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全力拼经济 首季“开门红”
辽源:全力拼经济 首季“开门红”

嘉利达(辽源)明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监控生产数据。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本报讯(记者 邢国徽)年初以来,我市坚持干字当头、迎难而上,聚力抓好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消费挖潜,主要经济指标加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实现首季“开门红”。
连日来,我市重点企业金翼食品(吉林)股份有限公司的3条打蛋生产线马力全开,加紧为多家知名连锁快餐企业赶制蛋制品订单,确保按时交付。金翼食品(吉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彬说:“往年一季度生产通常为淡季,今年却‘淡季不淡’,产品供不应求,订单排到了年底,这些主要得益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多自主研发新品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市场也在不断扩大。1至4月份,公司已有10多种自主研发新品进驻一线食品连锁品牌,目前还在抓紧研发新品,迎合不同客户需求。目前,企业共有300余种自主研发产品。今年一季度,企业工业产值增长率达7.2%。”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逆势突围,离不开企业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布局。我市积极支持企业大胆拥抱新质生产力,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促进产品迭代更新,今年多款新品进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商超。通过对蛋清、蛋黄、蛋壳、蛋膜的“极致利用”,附加值实现成倍增长,企业也从最初的原料供应商转变为客户信赖的蛋品方案解决专家,成为蛋制品深加工领域的引领者。
在金翼蛋品、启星铝业等高附加值企业的强力拉动下,今年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4.2%,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工业经济“开门红”,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这一“强心剂”。眼下,嘉利达(辽源)明胶有限公司续建扩建年产6500吨明胶生产线项目已进入试生产。企业负责人说,项目顺利投产极大得益于辽源对企业生产要素方面的服务保障,比如蒸汽价格的下调就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轻装上阵。嘉利达(辽源)明胶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李宏莹说:“蒸汽价格下调后,企业每年节省了200万元。辽源的营商环境非常到位、非常暖心,我们对企业在辽源的发展充满信心。”市工信局运行科科长谢凤梅向记者介绍,我市重点围绕“5+2”产业体系,通过强化运行监测、宣传惠企政策、开展助企服务等系列措施,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今年以来,我市还通过换新政策有力撬动、促销活动有力带动、入库入统有力拉动等举措大力提振消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9%。在华生交电有限公司,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火热开展,多种家电产品购销两旺。据总经理孙雪介绍,随着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上新”,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消费热潮,而企业也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抢占发展制高点。孙雪说:“目前,数码3C产品的销量最高,同比增长了18%。销量的增长使得我们一季度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1%。”
辽源袜业品牌“親相见”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动力。在品牌建设上,签约王楚钦、孙颖莎等国乒奥运冠军代言,吸引了大批粉丝,并荣获“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中国消费名品成长企业”,入选“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在渠道拓展上,线上线下积极布局,线上成功入驻抖音、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线下在辽源、成都、珲春三地开设直营店,将销售网络延伸至全国重要城市。辽源亲相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博向记者介绍,我们主打“冠军的品质、亲民的价格”,现在有3000多款袜品、万余种花型。今年“五一”期间,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到店采购。
据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品促进科科长王鑫介绍,市商务局将持续提振消费,通过“政策+活动+服务”协同发力,升级商品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线上消费,促进我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