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集体林地实施统一确权发证
我市集体林地实施统一确权发证
48户林农喜获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本报讯(记者 李品萦 孙嘉筱)5月12日,在西安区灯塔镇建国村和新力村,48户林农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等待领取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证书涉及林地面积共计224.67亩,是我市自2024年推进集体林登记试点村工作以来集中发放的首批林权类个人不动产权证书。
从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手中接过自己日思夜盼的“红本本”时,林农们满脸喜悦之情。西安区灯塔镇建国村村民郭勇说:“今天终于领到了林权证,明晰了产权,也放活了经营权。今后采伐、买卖、申请贷款等都可以办理了,心里也踏实了。”
新力村书记张井春说:“通过此次林权发证,让我们清楚了村集体林地数量,明确了集体林的坐落及四至边界,为集体林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农民把林权证拿到手之后心里也踏实了,也敢加大营林投入了,大大加强了咱们农民种树养林的热情。”
多年来,由于我市林权档案资料基础差、集体林地面积小地块多,与国有林地交错、权属界线不清等原因造成登记十分困难,办理林权证需要在部门之间“多头跑”“反复跑”,严重影响林农对森林的管护、抚育、流转、抵押等经营活动。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采取在中心登记大厅申请受理零星、应急业务登记和入村集中调查、统一公示、统一登记发证两路并行方式开展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在距离建国村不远的谦和村,来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带领测绘人员开展外业调查。调查人员通过对村干部、申请人和相邻权力人的询问,判断森林种类及权属来源,同时搜集登记材料,组织申请人和相邻权利人共同指界,测绘人员根据指界用测量仪器记录四至边界及相关信息,而后双方签字完成调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心就联系各相关部门现场办公,通过让工作人员动起来、数据跑起来,逐步理清了国有林地与集体林地、林地与耕地、国有林地与个人林地界限不清问题,并将登记中遇到的问题分类后统一处理解决,最终实现了村民在本村申请、本村发证的“零距离”服务,由村委会统一申请、统一整理、提供权源证明材料的“零材料”服务,地籍调查费用由政府买单、登记费用减免的“零支出”服务。这一“三零”服务,尚属全省首推。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国有林地发证432本、9180.41亩;集体经营林地发证142本、5106.12亩;个人林地发证48本、224.67亩。通过确权颁证,使长期沉睡的林业资源得以转化为可流转、可交易、可抵押的资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李树香表示,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全面开展,为青山定了界、为林木确了权、为百姓解了难,稳妥化解了林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我市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中心将按照“主动对接、集中调查、送证上门”的要求,常态化开展这项工作,让更多的林地领到“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