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灭鼠“专家”张喜福

本报记者  陈兴权

    7月30日,东辽县刺老芽栽种大户张喜福给记者发短信,想通过记者将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野外灭鼠方法无偿向社会公布。日前,记者在东辽县林业局见到了他,采访了这个——

    与张喜福并不陌生,两次采写他栽种刺老芽致富的报道,我们现在俨然成了有着共同话题的“老友”。张喜福坦言,之所以向社会公布他的野外灭鼠办法,就是基于栽种刺老芽致富后对社会的回报。
    今年52岁的张喜福,20年前想通过发展果树实现自己的“致富梦”,但泛滥的野鼠却让他一筹莫展。为了防治老鼠啃食果树,他想尽办法、费劲周折,却依然无法根除鼠患。有一次,他在野外查看投放的鼠药时发现,刚刚投放不过3天的鼠药,因地面潮湿而变质失效。看来,传统的投药方式并不可行。为了延长鼠药在野外的存放时间,张喜福想到—个办法,就是用“方便袋”将鼠药包好再投放,这样可使鼠药长期保留在野外,但此法却阻碍了鼠药的气味散发,能否达到灭鼠效果还是个未知数。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张喜福给鼠药进行了“包装”后投放,谁知此种方法竟让张喜福探秘到老鼠一个鲜为人知的习性——好奇心理。在多次的实验中,张喜福发现,老鼠的好奇心极强,在已知与未知条件下,老鼠喜欢触碰的是未知事物。张喜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堆散放的鼠药旁,放上一包用“方便袋”包裹严实的鼠药,结果“方便袋”里的鼠药被啃食,而散放的鼠药则不减分毫。在反复的实验中,张喜福还发现,即使是用“方便袋”包装的鼠药,若放在明亮处,被老鼠啃食的几率也很小;而放在有遮挡的隐蔽处,则被食用的概率相对高很多。张喜福告诉记者,进行密封包装后投药只是灭鼠“招术”的一个方面,关键是要把鼠药投放在“鼠道”上。至于如何辨认“鼠道”,张喜福表示,其实很简单,现场指导后都能学会。
    经张喜福总结得出的灭鼠方法大致归为三步:实行“包装”。用张喜福的话说就是,“扎紧,别透气”,其药量只需一汤匙即可;选择有遮挡的“鼠道”处投放;投放时间应在秋季收割后至来年5月初。如果当年鼠药没被食用,可于5月份收起,待秋后进行第二次投放。
    张喜福告诉记者,采用自己发明的灭鼠方法后,他的果园便远离了鼠害。而东辽县负责人在听取了张喜福的灭鼠方法介绍后表示,今秋将组织林场及林业站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观摩,如果可行,将在全县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