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医保服务迈入“刷脸时代”“秒支付”就医购药实现新体验
我市医保服务迈入“刷脸时代”“秒支付”就医购药实现新体验

市民在使用刷脸设备进行支付。 本报记者 侯远鑫 摄
本报讯(记者 于芯)往镜头前一站,“刷”一下脸,不到1秒即可完成医保支付……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在我市各大医疗机构和药店成为常态。为破解参保人忘带医保卡、手机没电无法扫码、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困难等民生痛点,市医疗保障局自今年6月起加速推进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应用,推动医保支付从“卡时代”“电子码时代”正式迈入“刷脸时代”,以科技赋能让就医购药服务实现“免排队、秒支付”。
在市中医院二楼收款处,患者只需将处方交给工作人员后完成刷脸认证,即可持缴费单据直接取药或进行检查,整个流程无须排队等候。从人脸识别到结算完成,全程最慢不超过1分钟,真正实现了“出脸即支付”。
市中医院医保科相关负责人说:“刷脸设备上线之后,缴费窗口排队压力得到大大缓解,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超60%,医院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步提升,患者和家属不用再为排队缴费发愁,群众就医更便捷了。”
同样,在我市一些药店,前来购药的市民只需站在刷脸支付设备前,几秒钟就完成了身份识别和支付流程。?
为加强医保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参保人就医购药体验,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局加速推进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建设,医保刷脸终端应运而生。
市医疗保障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医保刷脸支付是依托‘人脸识别+实名+实人’的安全核验技术,能够精准核实购药人员身份,既方便快捷又能够避免冒名就医或医保账户被盗刷等风险,让参保人的医保使用安全有了保障。”
首次使用刷脸服务的市民,只需在终端上输入身份证号码并完成人脸识别激活,即可在全市医疗机构和药店通用。截至目前,全市终端刷脸设备累计上线设备210台。其中,定点医疗机构已完成7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已全覆盖,部分门诊统筹药店已安装刷脸终端设备。
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刷脸支付的全面落地,不仅是医保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更以‘零接触、非介质、高安全’的支付模式,为参保人、特别是‘一老一小’群体打通了就医购药的‘最后一公里’,把便捷、贴心的医保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让医保惠民政策更有温度、更暖人心。”
从医保卡到电子医保码,再到如今的刷脸支付,支付方式的迭代背后,是医保服务理念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市医疗保障局将持续扩大刷脸支付应用范围,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参保人,用“秒级”服务诠释医保改革的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