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民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为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本报推出“汇民声”专栏,围绕百姓关注热点话题,诚邀广大市民畅所欲言。
    您可以就本期话题展开讨论,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发到邮箱lyrbzkb@126.com与我们分享,我们会将大家的观点在专版刊发,期待以互动的方式沟通你我,通过不同的视角扩展思路,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辽源尽一份力量。

    话题  垃圾分类有多难?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央视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公益广告:造型可爱的“垃圾”们千万百计只为了各归其位。垃圾处理要分类,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很多。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进行合理的回收再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填埋、焚烧等处理垃圾的费用和对环境的保护。
    分类垃圾桶,垃圾不分类
    说起垃圾分类就要提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垃圾桶,在咱们辽源,垃圾桶的演变在许多人记忆中会有印象。就拿龙山公园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兔子背筐造型的垃圾筒,到配合公园景观的各种由水泥制作的树根型垃圾箱,再到现在各种类型齐聚的“百家争鸣”:有集灭烟板、废电池投放和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桶的于一身的新型垃圾桶,也安着轮子随时可以推着就走的简易绿色大的方桶,还有由树枝编制的小筐,都成了公园里的亮丽风景。
    这垃圾桶是换了好几茬,可只要大伙往垃圾箱里看一眼就会发现,无论公园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式多功能分类垃圾箱,还是小区和道路两旁的简单分类垃圾桶,里面都一样堆着杂乱的垃圾。如若是夏天,那真是“苍蝇与蚊子齐分”、“塑料瓶与果皮纸屑共舞”。
    垃圾分类,怎么就这么难
    为何分类垃圾桶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许有人要把这种行为上升到素质问题的高度了,可用句网上的流行语来说“放过‘素质’这个词”吧。
    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要从养成习惯的环境开始,所以各种分类垃圾桶伴着各种垃圾分类的宣传出现在我们身边。但是,想要市民自觉地在扔垃圾时将其分类投放,从而使投放垃圾分类变成一种习惯,光靠宣传和自我约束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根本上还是要便民,给市民营造一个可以随手将垃圾分类的环境,这样才更加容易深入大众,从而让百姓自觉遵守。
    就拿最常见的分类垃圾桶来说,初期安放的分类垃圾桶也曾遭遇过尴尬。曾有报道因口香糖不知道往哪扔的困惑,而引发将按照有机物、无机物分类的垃圾桶换掉的事件,就是现在有些人还是不知道手中的垃圾该往哪扔。
    “塑料和树脂的垃圾到底是怎么分类的?空瓶子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那么小食品的包装袋算不算可回收?口香糖放到不可回收桶里,那么剩菜剩饭怎么办?”家庭中的生活垃圾就更加麻烦了,除非在自己家里也设成分类垃圾桶,用不同的袋子装不同的垃圾,否则没人愿意再多废一遍事儿,就没见过谁站在垃圾桶那将瓶瓶罐罐从垃圾袋里拿出来,再扔到不同的垃圾桶里的,更常见的情况是一整袋的垃圾被扔到垃圾箱,谁管它到底是分类还是不分类。
    在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它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虽然,目前这种新型垃圾桶在我市还没有完全取代老式垃圾箱,但相信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最终这些分类垃圾桶会逐步取代老式不可分类的垃圾桶。
    分类垃圾,不能只“依靠”桶
    让分类垃圾桶成了摆设的不仅仅是不够方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观念。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看到垃圾桶里乱扔一堆的垃圾桶,谁还会特意将手中的垃圾分好类再扔呢?
    再看看满大街的各式垃圾箱,分类垃圾桶只占其中一部分,而环卫工人收取垃圾时则会统一装到一起,大部分时候都由一辆垃圾清运车运输。据介绍这些垃圾都会被统一集中后,进行相关处理后运至指定地点填埋,这就会让人形成这样一种认知:不管你分类不分类,最后都会混到一块运走,那还费这劲分开扔干什么?
    作为宣传和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政府部门,如若不能以身作则地重视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的后续环节进行下去,谁又会重视垃圾是否分类了呢?那么分类垃圾桶岂不是成了反讽般的摆设?如果不想让分类垃圾桶成为“面子工程”,真正让垃圾分类达成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您怎么看
    如果您也曾遇见过此类现象,如果您对今天的话题产生了共鸣,请您讲述您所遭遇的故事,或者谈谈您对此类现象还有什么看法……

    “流动餐饮”,不靠谱

    本报记者  季式学


    炸串、奥尔良烤翅、炸臭豆腐、烤羊肉串、炸鸡排、烤冷面……在校门口、闹市区总能看见“流动餐饮”的身影。因为价格低廉,流动餐饮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每逢放学,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前来“进餐”。一辆“倒骑驴”、简易食品棚、一个液化气罐,加上不知从何购来的“原料”,就可“开工盈利”!让人不禁想问,如此火爆的“流动餐饮”你能吃得放心吗?
    没有营业执照,“行业”极不可靠
    这类流动餐饮,大都无照经营,相关部门来排查,他们要么溜之大吉,要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为成本小,即使被抓到,他们也不在乎,收了这摊,过几天又搞一摊。因无经营执照,就算你吃出问题,也很难找到他们理赔。
    汽车一过大风吹,垃圾食品一层灰
    为了经营有利、逃跑方便,这些小贩大多选在学校路边经营,来来回回行驶的车辆,一走一过连尾气带灰尘,刮到食品上,让原本模棱两可、不知好坏的食品上又多了一层“隐患”,这样的垃圾食品隐患重重,你还敢下口吗?
    烟熏火燎后,垃圾油渍满地
    搞“流动餐饮”的小贩们不会顾及城市环境和行人的感受。有生意的时候,烟熏火燎,乌烟瘴气,使得途经此处的行人呛得连连咳嗽,不得不捂住口鼻前行。生意作罢,狼藉一片,垃圾满地,道路油渍斑斑,他们只管收钱走人,对产生的垃圾根本不管。

    市民声音
    “一提这路边摊,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在我儿子学校附近,每到中午和晚上放学时间,总能看到加工各种食品的路边摊,听我家孩子同学说,他也经常去买。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整天吃这垃圾食品,也不正经吃饭,家人都很担心。前段时间孩子吃了这些不干净的东西,还闹肚子了。我告诉他这些垃圾食品的害处,他也满口答应以后不吃。可小孩就是管不住嘴,禁不住垃圾食品的诱惑,每次看他回来满嘴是油,我就知道他又吃了垃圾食品。我控制他零花钱,他就从班级同学那借钱买着吃。晚上我接他放学,他就忍着不吃,可是中午放学偷偷吃。哎,这路边摊真是太愁人了!”在市某中学门口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提起“流动餐饮”又气又恨地说。
    “流动餐饮”隐患多多,若想彻底杜绝,不仅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整治路边摊,作为学校更要告知学生进食“流动餐饮”的危害,引导学生拒绝路边摊。

    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