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咸菜”闯出“大天地”

“小咸菜”闯出“大天地”
——记东辽县人大代表、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春花
任达轩




    东辽县人大代表曹春花现任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辽源市“花市咸菜”的创始人,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立足岗位、勇于奉献,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先后获得辽源市“科技致富带头人”“创业之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曹春花出生在辽源市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从小便吃苦耐劳,务过农、当过工人、做过商店服务员。创业初期,她发挥自身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优势,按照家传的民族传统做法,加工朝鲜族咸菜。她始终坚持服务热情、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精选原料、精心腌制,坚持每天卖新鲜咸菜。由于最初是在花市市场卖咸菜,又因她的名字有个“花”字,广大消费者便送其一个好听的名称“花市咸菜”。从此,“花市咸菜”在老百姓中有了好口碑。
    曹春花始终本着“质量第一、规范管理、绿色营养”的理念,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选料、调料、加工、出厂等环节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和卫生达标。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由最初的酱拌菜,发展到后来的小作坊制作,再到今天的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经营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2006年,“花市咸菜”开始步入公司经营轨道。她在东辽县开发区建起了5968平方米的厂房,注册资金1000万元,创办了吉林省鑫宏利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引进生产咸菜加工设备26台(套),带动周边朝鲜族、满族、汉族、蒙古族农民130余人就业,其中安置女职工70人,年创利税300多万元。
    为全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曹春花多次走访周边省市和本地民族村镇,了解特色蔬菜资源。她着眼农产品引进和深加工,以桔梗、白菜、萝卜、黄瓜、蕨菜、小蘑菇等为主打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稳步形成一条以引进、收购、生产、加工、销售循环生产链,不仅拓宽了地产蔬菜销售渠道,也促进了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各民族农民发家致富,安置了大量下岗女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花市咸菜”在辽源周边已拥有上百个营业网点,同时销往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45个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曹春花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说她是一个好人,善良为她凝聚了人心。有一年夏天,车间一名朝鲜族工人患脑出血。她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并拿出8000元帮助治疗;还有一名汉族车间工人家人重病,她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企业刚刚建成时,车间一名工人在做咸菜时由于不慎将油锅烧着,致使车间原材料、产品、工具等损失8万余元。她一面组织恢复生产,一面耐心开导这名工人,表示不追究其责任,并将其接回公司照常上班。同时,她要求全体员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让所有员工深受感动和敬佩。
    曹春花深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她积极回报社会,曾为汶川地震捐款5000元,为东辽县遭受水灾的农民捐款13000元,主动资助两名新疆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儿童完成学业。作为人大代表,她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2013年起,她连续三年参加民建“爱心妈妈”活动,资助谦宁街小学的困难家庭学生上学,到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慰问自闭症儿童,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花市”苦寒争芳艳,溢放清香满人间。“力争打造中国佐餐开胃菜第一品牌,成为中国酱腌菜行业的领跑者”,是曹春花孜孜以求的愿望和追求。如今,她的“花市咸菜”已在市场扎根、开花、结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赞誉。然而,她并没有在成绩和光环中陶醉、懈怠和止步,而是不断开动脑筋、创新突破,要将“花市咸菜”销往全国,让朝鲜族特色食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了解朝鲜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