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生态包袱”变为高质量发展“靓丽名片”
程宇到北部采煤沉陷区调研项目建设情况时强调
将“生态包袱”变为高质量发展“靓丽名片”
本报讯(记者 邢国徽 刘鹰)3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程宇到北部采煤沉陷区调研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要依托区域优势、坚持项目牵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利用、产业开发有效融合,全力以赴将昔日的“生态包袱”变为辽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程宇深入花海二期项目、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辽源那兔酒店及水乐园项目、辽源黑金文旅创新产业园项目、动植物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察看项目建设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开发,积极融入全省万亿级旅游产业布局,锚定建设全域旅游城市目标,做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文章,加速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条。要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抢抓春季项目建设“黄金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各级各部门要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坚持动态跟踪协调,及时发现、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尽快投入运营、产生效益。
泰安大路改造工程和北部生态新区2024年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程宇指出,要科学规划、统筹改造,规范管理、强化质量,不断完善和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新区天楹化工板块项目和西安区天楹重力储能项目建设现场,程宇就项目建设情况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他强调,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是辽源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将助力辽源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要深刻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专班工作机制,做好跟踪服务,保障要素供给,紧盯时间节点,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力促项目及早投产达效,推动辽源由传统煤炭供应基地向现代新能源供应基地转变。
程宇还到市第一实验小学新校区,调研银基南地块周边配套市政道路建设情况。强调要高质量推进新建街路工程,因地制宜施划停车泊位、畅通区域交通循环,有效缓解学校周边通行压力。
牟忠生、张维宇、李延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