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权伸

辽源党史人物

于权伸





    于权伸(1904年—1973年),原名于泉深,西安县(今辽源市)建安镇香泉村人。1928年8月,从东北军第一期讲武堂分校毕业,在东北军中任排长。1936年7月,参加吕正操组织的抗日先锋队。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1937年9月,吕正操率领的国民革命军691团在晋县改称冀中人民自卫军,共1300余人,下辖2个总队,于权伸任第二总队(以六九一团一营为基础编成)队长。10月,参加进攻高阳城的战斗,消灭了冀东保安队殷松山部6个中队。11月,人民自卫军发展到3个团,于权伸任第二团团长,按聂荣臻指示,开展以蠡县地区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战。
    1938年1月,于权伸率部袭击保定南关,中旬,袭击石桥据点。当转移到八村时遭敌包围,于权伸率部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将敌军大部歼灭,击毙日军中队长1名、俘虏日军7名,缴获轻机枪1挺、掷弹筒1个、步枪数十支,获奖旗一面、慰劳款400元。同年春,于权伸争取将清苑48村联庄会改编为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支队,壮大了抗日队伍。
    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统一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于权伸任第三纵队第八支队兼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辖二十二、二十四、二十五3个团和1个特务营。
    1938年,于权伸率部镇压了接受日军委任的藁无地区反动会道门武装“大刀会”。同年冬,取得对地方军阀张荫梧的斗争胜利,将其部队改编为冀中民军。1939年9月,于权伸率部伏击深泽县县城,毙伤日军70多人,缴获步枪数十支、掷弹筒1个、军用物资5车。1941年,于权伸率部参加“百团大战”,战斗在平汉、石德、沧德路线,挖路扒轨,炸毁桥梁,组织保护麦收。1941年冬,日军实行“蚕食”政策。军分区2个团在1个月的时间里作战27次,毙日伪军392名、伤日伪军287名、俘日伪军及汉奸196人、炸毁机车1辆、车厢8节,炸坏坦克1辆,破坏公路40余公里,缴轻机枪1挺、掷弹筒1个、长短枪47支、战马14匹、大车75辆、骡子120匹。
    1942年,在反“五一大扫荡”中,于权伸率部作战178次,毙日伪军2000多人,伤1600多名,粉碎了敌人的围歼计划。1944年,展开缩小敌占区的全面进攻,先后攻克、逼退敌据点碉堡90余座。1945年夏,于权伸率部先后收复安平、深泽、安国、无极县城。“九三”胜利前,于权伸所率的分区部队被整编了8个团并升级为野战军。
    1946年4月,于权伸任冀中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1949年,任河北军区独立二零九师师长。1950年,任绥远省军区参谋长。1951年,调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3年,入朝参战,担任23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参加了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获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3年11月24日,病逝于北京军区总医院,终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