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让步”小树看生态智慧
从“让步”小树看生态智慧
本报记者 陈博琳

为小树“让步”体现了辽源的生态智慧。
在我市紫御华府小区北门外的一条人行横道,一棵小树“肆意”生长,“理直气壮”地长在了人行横道的中间。这个看似道路规划的意外,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辽源城市治理中的生态智慧。
在城市规划中,树与路的矛盾并不罕见。传统做法往往倾向于效率优先——砍树、移树,为道路“让步”。而如今这棵“卡位”成功的小树,生动体现了辽源的选择与态度:城市治理要有人情味,城市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保留一棵树,远比砍掉它需要更多成本,但真正的城市治理不该是“一刀切”图省事,而应该是在“能不能”之外,多问一句“该不该”。
4月11日,省委书记黄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推动生态惠民,科学规划城市生态空间,统筹公园绿地、生态风景廊道建设以及植被、湿地、水环境修复,加快解决突出问题,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近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城市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致力于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居民幸福感。从老旧小区改造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公共服务的优化,一系列举措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辽源,得名于东辽河源头。而人行横道上的这颗小树让我们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辽源并未忘却源头的滋养。一木成约,饮水思源。当一座城市在发展的道路上愿意为一棵小树礼让时,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便是文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