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心为民守底色
一心为民守底色
——记市人大代表、东丰县黄河镇中育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涛
任达轩
在东丰县黄河镇中育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有一位深受村民爱戴和敬重的领路人,他就是市人大代表、东丰县黄河镇中育村党支部书记杨文涛。他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始终坚守农民的淳朴底色,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全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踏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创业致富的开拓者
中育村作为原中育乡政府所在地,在商贸流通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6200余元。然而,杨文涛并没就此满足。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收入水平,他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2021年,在他的引领下,中育村成立了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他积极向县财政争取项目扶持资金50万元注入合作社,同时广泛动员村民以资金、土地、机械等形式入股,通过参股分红的方式,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合作社还通过机动地发包、农机具出租等多元化经营方式,不断充实村集体经济收入。
为了让村民尽快创业致富,杨文涛潜心研究“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并成功申请到省级扶持资金50万元,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实现了群众和集体年均增收50万元的目标。同时,他积极引导村民投身黄牛、生猪、肉鸡等养殖项目,切实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环境整治的攻坚者
从2012年开始,在杨文涛的积极协调下,县财政持续加大对中育村的投入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000万元,修建1080平方米村部、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45平方米卫生室,以及12公里长水泥路。为确保道路畅通,2017年他再次争取到县财政资金560万元,对水泥路进行二次修补。2018年,县财政投入206万元修建暗排设施,同时拨款50万元用于中育村的亮化绿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2019年,投入130万元财政资金铺设村小街彩砖,安装45盏路灯。2020年,投入50万元建成1公里的硬化拉地道。从2017年至2020年,县财政相继投入17.6万元,完成7户危房改造。持续的资金投入,加快了农村环境治理,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日臻完善。
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杨文涛积极组织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以此促进美丽乡村改造提升。通过深入宣传动员,成功打造出30户“美丽庭院”“干净人家”。他带领村民创建了9个微景观,清理路肩、植树台、边沟达19.4公里,清理河道3处,挪走柴草垛500处,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22年,在杨文涛的带领下,中育村开始实施千村示范创建工程。他们迁移柴草垛480垛、清理粪堆260处、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铺柏油路8公里、新修排水沟6000米、新换铁栅栏6000米,全村面貌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的典范。
乡风文明的倡导者
中育村地处黄河镇偏远位置,早些年村民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操办红白喜事时变相收受礼金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今天他娶亲,快点下礼金。明天他下葬,赶礼不欠账。后天串串瓦,礼钱别落下。” 这句顺口溜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杨文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入研究如何彻底破除这些陈规陋习,积极倡导婚育新风和厚养薄葬理念。
2018年,中育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公平理事会,2019年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开展了“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每当有外地返乡人员回家操办酒席,杨文涛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村民耐心沟通,宣传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性,倡导红白喜事从简操办。2021年,杨文涛母亲去世,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丧事未摆一桌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