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教育局:一切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 付晓娇
按照市委“11个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市教育局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将师德师风、教育收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确定为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进行集中整治。目前,教育收费问题整治基本结束,师德师风整治初见成效,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顺利推进。
自查自纠,全面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市教育局通过开展收费专项整治部署会,相继派检查组深入4所中学、2所小学进行检查和充分调研,查清目前教育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共有16项,并通过致家长一封公开信、实行责任追究制、建立违规收费查处制度3项整改措施等进行查摆。目前,清理废止了卫生清扫、试卷、读书活动用书、毕业证、综合评价手册、建籍和毕业照共计6项不合规收费,为每名学生减轻负担170元。同时,规范了饮用水、学习用本、服装、保险共计4项服务性代收费,完全实行学生自愿,并保留了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教材费、教辅资料费、军训费、伙食费、住宿费、中考报名和考务费共6项服务性代收费项目。
考评测评,实抓师德师风建设
为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就将2014年确定为“师德师风建设年”,通过开展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教育电视台开办“红烛人生”栏目宣传师德典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万名家长测评活动等对教师的人格和品德进行考量。
截至目前,市教育局已立案调查了两起违规补课事件、1起乱订资料事件,已对5名违规办班、乱订资料的教师进行了行政记过处理。随着暑期的到来,市教育局在设立师德师风举报信箱、公开监督电话的基础上,在暑假前和假期成立了3个暗访组,不定期对市区的一实验、龙山实验、谦宁小学、多寿路小学、滨河小区、图书馆、市委小区等重点区域进行踏查。
携手兄弟单位,有效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同兄弟单位组织召开协调会,明确了“流动商贩在校园门口占道经商、贩卖无检验合格证食品、拥堵师生通道问题”等3项重点整治任务,确定了8所中学、6所小学为重点整治学校。目前,流动商贩少了,学校周边交通较以往畅通了,校园周边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孙女士的女儿是今年的中考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五中。孙女士说:“家里人本想着能通过关系,走走‘后门’让女儿去上重点高中,可谁知今年拿多少钱、找多少人都去不上。虽然很上火,但是在这点上可以证明现在五中的把关严了,不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去了,教育就应该脚踏实地,这样才能让我们家长信服,让学生服从。”
市教育局的种种举措,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和好评。市教育局也会将整治活动继续下去,将不好的现象和不良的风气扼杀在摇篮里,为祖国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努力。