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
辽源: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
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针刺车间加紧生产。 本报记者 王彦雨 摄
本报讯(记者 邢国徽 于淼 翟琳)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决扛牢经济发展重任,坚定信心、实干笃行,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力,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一季度“开门红”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与全省持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我市一直将“稳住农业基本盘”作为应变局、开新局的“稳定器”,在政策扶持、产业转型、科技赋能等措施加持下,乡村处处呈现产业旺、农民富的振兴图景。眼下正值香瓜集中上市时节,东辽县建安镇忠实村的“八里岗”香瓜大棚也迎来了丰收季。鑫春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玲穿梭其中,娴熟地采摘、打包,没一会儿功夫,十几箱刚刚装好的香瓜就被慕名而来的游客购买一空。李玲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们的“八里岗”香瓜采取绿色种植技术,皮薄、肉脆,每斤卖10多元,虽然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仍圈粉无数,小香瓜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特色产业带来的丰厚效益让她及合作社成员对生活十分有奔头。上半年,我市瓜果播种面积增长10.1%、同比增长9.4%。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农业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工业经济也呈现“增势稳、劲头足”的良好态势。在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针刺车间,3条生产线24小时马力全开,加紧为一汽集团解放汽车赶制顶棚材料订单。近年来,我市加大科技助企力度,推动企业产品转型升级,让该企业从最初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如今拥有5条现代化生产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静电纤维生产技术和静电无纺布复合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自主研发的汽车内饰材料让企业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总经理邢天宝表示,企业能够“枝繁叶茂”,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这片沃土。政府部门每一次精准纾困都为企业减轻了压力,增添了发展的底气。年初以来,我市通过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力促企业开拓市场、稳产增产、满负荷生产,有效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2.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辽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凸显。这个夏天,辽源文旅通过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悦动辽源欢乐荟推出的“消费+互动+兑换”创新模式人气高涨,游客在品尝特色小吃、与NPC互动中积攒“银票”兑换好礼,沉浸式体验持续点燃消费热情。超级ONE篮球主题公园每晚精彩赛事不断、天陆山滑雪场推出的滑草打破传统滑雪场季节性限制、融合工业记忆与未来科技的黑金小镇人气爆棚……众多景区景点给游客带来多元娱乐新体验。“文旅热”撬动“消费热”,全市餐饮、住宿等行业迎来大量客流,接待量及营业收入再创新高。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