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新就业群体 点亮民生幸福新坐标
关爱新就业群体 点亮民生幸福新坐标
“骑手专享套餐”菜品多样、营养丰富。 本报记者 孙嘉筱 摄
本报讯(记者 富予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服务民生、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为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市开展“情暖辽源·新业相伴”关爱工程,着力解决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现实困难。
构建餐饮服务保障体系是关爱工程的重要一环。我市在重点商圈打造标准化“暖‘新’餐”示范点,推行“骑手专享套餐”、设立“暖‘新’窗口”,全年按每人每天3至5元标准定向发放餐饮消费券。目前,我市已设立13家“暖‘新’餐”供餐商家,日均服务超300人次,实现重点区域用餐服务5分钟可达。
美团骑手于硕说:“我们这个行业属于新就业群体,是靠时间来挣钱的。自从有了暖心餐厅大大节省了时间,包括绿色通道,线上发券,吃饭能打折还不用排队,既节省时间还节省钱,这个活动我觉得非常好。”
送餐、派送快递车辆停放困难是新就业群体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规范快递车辆停泊秩序方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制定了城市配送车辆停泊专项方案,在商业集聚区设置免费专用车位,重点推进核心商圈“放‘新’停”示范工程,配套建设停车引导牌,动态优化路权分配。目前,已在龙山区康宁大街与西宁大路交叉口南100米处、龙山区人民大街与健康路交叉口北50米等5处设置相应车位,让快递车辆在中心商业区域拥有了便捷的临时停放泊位。
申通快递快递员付鑫说:“以前没有停车点位,我们停车特别难。有了停靠点之后我们可以放心停车,来回送货没有后顾之忧。”
在保障基本需求之外,关爱工程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每年组织1次免费健康体检,投保年度综合意外险,完善新业态劳动者医疗和生育保障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激励,打造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建立外卖骑手与快递配送员身份备案数据库,实行通行证动态管理。同时,联合教育机构设立寒暑假期托管班,根据需求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托管及兴趣培训服务,给予每人每期680元学费减免,确保2025年底实现有需求的新就业人员子女托管服务全覆盖。
“情暖辽源·新业相伴”关爱工程体现了我市对新就业群体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未来,我市将推动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更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