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吉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不断开创吉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侧记
《吉林日报》记者 杨悦 华泰来




    盛夏时节,万物蓬勃。收获的季节在望,吉林大地澎湃着发展与奋进的力量。7月25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和首要任务。
    近年来,我省全力以赴抓经济,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从经济增长到改革攻坚,从民生工作到营商环境,从文化传承到高水平开放……奋进的脚步迈过一个个目标,全会梳理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清晰可见——
    上半年,全省GDP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有轨电车“氢春号”、时速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全国首发。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振兴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吉文集团、产投公司等完成组建,吉能集团、交投集团重整重组。
    加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双过半”,2025届高校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20.9万人。
    守护文化根脉,建设文化强省。全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历史老地标释放新活力;制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老里克湖、海兰明珠塔成为热门打卡地。
    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9条举措,降低工商业用电成本、物流成本,新登记企业户数稳步增长。
    夏秋之交,承上启下。上半年全省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距离年底还有5个月时间,吉林该怎么干?
    找方法,寻答案,摆问题。走入一个个分组讨论小组会议室,感受到的是奋进的决心信心,听到的是务实的办法举措。
    我省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阶段,机遇挑战并存。构建体现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能有力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让我深感振奋,也是吉林化纤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表示,吉林化纤将贯彻会议精神,结合企业实际,在人造丝等传统产业领域加大改革和改造力度,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不断提高竞争力;在碳纤维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坚持集群化融合发展,持续加大投入,延伸产业链条,在能源、交通、装备制造、大健康等应用领域寻求更多突破,为构建体现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会议报告中提到吉林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实现中交,这让我激动振奋、备受鼓舞。”吉林石化炼油厂操作员李艳说:“项目中交是一个关键节点,后续我们要做到新项目向好向优,老项目持续优化,释放减油增化效益,促进企业的整体实力增强,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为吉林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化工动能。”
    吉林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以绿生金”大有可为。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绿色发展优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白山市江源区委书记潘国强表示,江源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的安排部署,更加坚定将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建设作为总抓手,立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聚焦生态修复保护和价值转化这个核心任务,推动改革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着力发展食药健康产业、绿色建材新材料、森林康养文旅产业,形成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体系。
    高水平开放程度,事关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吉林发挥沿边近海优势,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潜力加速释放,全力书写开放合作的大文章。
    “每年从珲春口岸入境的帝王蟹超过150万只,占全国市场大部分份额。随着保税维修、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批,我们还将迎来不亚于‘帝王蟹窗口’的新机遇!”珲春综合保税区管理局负责人刘延君表示,珲春依托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全力打造买全球、卖全球、通全球的跨境电商产业,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60亿元。下半年,珲春综合保税区将重点开拓综保区域的保税业态,丰富保税服务和跨境电商品类,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增加保税物流的贸易额度。
    重任在肩,实干为先。与会人士纷纷表示,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林篇章,以更加有为的工作状态,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