的时候,敌人的炮弹天天往阵地扔。我们每一天都面临着死亡,晚上在阵地睡觉的时候,身边的战友们可能头一秒还在坚守,下一秒就被炸死了。”回忆起1950年的那场战争,冯爷爷老泪纵横。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惨烈的战争画面,不禁跟着爷爷一起热泪盈眶。后来我又从爷爷的讲述中,知道了很多他所敬佩的革命英雄事迹。我记住了“独胆英雄”陈树棠的名字,了解了抗美援朝英雄徐长富的事迹……听了革命先烈的故事,我渐渐明白了红色代表着的是勇敢和牺牲。
怀着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妈妈带我来到了辽源市博物馆。一张张旧照片翻开了一段段尘封历史。革命先烈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他们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了我的心里。透过那一抹耀眼的红色,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我低下头,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心想:红领巾一定是永不褪色的!
最后,我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来到烈士陵园向先辈们致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更加鲜艳耀眼了!红领巾——这国旗的一角,就像在述说一段峥嵘岁月,铭记着为我们祖国献出生命的英烈们,写照着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时代没有了硝烟战火,祖国繁荣富强,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多起来了、公园多起来了、红领巾也多起来了……一群“红领巾”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骄傲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要绽放出新时代的红色光芒! (指导教师:赵越)
以剪代笔 纸上生花
市第二实验小学 三年一班 林熙淼
我与剪纸的初次相遇,是在一个炎热的午后。暑假,我开启了探索辽源历史文化的征程。那一天中午,我来到了辽源市博物馆,寻找历史文化的足迹。进入庄严的博物馆二楼,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满墙的剪纸画,一排排挂在墙上,它们形态各异种类繁多。我一张张地看过去,被每一张剪纸画的细节打动。一张平凡简单的红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唯美的作品,展现出不同的寓意。线条与图案的交织,是剪纸艺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艺术。东辽满族剪纸正是我们家乡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品牌,以粗犷、奔放的风格著称,融合了女真时代的艺术古风与满族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代代相传的剪纸记忆。每一刀每一划都是先辈智慧与心血的传承。每幅剪纸都代表着美好的祝福,“福”字剪纸传递着幸福安康的祝愿、牡丹图案象征富贵繁华、“囍”字剪纸代表婚姻双喜临门、龙凤呈祥象征权威与力量、和谐与祥瑞。
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剪纸艺人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代代相传,常开不谢。 (指导教师:李偌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