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智改数转”助推企业向“新”提“质”
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智改数转”助推企业向“新”提“质”

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一角。 本报记者 王彦雨 摄
本报讯(记者 常馨月)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智改数转”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近两年,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以年产1.3亿双棉袜智能袜机生产线项目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跨越的转型之路,为地方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生动范本。
在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看不到传统袜厂“一人一机”的忙碌景象,取而代之的是394台全自动数智化机器同时运转,从纱线送入到袜子成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一双款式新颖、质量优良的袜子仅需1分50秒即可下线。
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文圣算了一笔账:传统的织袜流程包括原料进厂、织造、缝头、翻袜、定型、包装等,而智能袜机整合了织造、缝头、翻袜这三道工序,每天能产出12万双袜子,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了15%,人工成本节约了30%。
作为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棉袜生产企业,2024年,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1.3亿双棉袜智能袜机生产线项目,计划引进1500台全自动智能织缝翻一体织袜机及配套设备,开展棉袜生产、产品研发、销售、进出口等业务。该项目分4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棉袜可达1.3亿双,产值1.5亿元,新增税收约3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人。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引进394台一体智能袜机,并已全部运行,仅今年上半年产值已达1700万元。
薛文圣说:“我们三季度的订单量已经排满,一体机的订单量已经排到12月份了,而且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转型的底气源于企业的敢闯敢试,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铺路搭桥”。早在项目谋划阶段,我市相关部门便主动上门,结合企业需求梳理出“智改数转”支持政策,为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
薛文圣说:“开发区政府在企业智改数转工作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和扶持,每周都会派专人专班来对我们进行技术上和一些政策上的指导,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从车间里高效运转的智能设备,到政企同心绘就的发展蓝图,如今,辽源市棉钰袜业有限公司依托智能化生产线,打造“创新—数字—绿色—协同”的纺织企业,构建起了完整的智能纺织产业链。“智改数转”的种子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高质量发展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